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我們從紙上談兵的角度看,粟將提出的這個忽分忽集的作戰方法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

  首先,這個打法只是戰術問題的改進,並非戰略上的建議,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原戰局僵持拉鋸的局面。我軍在數量、技術方面的劣勢依然存在,國軍依然掌握交通、補給優勢,新區作戰的困難也依然在,指望靠忽分忽集的這種戰術打法就能改善中原戰局實際上還是比較困難的。典型的案例就是蘇中戰役,依靠內戰作戰的巨大優勢,即使取得了諸多的戰事勝利,但是因為戰略上的失策,即使蘇中打了很多勝仗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蘇中。以蘇中內線如此優秀的作戰條件,面對弱旅尚且無法依靠戰術勝利改變戰局,何況中原艱難的作戰環境下。

  其次,這個戰法的提出是粟將根據陳粟部的現狀而提出的,並沒有到考慮中原三軍全部的實際情況。所以這個戰術建議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比如劉鄧在接到粟將的子養電後就指出,因為陳粟、陳謝不能有效調動國軍,劉鄧部當時連集中都困難,更別提打仗了。在這種情況下,三軍忽分忽集的作戰方式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

  最後,國軍避實擊虛的戰法依然有效,因為國軍掌握著交通和補給優勢,依然可以在我們忽集的時候不和我們打,等待我們忽分的時候再打我們。

  這是粟將所提出的子養電的第一段。子養電後面的內容如下:

「敵由於二十年的堡壘政策和許多失敗經驗,其守備技術加強了,築工效率提高了(每班三小時即可完成一個地堡,四至五小時全盤工事大體可以完成)。如不在敵佔三小時以內發起戰鬥,則每戰均須攻堅。今後敵完全轉入守勢,則其工事將更為加強。部隊之攻堅技術(坑道爆破)和增強攻堅炮火,實為急需。否則傷亡大而收效少。目前我們各種口徑炮為數不少,但炮彈(後膛炮彈)供應有限,仍不能發揮其最大威力。因此建議軍委統一計劃調劑和加強該項炮彈之生產,以增強反攻之效能。

依二次大戰經驗,似攻一防線均可攻破,惟依據大城市所設之防禦,則很難攻破,如再加以優越之技術與政治條件(如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則實不可攻破。依形勢發展,敵將恃物質技術條件,固守在我解放區之某些中心城市。我們不知東北對於近代技術兵種之建設情形如何,不便發表意見,如已有成績,而能調集各兵種徹底解決一個地區之敵固佳,如無此種可能,似以讓敵背上守備大城市之包袱,我則先解放全國之廣大農村及中小城市,以縮小敵人之兵源及糧源,則敵人雖有美援亦必不能久持,俟其大廈已傾,則敵固守之大城市似已難存在矣。為能迅速變新區為解放區,則又須從老區抽調大批幹部前往新區工作,否則喪失時機,甚為可惜。

自全國轉入反攻以來,我軍在政治上固屬優勢,在戰略上亦取得優勢,但在數量上、技術上則尚非優勢。而技術上優勢之取得,必須有一定之工業基礎,為適應今後之需求,除建議以東北之兵員成分及其他優越條件訓練大批技術兵種,以為全國軍隊骨幹外,並建議統一全國之建軍思想,使無地域與界限之分,減少與消除指揮者及被指揮者相互間之顧慮與打破本位主義(由於我軍供應尚難統一,故在打破本位方面較難完全實現),並儘可能統一編製與番號及幹部訓練,而增強作戰效能。

管見所及,斗膽直陳,是否有當,尚盼裁示。」

同樣的,這三段內容也完全看不出粟將有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戰役的想法。我們回頭再去看《粟裕傳》,粟傳將「子養電」作為粟將提出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的證據,並且還說粟將這個想法不為中央所理解,硬要分散兵力去執行過江計劃。但是粟最終說服了中央,使得其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大仗的思想得到了貫徹,最終帶來了勝利。為了塑造粟將光芒萬丈的形象,粟裕傳如此推崇「子養電」也就不難理解了。同樣的,在當時並沒有這個指導思想,也沒有被中央不理解的粟將,日後回憶時決口不提這個著名的「子養電」也是一樣可以理解的。

雖然粟將建議的忽分忽集的作戰方式並不能從根本上,從戰略上改變中原的戰局,但是有一個思路倒是可以。那就是中央提出的,當時各方都很認可,現在卻備受很多人質疑的粟部過江行動。受很多「文學」作品的影響,粟將過江似乎成了一個很不明智的作戰計劃。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分析的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高明的建議,而且是可以從根本上,從戰略上改變中原戰局的作戰思路。

與粟將不同的是,敵人的優勢,我們的劣勢,雖然粟將能看到,但是區別在於中央看待問題的角度更高。中央不是從戰術層面而是從戰略層面去考慮如何從根本上扭轉中原戰局。我愈向南前進則敵越無力,這是在實戰中所證明的。南線戰場正是依靠這一天才的戰略才改變了極其不利的局面。比如華東戰場,陳粟帶著內戰初期最為強大的華東共軍,雖然勝仗打了不少,卻迅速丟掉了華中,幾乎耗幹了山東。而在主力躍進敵後這個戰略指導下,隨著三軍勇敢的挺進中原,尤其是劉鄧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雖然勝仗打的少了,損失大了,但是帶來的對戰局的改變是巨大的。戰爭初期備受摧殘的我內戰根據地在逐步恢復。此前岌岌可危的山東,許譚帶著在南、臨兩戰中損失慘重的山東兵團逐步收復了山東。

鑒於中原戰局的困難,中央提出了新的戰略計劃,粟將帶3個縱隊過江,吸引國軍過江回防,而屆時中原國軍的數量必然減少,這樣劉鄧可以集中起來(不用再指望陳粟、陳謝調動國軍),統一指揮劉鄧、陳唐、陳謝三軍像許譚恢復山東一樣奪取中原。

事實上,過江不能算是新的戰略思想,這其實還是沿襲了中央此前向敵後躍進的戰略思路。既然此前能依靠向敵後躍進這個天才戰略行動完全扭轉了南線不利的戰略局面,那躍進江南也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原戰局。所以對於這個戰略行動,當時的很多人都是理解並支持的。包括粟將本人。粟將也認為,過江的結果將拉回一部分中原國軍,從而使得我軍像收復山東一樣,完全掌握中原。對此,粟將還有個非常形象的比喻,過江的結果將「變中原為華北,變江南為中原」。

歷史上的粟將和《粟裕傳》中的粟將,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是不是很有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