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在征服法國後,開始了入侵英國的準備。並於1940年7月制定了針對英國的「海獅行動」。

1940年德國為入侵英國做了積極準備

1940年6月底,在英國拒絕了德國的和平提議後,希特勒惱羞成怒,決定登陸英國一舉解決這一麻煩。「海獅行動」計劃形成後,德軍開始為此積極做準備。

超過六十萬士兵被安排在法國沿岸,進行登陸訓練。大量的登陸裝備被轉移到法國港口,海軍方面也徵用了超過3萬噸的鋼鐵,4萬立方米木材和75,000立方米混凝土。而空軍方面更是集結了3000架飛機,可以說德國對英國是勢在必得。

空軍首先對英國發起襲擊

8月,德國空軍司令戈林下令空襲計劃開始,接著,德國首批400多架轟炸機在1000多架戰鬥機的守護下飛往英國。英國眾多機場被襲擊,損失慘重。但德國空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由於英國擁有完善的防空設施,大量的雷達站,再加上英國空軍的頑強抵抗,德軍遭受重創。

9月,德軍將轟炸目標轉移,空軍將炸彈投到沒有任何軍事意義的倫敦,使英國空軍得到極大的休整。

到最後,德軍一直沒能獲得制空權。

陸軍和海軍沒有參戰原因

當時在空軍襲擊英國時,陸軍和海軍也在進行著登陸訓練。

德軍認為,在登陸行動展開之前,應當首先獲得制空權和制海權。

如果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的話,對於登陸部隊來說無疑將是滅頂之災。

此外,德國空軍司令戈林曾向希特勒保證空軍能夠獲得制空權,但由於他的自大和一系列失誤,導致空軍損失慘重。希特勒也因此不得不無限期推遲海獅計劃的執行時間。


1940年的夏天,對於英國人來說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夏天,在整個炎熱的夏季,這個近千年未遭侵略的古老帝國,卻籠罩在誓死保衛家園的戰鬥氣氛中。他們的戰鬥熱情,比夏季炎熱的太陽溫度還要高。

而指望倫敦投降或休戰的「小鬍子」希特勒,在海峽的對面已經翹首期盼的等了一個月了,眼看著丘吉爾的態度越來越強硬,惱羞成怒的「小鬍子」認為是該給「不識時務」的英國人一點教訓了。

於是,全面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計劃」出臺。

與之前戈林和他的空軍部隊報送的入侵計劃相比,「海獅」行動規模更加宏大。首先,25萬德軍在其南部海岸長達320公里的寬闊戰線上展開登陸,搶佔灘頭陣地,繼而向內陸推進。

他要求,當佔領倫敦後,立即逮捕英國的首腦人物,包括丘吉爾、以及所有的作家和演員;同時,所有17至45歲身體健全的男子運往歐洲大陸,從事各項勞動。看來,「小鬍子」的瘋勁又上來了。

被勝利沖昏頭腦的高級將領們,都十分讚賞這個計劃,在他們看來渡過海峽就和橫跨2公里多寬的萊茵河一樣輕鬆。但是,有一個人很清醒,他就是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他對這個計劃持否定態度。他認為:

首先,乘風破浪地渡過40多公里的英吉利海峽發起登陸戰役,和之前的渡河戰鬥有著天壤之別。不是簡單將士兵運過去就行了,還要面對對手強大的海上力量和空中打擊,德海軍沒有這樣的實力和能力。

其次,計劃中登島戰線長達320公里,在這麼寬大的正面實施渡海戰役,需要足夠的運輸船和掩護艦艇。顯然,在「小鬍子」急不可待地要發起進攻前,是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的,除非縮短戰線。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涉及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的模式,德國沒有這樣的經驗,更沒有這樣的訓練,一下子投入幾十萬的部隊,稍有差池,損失將不可估量。

「心懷鬼胎」的陸軍。

出人意料的是,過去推諉不前的陸軍將領們,一反常態的反駁雷德爾的建議,他們要求不能縮短戰線,否則將把陸軍「直接送進絞肉機」。其實, 在他們看來,單從戰術角度根本無法說服「小鬍子」,他的瘋勁一上來,誰也擋不住。

