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題我想從胡適的《胡適點評紅樓夢》一書說起。

又薄又小的胡適點評紅樓夢,與其說是大家小書,不如說是小書大家。不過幾萬字,便成就了紅學研究的開山之作,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成了一代又一代學人的圭臬:先有大膽假設的觀點,再找足夠多的材料小心求證。

當年批為唯心主義,科學的方法應該從材料研究入手而得出觀點結論。其實兩者殊路同歸,胡適一套似乎更適合才子型學者。

民國一代學人,立身之作似乎都很小,有些人總拿魯迅沒有長篇宏制說事,但他學術與文學的短篇份量,又有多少當代煌煌鉅著可比?胡適把索隱派批得體無完膚,而他自己的紅樓夢自傳說以點帶面,也同樣經不起批駁。

紅樓夢不可能是自傳,但一定會有作者家庭生活的影子,更可能是融匯了作者耳聞睹的歷史與現實的封建大家族生活故事而虛構創作的。天才創造的傑作真是不可思議的創造,久盛不衰的紅學熱,與其說是真的探索作者作品之謎,不如說是表達人們對這部天書的頂禮膜拜而已,在沒有過硬的材料出現之前,越深入研究,可能就離真相越遠,而更使紅樓深鎖迷霧中,只有那八十回的文字纔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想起八十年代末,在教師進修學校備高師函授課初讀胡適的中國古代小說考證一書的情形,愛不釋手,真想把校圖書室的這本書留下來。


《紅樓夢》的文學地位如何?胡適的評價準嗎?

名著《紅樓夢》的文學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它從文學的品質、歷史價值、思想性、藝術性、社會性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貢獻!《紅樓夢》的問世,讓作者透過作品本身開拓了視野,讓不同身份、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讀者從中看到不同的視角,從而獲得各方領域的共鳴、認知和感悟,無論是反對聲、贊同聲,都能夠引發歷史考證關注,這充分彰顯了《紅樓夢》的魅力!而對《紅樓夢》著作的賞識和解讀的那些著名的學者和專家,又哪一個不是因為對《紅樓夢》著作的鐘情和投入,被捧紅?周汝昌、馮其庸、劉心武等,不都是這樣嗎?現在,我們先說說胡適和《紅樓夢》的那些事。

其實,曾經的北大校長鬍適先生,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他以倡導白話文、新文化運動文聞名於世。一生的著作很多。但僅對《紅樓夢》的評價來說,胡適是以謾罵《紅樓夢》和批評而著名的。胡適是大師,他對《紅樓夢》的罵就是正確的嗎?他對《紅樓夢》的反對和批評就是正確的鑒定嗎?我認為,一定不是這樣。我們尊重那些文化大師和專家對於紅學研究的各種聲音,但僅就胡適對《紅樓夢》的解讀,我認為有一下幾種理由:

1、 胡適先生儘管對《紅樓夢》批判和謾罵,引發紅迷憤怒,但他對《紅樓夢》的解析和挖掘是有貢獻的。 沒有足夠的恨就沒有足夠的愛,胡適對《紅樓夢》應該有這種情結。不能否認他是認真閱讀、深度研究和解析過《紅樓夢》,才會有如此多的不喜歡,這符合胡適先生的特質。他曾經這樣評價紅樓夢:『《紅樓夢》只是老老實實的描寫這一個『坐喫山空』,『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因為如此,所以《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傑作。』此外,我沒有說一句從文學觀點讚美《紅樓夢》的話。老實說來,我這句話已過分讚美《紅樓夢》了。書中主角是赤霞宮神瑛侍者投胎的,是含玉而生的,——這樣的見解如何能產生一部平淡無奇的自然主義的小說!」

這種偏見、詆毀和謾罵,只能說明胡適是一個真學者,他敢於直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種有別於普通讀者的追捧和讚賞,顯現出了他的學術排他性。

