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外形上極其容易混淆,特別是拌麪端上來的時候,烏冬面製作中如果不加入米粉,他就是普通的中國麵條。你現在在超市買到的包裝好的烏冬面,如果你從來沒見過,很容易認為是很粗的米粉。

那兩個有啥區別,首先說烏冬面材料,早期的烏冬面就是麵粉和麪,加鹽,手擀刀切。後來發展加入米粉做麵條,就是現在通常看到的白白圓圓的機器製作的粗麵條,他的喫口介於面和米粉之間,喫起來柔軟,光滑有勁。

其次說烏冬面製作,烏冬面基本都是機器製作,粗細均勻,有著非常明顯的機械化氣質。烏冬面的喫法非常繁多,拿湯麵來說,無論怎麼做,湯麵都是以高湯帶動面味,經典的烏冬湯麵都離不開牛肉的加入,高湯是烏冬面的精髓。

再次說說拉條子,拉條子是民間土話,這個概念和叫法廣泛存在祖國西北地區和山西省,尤其是以新疆的拉條子質量為最上乘。拉條子是一種純手工抻拉麵,和烏冬面有明顯的不同,制面方法和難度比烏冬面等級高,是純麵粉加食鹽抹清油,經醒面後拉制而成,不添加任何食用鹼,創新版拉條子和麪會加入雞蛋,其實完全不必要。

緊接著說拉條子喫口,拉條子面最大的特點是喫口韌勁絕佳,爽滑彈牙,是拌麪麵條最高選擇。拉條子主要是拌菜面,可做炒麵,但惟獨不能做湯麵,這是和烏冬面最大的區別。

再接著說各自的最佳色澤,好的烏冬面白嫩泛著瓷器光澤,而做的好的拉條子泛著羊脂玉的光澤,凡是機器能仿製和製作的麵條,從麵條本質上來說都不算高級。烏冬面可以機器完成,拉條子若機器完成,則不叫拉麵了,喫口也完全不同。

最後說說烏冬面以鮮香濃鬱,特別是以醬湯取勝,海鮮烏冬面異常鮮美,拉條子則是還原面的本質,將麵條的成品和形狀技術化,新疆拉條子拌麪的配菜則不能離開羊肉西紅柿和洋蔥,是真正的麵條食用藝術。烏冬面拌麪和拉條子拌麪看起來幾乎一樣,其實喫一口就能分別。


烏冬面實際上就是一種比較粗口感比較有彈性的麵條。

通常用低粘性的麵粉和中粘性的麵粉加入若干的鹽而製作,也可加入適量的米粉,食用時多採用醬油製作的湯底。

做法:

主料:麵條400克

輔料:牛肉200克,西蘭花50克,油菜心30克,

植物油,雞粉,鹽,醬油,料酒,澱粉各適量。

做法:

1、黃牛肉洗凈切片放入碗中,倒入油10克、3克雞粉、10克醬油、5克料酒和10克生粉,拌勻醃製20分鐘。

2、洗凈西蘭花、油菜心,燒開鍋內的水加15克鹽,放入西蘭花和油菜心焯1~2分鐘,撈起瀝幹水。

3、起鍋熱油,倒入牛肉片開中小火爆炒1分鐘,灑上少量清水炒至血水消失,撈起牛肉片,注意鍋內牛肉汁待用。

4、往鍋內倒入清雞湯,加30克醬油、10克雞粉攪勻,煮沸後放入烏冬面,蓋上鍋蓋煮2分鐘熄火。

5、將煮好的烏冬面盛入碗裏,擺上油菜心、西蘭花和牛肉片,倒入湯汁即可。

通常,用低粘性的粉和中粘性的粉加入若干的鹽而製作,食用時多採用醬油製作的湯底。

拉條子是新疆各族羣眾都喜歡的一種大眾麵食,馳名中外,深受各國人民喜愛。

原材料:

麵粉400克、清水約50毫升、羊肉200克、芹菜1小棵、西紅柿1個、圓白菜半個、尖椒1個、洋蔥半個、姜少許,鹽5克、花椒3克、雞精2克、醋少許。

做法:

1、將麵粉用清水(視面的軟硬適量添加)加1 點鹽和成光滑的軟麵糰,包保鮮膜餳20分鐘。

2、羊肉洗凈切片。

3、蔬菜洗凈,該去皮的去皮,該去籽的去籽,切大小類似的片。

4、熱鍋涼油先將羊肉滑變色,出鍋瀝油。

5、留底油下蔥、姜米爆香,下蔬菜翻炒,再放羊肉及調料入味即可。

6、取乾淨鍋做水。

7、將面盤成劑子,刷上油醒面。

8、水開了,將面拉成細麵條,直接下鍋煮熟。

9、將煮熟的面撈在大盤子裏,澆上炒好的菜即可。


我日子過得比較窮,沒喫過烏冬面,不知道兩者的區別。


呵呵,口味有一點重,不過還可以,有一點爽口,面不算很勁道,配菜入味


我試著做一做!回頭再幫你解答!抱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