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的應該是雲夢吧。

記得第一次上網聊天談起的城市。特意上網搜索了。竟然是我相鄰的城市。

雲夢。隸屬湖北孝感市。在湖北省中部偏東,北邊是安陸,西邊是應城,南邊是漢川,東邊是孝南區。可以城的上是平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交通也是方便,離孝感18公里,離武漢市區80公里,天河國際機場60公里。著名的景點有楚王城遺址,泗洲寺,雲夢祥山博物館。


個人排名,沒有地域歧視,誤噴啊!

最差:X家的莊,X家的港,X家的界,山大王啊,土鱉爆了。

其次差:X安,X寧,X定等。意思就是你們那不安全,消停點。(長安除外)

普通級:X陵,X溪,X山,X島,X陽,X陰等。(洛陽除外)

雖然有些配上前面的字,還不錯,比如玉溪。但還是太直白,就是字+地貌。

其中特殊的:麗水,麗江。雖然也是字+地貌,但至少一聽就是美麗的,讓人想去看看。。

有點好聽的:比較有名的州。比如蘇州,杭州,揚州,荊州,徽州等。州代表了中國古典傳統,配合上歷史文化,有點美了。但由於太多了,不稀奇了。有名的就那些。

前5第五:天長,大同。在今安徽,山西。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天下大同好吧,雖然不知道跟地名有什麼關係。。不過聽起來確實不錯!第四:雲夢在今湖北,雖然沒什麼名氣,但是很好聽!開始有境界了!雲山家何處 夢隨荊楚風 澤被仙凡界 新築白玉城如同夢見騰雲駕霧,逍遙九天。

第四:寧遠。在今湖南。雖然本身只是遠方安寧的意思,但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契合。這個就達到了哲學的高度。第三:洛陽。雖然叫「陽」的很多,但配上洛水就不一樣了。因為洛水神是華夏美神的代稱,地位相當於維納斯在歐洲,洛神賦不用多說了。洛陽就是洛水之陽,霓裳羽衣曲就是洛陽的曲子。可惜現代省會給了鄭州。。。河南的逼格瞬間掉為0第二:長安。長世永安。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長安是中華民族的魂,代表曲:長安古樂西安是什麼鬼,西邊安定?西安都護府?第一:朝歌。商朝首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早晨的歌聲,光聽名字就美暴了。自商以後,再也起不出這麼有意境的名字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東甌,一個文雅的名字,你能猜到這是如今的哪個城市麼?甌是一種陶製器皿。在新石器時代,當地就已經開始生產陶器。同時這裡也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之一。東甌位居東海之濱,晉人郭璞在《山海經》中描述地形為「甌居海中」。直到唐代,這裡才更名為——「溫州」。很多人提到溫州,想起的都是精於商業,方言難懂等印象。卻不知,溫州得名背後的真正含義。據《浙江通志》引《圖經》:「溫州其地自溫嶠山西,民多火耕,雖隆冬恆燠」。因為當地四季如春,冬暖夏涼的氣候,讓「溫潤之州」的名號成為這座城市的註腳。其實,溫州還有更多充滿文化底蘊又好聽的名字。 雁盪山:雁過留痕處「海上名山,寰中絕勝」,說的就是東南第一山——雁盪山。千古以來,留下無數文人墨客的讚美,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陳志歲等都在此留下了詩篇和墨跡。雁盪山名聲的響亮,與他浪漫壯闊的名字也有著不可區分的關係,雁盪山,又名雁巖、雁山。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 雁盪二字,就足以道盡風采,說盡風光。聽到名字,腦海里就自動織就了一幅水墨山水畫,花鳥詩意圖。事實上,樂清雁盪山確實是山清水秀,峯險洞幽,擁有著讓人難忘的美景。其中又尤以靈峯、靈巖、大龍湫為精華,被稱為「雁盪三絕」,是去雁盪山必須打卡的地方。比如說靈峯,一聽就是充滿著仙氣的靈韻之地。之前熱播的《琅琊榜》、《仙劍5》以及劉亦菲版的《神鵰俠侶》都曾在此取景,是一處仙俠迷不能錯過的打卡景點。楠溪江:水出永寧山,南溪入江來楠溪江的名字很是有趣,初聽到的人總覺得奇怪,不知道是「溪」還是「江」。楠溪江發源於括蒼山脈永嘉、仙居、黃巖、縉雲交界處,向南注入甌江,因而故名為「南溪」。如今的楠溪江東與雁盪山毗鄰,西接縉雲仙都,被稱為世界地質公園。沿江風景優美,物種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生長分佈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4種。春有香樟,夏摘香果,秋落銀杏,冬賞松柏,一年四季都是植被繁茂。楠溪江邊上很適合慢生活,有不少古村落,還有永嘉書院這樣的舊時書院。古韻文化帶來更多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場景,置身其中,彷彿能聆聽江水溫柔的敘述,和青山沉默的隱語。偶有漁船楓火,讓人不知今夕何夕。 百島之區洞頭:山頭巖岸藏龍宮

洞頭,古稱「中界」,地處甌江口外。他名稱的由來,給這處世外仙島增添了不少神祕意味。

聽說早年流徙來此的先人,為了躲避海上風浪,偶遇一處巖洞,進入洞的深處,發現竟是東海龍宮的所在,還受到了龍王的設宴招待。為了紀念這段奇遇,他便將這避難與奇遇之所起名為洞頭 ,並定居下來。

「海外桃源別有天,此間小住亦神仙」清代詩人王步霄曾如此提詞。正是讚美洞頭「海上仙島」的出世氣質。百島之區洞頭有302座島,各有特色,風格迥異。有的飛鳥聚集,有的山峯陡峭,有的礁石兀立……泛舟海上,鹹濕的水汽環繞,海鳥的鳴叫從海平線處傳來,轉過頭,海風便吹起發梢。此外,洞頭還有獨特風味的防浪堤網紅拍攝地,連港藍色海岸帶,白迭風車以及大瞿景區等等。海岸邊的風景,遠遠拍去,就像到了歐洲地中海一般。---------------------------------------------其實,每個地方的名字都是這裡獨有的氣質代表和文化沉澱。在溫潤之州,還有許多美如詩畫的地方,還有很多趣味無窮的傳說。看完這些,是不是對溫州又多了很多興趣呢?

