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題主的想法是沒有錯的,由於宇宙空間還在膨脹(其實膨脹速度還在變快),天體之間的空間不斷擴張,導致天體互相遠離,這似乎意味著我們在未來通過肉眼所能看到的恆星(天上的星星主要為恆星)越來越少。事實上,宇宙空間膨脹並不會導致夜空中肉眼可見的恆星變少。

根據現有的理論,宇宙中數量龐大的暗能量會驅使空間膨脹,把天體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然而,這種效應只會在宇宙大尺度下佔據主導。什麼叫宇宙大尺度?只有空間相隔上千萬光年以上才稱得上宇宙大尺度。由於宇宙中的星系距離彼此大都很遠,所以它們基本上都在互相遠離。

但如果在較小尺度的情況下,暗物質以及普通物質所產生的引力作用更為強大。正因為如此,太陽才能束縛住行星及其他天體,恆星才能聚集成星系,星系才能聚集成星系團。在地球上,夜空中那些用人眼直接就能看到的恆星都是在銀河系之內,空間膨脹效應並不會使那些恆星遠離我們,銀河系的引力會主宰恆星的運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在銀河系中穿行,並且其他恆星也在運動,結果就會導致夜空變得越來越不一樣。此外,在遙遠的未來,當大部分恆星老去,而又沒有新的恆星形成時,那時夜空中肉眼可見的恆星將會越來越少,但這並不是空間膨脹所致。

引力主宰著小尺度下的天體運動,這也是為什麼仙女座星系正向我們的銀河系奔來。不過,宇宙空間膨脹確實會導致遙遠星系的離去,所以在地球上所能觀測到的星系將會越來越少。


不能,你真的看了么?你沒看到那上面說你能看見的星星幾乎全是銀河系裡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