2003年3月,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爲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糾集多國聯軍對伊拉克發動武裝襲擊,只用了42天時間,就攻陷了巴格達,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當年12月,逃亡中的薩達姆在其家鄉提克里特被美軍抓獲,被祕密關押起來。在美國扶持下,伊拉克建立了臨時政府,但國內局勢一直混亂不堪,人民飽受動亂痛苦。戰後兩年多,美國“刨地三尺”也未在伊拉克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沒有薩達姆同“基地”組織有聯繫的證據,從而使得伊拉克戰爭無法擺脫“非法”的陰影。爲了打擊伊拉克反美抵抗力量,消除前政權的影響力,美國迫切需要定罪除掉薩達姆。

爲了避免因薩達姆案陷入“關於伊拉克戰爭合法性”爭論中的困境,美國決定借刀殺人,將薩達姆移交給伊拉克特別法庭審判。在選擇主審法官一事上,美國人頗費腦筋,通過多方考慮,最後敲定爲大法官裏茲賈爾·阿明。阿明是伊拉克庫爾德人,巴格達大學法律系高材生,1993年庫爾德地區實行自治後,他長期擔任基爾庫克刑事法庭主審法官,在當地聲譽很高。薩達姆時代,伊拉克庫爾德人曾因獨立傾向備受打壓,特別法庭指控薩達姆六宗罪中,其中一條就有“屠殺庫爾德人和種族清洗罪行”。因此,當美國人公佈了薩達姆案主審法官後,阿明遭到一些伊拉克人質疑,他們擔心審判公正性問題。

在被駐伊美軍關押670天后,2005年10月19日,在巴格達戒備森嚴的“綠區第一法庭”上,薩達姆和前政權7位高官首次出庭受審。當時,伊拉克領導人和他們的美國顧問經過反覆磋商後,選擇“杜賈爾村案件”作爲對薩達姆提出了第一項正式指控。庭審中,薩達姆非常傲慢,承認自己當年下令法庭處決了涉案村民,但他強調那只是“依法行事”,自己是國家元首,有權懲罰暗殺國家元首的罪犯。他申辯道:“我沒有罪,我是清白的!”“我保留憲法賦予我作爲伊拉克總統的權利。我不承認有什麼機構授權你來審判我,也不承認對我的指控,因爲任何建立在毫無根據的謊言上的指控都是莫須有的!”

首次與薩達姆公開較量中,阿明在薩達姆咆哮公堂時,顯得有點文弱,但他以冷靜剋制的表現獲得衆多好評。由於控辯雙方各執一詞,審判陷入僵局,加上36名證人因爲害怕拒絕出庭作證,阿明決定退庭並將審判推遲40天。11月28日,第二次庭審如期進行,經過幾次交鋒,阿明逐漸摸清薩達姆“咆哮、抱怨、跑題”等“三斧子半”花招,逐漸自信起來,氣勢上不再示弱。然而在整個審判過程中,阿明堅持職業操行,對待薩達姆很客氣,儘量保持冷靜和相對公正。他表示道,“任何人在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是清白的“。阿明的表現得到了許多法律界專業人士的肯定,他們認爲如果阿明在法庭上用粗暴的手段對付薩達姆,只能使特別法庭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受到更大的質疑。

然而,許多伊拉克什葉派政要和宗教領袖對阿明審判薩達姆的“軟弱”感到不滿,自然也引起美國的不滿。阿明曾私下抱怨說,伊拉克政府什葉派高官對他領導的特別法庭總是指手畫腳、橫加干涉,使法庭獨立行使審判的權力受到幹擾。2005年1月15日,被逼無奈的阿明提交了辭呈。很快,在美國牽頭下,同樣來自庫爾德地區的大法官阿卜杜勒·拉赫曼被任命爲主審法官。拉赫曼與阿明不同,他曲意逢迎當局意旨,經過近一年審理,於當年11月5日以“反人類罪”判處薩達姆死刑。當判決結果公佈後,薩達姆辯護律師強烈質疑公正性,薩達姆高呼宗教口號,大聲喊道:“伊拉克人民萬歲!敵人去死吧!偉大的國家萬歲!敵人去死吧!”

阿明辭職後,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薩達姆案的審理,對於薩達姆最終的結局他並未公開表態,不久淡出了公衆視野,算是做到了“全身而退”。而自從做出死刑判決後,拉赫曼雖然得到伊拉克當局者的讚賞,但日子過得並不安穩,不斷受到薩達姆死黨死亡威脅,只有帶着家人到處躲藏。薩達姆被執行死刑後,伊拉克人並未迎來和平穩定,局勢依然混亂,國家成爲了“恐怖主義者的樂園”。據悉,2014年6月,69歲的拉赫曼在庫爾德地區逃亡期間,結果被“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抓住了,雖經求饒,但最後還是被殘忍殺害了。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