首推慈溪。

慈溪地處東海之濱,因治理的範圍內南邊有條小溪,再加上東漢董黯「母慈子孝」而得名。中國人百善孝為先,我不首推它還能推誰呢?!

越窯青瓷在這裡發祥,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從這裡揚帆起航。

慈溪達蓬山親子樂園是帶娃娛樂的最佳場所。再說達蓬山,原名香山。海拔400多米,山中峯巒簇擁,溪流蜿蜒,滿目蒼翠。登山遠眺,浩瀚東海盡收眼底。


國內名字好聽的城市還真不少,像是雅安、敦煌、洛陽、駐馬店、張掖等等。而這裡要特別說的是另一名字好聽,同時也是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它就是雲南的香格里拉。

即使沒去過的人,相信大部分都聽過香格里拉,每次一提到去雲南旅遊,除了常規的大理麗江,香格里拉也是大多數人會的城市。

香格里拉市原名中甸縣,藏語稱「建塘」。1997年9月,雲南省政府在迪慶州府中甸縣召開新聞發布會宣佈:舉世尋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慶。2001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2002年5月5日,舉行了更名慶典。

改名前的中甸縣可以說的一直默默無聞,毫無存在感的地方,沒有幾個人知道,也不會和旅遊聯繫起來,自從改成香格里拉這個高大上的名字以後,瞬間變成熱門的旅行城市。

當然了,香格里拉市不僅歷史文化悠久,自然風光絢麗,還擁有普達措國家公園、獨克宗古城、噶丹松贊林寺、虎跳峽等等著名的景點。

香格里拉的景點主要集中在獨克宗古城和縣城周邊、德欽縣以北和虎跳峽一帶。正常遊覽香格里拉需要2-3天,如果喜歡徒步,可以到虎跳峽和雨崩。如果想到梅里雪山進行轉經朝拜,需要的時間就會很長了。

而每年的5-6月是香格里拉的最佳旅遊時間,這時春末夏初,此時的香格里拉最美。5月底-6月初,主要為杜鵑花海。6月中旬有野花花海,如大小鳶尾花等。

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關注、評論!主頁持續更新小眾旅行攻略哦!


第五:天長,大同。在今安徽,山西。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天下大同好吧,雖然不知道跟地名有什麼關係。。不過聽起來確實不錯!第四:雲夢在今湖北,雖然沒什麼名氣,但是很好聽!開始有境界了!雲山家何處 夢隨荊楚風 澤被仙凡界 新築白玉城如同夢見騰雲駕霧,逍遙九天。第四:寧遠。在今湖南。雖然本身只是遠方安寧的意思,但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契合。這個就達到了哲學的高度。第三:洛陽。雖然叫「陽」的很多,但配上洛水就不一樣了。因為洛水神是華夏美神的代稱,地位相當於維納斯在歐洲,洛神賦不用多說了。洛陽就是洛水之陽,霓裳羽衣曲就是洛陽的曲子。可惜現代省會給了鄭州。。。河南的逼格瞬間掉為0第二:長安。長世永安。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長安是中華民族的魂,代表曲:長安古樂西安是什麼鬼,西邊安定?西安都護府?第一:朝歌。商朝首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早晨的歌聲,光聽名字就美暴了。自商以後,再也起不出這麼有意境的名字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江西的「婺源」,名字富有詩意,又不拗口,個人認為這個名字是最好聽的之一。

一般南方的地名都比較文雅大方,比如廈門的鼓浪嶼,湖南的鳳凰,稻城亞丁,霞浦。北方都是粗曠,比如葫蘆島、鐵嶺、大窪、蘇家屯、瓦房店、佟二堡、燒鍋、老邊、平房……這樣的地名。


浪漫之都,中國大連。廣場最多的城市!

名稱由來:大連地名是「達裏因」的音轉。「達裏因」系俄語,是「遠處」之意。「達裏因」的由來是在大連淪為俄國租借地以後,根據沙皇尼古拉之令將此地命名為達裏因,同時作為自由貿易港開放。後音轉為大連。一說,大連名稱,源於大連灣,始於近代。清光緒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在關於大連灣軍港建設方案的奏摺申,就提到"大連灣"。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於1905年2月始稱大連。解放後,1949年4月1日,大連與旅順合稱為旅大市。198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大連市。


即墨

略有跑題,因為即墨是青島市轄區,但是看到這個題目就想起了即墨。據說是因為戰國時朱毛古城臨近墨水河而得名,我們無從得知是真是假,也沒必要糾結,因為無論由來如何都不影響這個名字的好聽程度。

「即墨」是膠東半島上的一個古老的地名,它載荷著豐富而沉重的歷史內容。「即墨」之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濱(今平度市朱毛村處)而得名,春秋戰國時屬齊國。秦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東漢及兩晉時,屬青州。隋、唐及明清時期均屬萊州。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1944年4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1961年3月,改屬煙臺專區。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1989年9月,撤縣設市。

即墨是國家環保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省級文明城市。


攀枝花,齊齊哈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