早在進攻法國前,他們就提出反對意見,但無法阻止一意孤行的希特勒。現在好了,海軍認為困難很大,去不成。而他們正好順水推舟,他們即表達了對「小鬍子」忠心,又避免了陸軍的損失。

然而,一條道走到黑的希特勒,很快就決定縮短戰線距離,攻擊計劃不變。這下子,無話可說的不僅有海軍雷德爾,還有自以為得逞的陸軍將領們。於是,他們又生一計,將「球」扔給戈林。

陸軍將領們向「小鬍子」保證,將全力以赴的執行這個計劃,並堅信能夠取得勝利。但是,必須有個前提保證,那就是在登陸戰役打響前,戈林必須在英國上空取得制空權。這一招很高明,輸贏都有退路。

陸軍的提議,隨即得到雷德爾的附和與支持。在他看來,這是個一舉雙得的好辦法,如果沒有取得制空權,那就不會有登陸戰役,本就實力不濟的海軍自然就無需與皇家海軍抗衡;如果取得制空權,自然是皆大歡喜。

陸、海兩軍種高級將領們的堅持,以及好大喜功的戈林,信心滿滿地保證能取得制空權,讓「小鬍子」最終確定了先由空軍進行攻擊。但此時,他還是寄希望於英國能夠在強大的德軍攻勢面前俯首稱臣,爭取最後的機會。

不屈的英國人。

「小鬍子」又拿出他善於演講的本事,利用廣播、報紙,甚至向英國撒傳單,宣揚自己的「和平」建議:「倫敦政府宣稱,戰爭必須進行下去!但這不是人民的聲音,而是政客的聲音……我實在看不出為什麼要把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

沒想到的是,倫敦的廣播全文播送了希特勒的演說,並將他的講話在報紙上全文刊載。丘吉爾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封鎖,相反,應當讓全體民眾知道,讓他們對此有所準備。

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就在「小鬍子」結束講演後不到一個小時,英國廣播公司就有了一個回答。但這個回答並沒有得到政府的許可,而是一名播音員的個人行為,但其實已經完全代表了全體民眾的心聲。

原來,播音員兼記者德爾默,在聽到「小鬍子」的演講後,實在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在沒有報請上級批准的情況下,用德語隨即回應道:「對於你的呼籲,讓我來告訴你我們是怎麼想的吧,我們要把它塞進你那張惡毒的臭嘴裡!」

當然,這一個月難得的「緩衝期」,讓英國人著手進行必要的本土防禦。在英倫三島,隨處可見的是,堅決抵制入侵的宣傳畫和大幅標語;自發的羣眾集會和演講隨處可見,保家衛國是唯一的主題。

人們開始在城郊和市區主要路口架設鐵絲網,修築防禦工事。市民們領取政府發放的武器彈藥,在廣場、在屋頂、甚至在廠房裡,積極的投入到軍事訓練中去。他們有的加入救護隊,有的利用休息日去挖戰壕……

所有的軍工廠都開足了馬力,飛機、大炮、坦克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工人們自覺地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生產各式武器和軍用品;從美國援助的50萬支步槍、5.5萬支衝鋒槍,2.2萬挺機槍、895門野戰炮,也在6月中旬送到部隊手裡。

更加可喜的是,一個完備的防空體系已初具規模。它設有一個防空指揮部, 56個飛行中隊,戰鬥機980架,高射炮4000餘門。最重要的還是,他們擁有在當時鮮為人知的雷達,在開戰前共建成51座雷達站,形成了嚴密的雷達警戒體系。

此時,海峽對面的德國空軍司令戈林,剛剛被提升為元帥軍銜,並授予鐵十字的大十字勳章。受寵若驚的他立刻召開軍事會議,他傲慢而輕蔑的認為,德空軍數量是英軍的2倍,40天左右打敗皇家空軍沒有問題。

後來的事實證明,戈林的樂觀估計是完全錯誤的。他對英軍實力的輕蔑估計,將使其在今後的幾周和幾個月內付出慘痛的代價。

倫敦的強硬態度,確實在客觀上讓德國無奈的面臨著兩線作戰,最終走向失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們的頑強無疑對二戰的進程有著不可估量的功勞。大家怎麼認為?歡迎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