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廷啟動九年預備立憲,意在消弭革命,所以當清廷委派五大臣前往東西洋各國考察憲政時,革命黨人吳樾在前門火車站用自殺性攻擊進行抗議。只是這個行動不僅沒有阻止五大臣的決心,反而將先前還有點兒猶豫的清廷一腳踢進了預備立憲的不歸路,因為清廷最高統治者意識到,君主立憲可能是個正確方向,否則革命黨為什麼阻止呢?

(圖)清皇族的內閣合影

革命黨始終不願承認清廷立憲的誠意,在後來的幾年,革命黨一方面用武裝起義激勵追隨者,另一方面就是調動輿論批評清廷立憲的虛偽、欺騙及不可信。只是在百年之後公平地看,在涉及國家體制方面的改革上,清廷是不敢拿大清江山開玩笑的,他們的立憲不是真誠與不真誠的問題,而是必須成功,必須將大清帶到現代民族國家,重構國家體制,前提當然是大清國還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大清國,江山不能易主,但江山必須改變,必須儘快使中國與世界各國處於同一境界和地位上。

基於這種視角,我們看到清廷在短短几年時間確實作了不少改革,重建了中央及地方官制,理順了中央與地方的分權關係,地方自治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各地的發展、競爭和相互模仿,也就成為那時各地發展的常態,地方的活力與激情真的被激活了,國家的精神面貌也就不一樣了。到了1908年,清廷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將一個美好的未來用法律的形式規定起來,這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上不曾有的事情,確實意味著中國有可能脫胎換骨浴火重生。

(圖)宣統預備立憲工會報

《欽定憲法大綱》規定中國的未來就是日本那樣的君主立憲國家,過去許多批評者由於不太明白清廷內部結構,以為這是年邁的慈禧太后使的損招,大意是慈禧太后同意用君主立憲限制皇權,是因為她自己已經年邁,用九年預備進行拖延,當憲法必須實施時,她個人已經不在。這個說法其實沒有道理。

實事求是地說,在光緒帝親政後,雖然發生過垂簾聽政,但皇權中心並沒有偏移,清廷的政治權力始終就在她們母子兩人手裡,那時的光緒帝年齡不過38歲,按照康熙大帝、乾隆大帝的經驗,光緒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他們存心不想將這個憲法付諸實踐,他們完全可以在這個時候坦然拒絕,大清國說到底是愛新覺羅家族的。

(圖)1906年,威海衛華民慶祝立憲

治國當然不是兒戲,走上君主立憲在朝野各界經過充分討論,所以清廷在啟動之後只能按照計劃繼續執行。只是計劃跟不上變化,《欽定憲法大綱》規定的是一個強勢的君主立憲狀態。在那個框架裏,雖然有一個責任政府,有一個民選議會,但皇權依然是政治的中心,皇權至高無上,因為年輕的光緒帝雄心勃勃,他以明治天皇為榜樣,希望成為光緒大帝。

光緒帝沒有想到他在頒布了這個憲法大綱後不久卻突然去世,更想不到他去世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隨之歸天。清廷由此進入一個比較弱勢的權力架構,光緒帝的弟弟載灃被任命為攝政王監國,光緒帝的隆裕太后被尊為隆裕皇太后,享有重大決策的最後決定權特別是否決權,載灃年幼的長子溥儀被立為皇帝,領入宮中進行培養。

(圖)1906年載澤出使英國伯明翰,學習外國的憲制

新的權力架構顯然沒有辦法與光緒帝及慈禧皇太后的組合相比,因而先前以皇權為中心的憲法構架就顯得有點問題,一個弱勢的皇權如何保證國家利益,尤其是在外交連連失敗,東三省危機一波接著一波的情形下,這不能不引起憂慮。被預備立憲激發起來的各省立憲黨人對此憂慮重重,他們連續請願,希望朝廷遵從民意,調整先前九年預備立憲規劃,早日立憲,以一個民選的議會和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去協助皇權中心,維護國家利益。

經過交流和博弈,清廷同意修訂預備立憲規劃,將九年預備改為五年。也就是說,到1913年的時候,中國就將進入一個立憲國家,而在這種調整作出時已經是1910年,剩下的時間確實不太充分。

清廷的宣佈平息了立憲黨人的情緒,也使革命陷入空前困境,孫中山等人在策動黃花崗起義後流亡國外,或潛伏國內,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出現革命高潮。國人的情緒被立憲充分調動,都在靜等國家進入君主立憲新時代。

(圖)晚清的鐵路

按照規劃,進入君主立憲時代的第一項宣佈是組建一個責任政府,這標誌著國家進入君主立憲門檻。然後由這個政府負責國會選舉,等到國會正式召集時,就標誌著國家進入完全立憲狀態了。這是一個穩妥的政治日程表,然而想不到的是,等到清廷宣佈責任內閣名單時出了差錯,一個責任內閣弄成了皇族內閣、親貴內閣,13個閣員竟然有9名來自皇室或皇族。

更為離奇的是,新內閣成立第二天又出臺一項新政策,宣佈將各省民營鐵路幹線收歸國有,各省民營資本的股權由朝廷使用向四國銀行團貸來款項統一贖回。這兩項重要宣佈無疑是兩個巨型炸彈,原本充滿希望的中國立馬陷入混亂。

摘自書籍《百年變局:亂世晚晴與民國亂象》 馬勇 (著)

點擊可瞭解「投稿」詳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