2、 胡適先生能夠借給當時還不是紅學專家的周汝昌先生甲戊本《紅樓夢》一書,足見他對紅的研究至深。而胡適在離開大陸之後,帶走的還是這本稀世珍寶的甲戊本《紅樓夢》,足見胡適先生對《紅樓夢》一書是傾注很大心血,喜歡並反感著,矛盾統一體,在一個學者身上發生很正常。至於他的評價是否符合大眾審美,那就另當別論,因為《紅樓夢》太火爆了,用現在的話講,同款的熱烈好評,自然備受歡迎。但獨特、新穎的點評,自然也很麻辣,胡適的的辣評紅樓夢,可能就屬於這種另類的口感。如同這麼一位淵博、聞名天下的大學者胡適,娶的老婆竟然是一位不識字、纏著小腳的村姑江冬秀,而且在朋友圈裡是出了名的怕太太,他對太太江冬秀既怕又愛,很多資料顯示胡適的太太江冬秀很厲害,麻將高手,會持家、膽子大;對胡適先生嫌棄自己竟以殺死兩個兒子為由,徹底斷了胡適先生出軌的念頭,這種家庭中的胡適先生,對《紅樓夢》的惡評和謾罵,喜歡又憤怒的批評多重聲音,足以顯現胡適先生自身和作品的矛盾太正常不過了。這可能和他生活的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3、 胡適先生一直強調: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所以他對於《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解讀,創立的所謂曹學,能否成為紅學研究和流派的認同、小笑柄?其實,那都是胡適個人研究的結果,至於他的評論是否保留、坍塌,任憑後人評說。

無論怎樣說,胡適先生對《紅樓夢》的評價一定不會是一個標準答案, 熱愛它、關注它、閱讀它,永遠是對一部優秀作品的尊重。

對《紅樓夢》永遠敬重!對胡適先生永遠敬重!
後來居上,這是自然。


你評價一個老教授的思想不如新教授新潮,做的幻燈片不如青椒們精美,這是自然。

首先,胡適是研究紅樓夢很深的,甚至可以說是新紅學的開山鼻祖。《紅樓夢考證》以科學嚴謹的方法,釐清了很多紅學概念,具有開拓性作用。

其次,胡適對紅樓夢的評價是以現代人的身份進行的,從思想上看,紅樓夢不如儒林外史那樣具有反叛性,超前性;從文學技術上,紅樓夢師從金瓶梅,自然比不上獨樹一幟的《老殘遊記》,他的評價是中肯的。

最後,即便如此,紅樓夢的文學價值也是一直被認可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被人們挖掘出更多的價值。


我思維跳躍一下啊!:《紅樓夢》裏夏金桂為什麼辣麼狂? 今兒早,「頭條」裏引出來她和這個問題,但並沒有解釋。原本氣她目中無人、欺壓下人、逼死香菱...但她孤兒寡母就敢這麼「不尊禮法」,在那個時代幾乎不可能,因為比她孃家勢力大的賈府媳婦兒和準媳婦兒,在婆婆及家長面前,都一個個乖著呢?? 她怎麼那麼狂!?有皇室背景?!可能,愛穿皇家專用色的衣服。有「免死金牌」?……那也不能這麼厲害啊? 難道曹公預知了幾百年後的今天嗎?婦女地位高的有點兒忘乎所以…… 要知道,呼蘭河傳裏那個童養媳被鞭子抽、被開水燙,她的婆婆和丈夫都說是「為她好」、「她有錯」、「就是教訓教訓她」、「嚇唬嚇唬她」……死了就死了,也沒人理,和死個貓狗沒啥區別! 萬惡的、封建的、喫人不吐骨頭的社會啊! 達康書記說的對:「有時候,矯枉必須過正!」有道理!一點點兒改,改到猴年馬月呀?! 瞬間對夏大小姐有了一絲絲好感:仗著您是家長做錯事無所謂?夏小姐說了:「姥(漢語拼音三聲)姥(漢語拼音輕聲)!我就比你還不講理,你怎麼著吧!我就喜歡看你氣得半死還拿我沒辦法的樣子!」 為客觀對待並接受女權思想的曹公點贊!anytime、anywhere……

已經有答案講到了,胡適一直被奉為新紅學考證派的祖師爺。是他最早開始系統的對脂評本進行分析的。但胡適本人對《紅樓夢》的評價並不高,甚至對新紅學考證派賴以為生的脂評本存疑。我覺得胡適不是一個純粹的紅學家,所以他並不需要去誇大《紅樓夢》的價值來謀生,他的評價還算是中肯的。紅樓夢或多或少的有著《金瓶梅》的影子,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初創了。認為《金瓶梅》成就高於紅樓夢的還有作家劉心武。他也是考證派的紅學家。


胡適的看法只代表他自己。一部名著的地位要用時間來考驗,才能真正談得上好。如果按胡適的看法那為什麼單只產生紅學而沒有別的?這還成為一個學科多少年來多少學者去專門研究。難道這些學者都喫飽撐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