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源頭要興盛起來了,源頭是易經。儒家學說經過了封建皇帝包裝,易經還沒包裝過。是啟蒙世界的軸心文化,孔子的易傳構成的社會生活常理,潛移默化用到今天。人們天天用,不知來自易傳。孔子學院開設易傳課程,將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在世界文化亂象時代,中國易經文化要一枝獨秀。因為中國文字到文化都產生於宇宙自然現象,從易經六十四個自然現象來造詞到形成社會生活常理。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獨特性,系統性,完整性地發展了自然與人發展關係的文化。向宇宙自然學習是中國文化特質,向宇宙自然要物質財富是西方文化特質。在二十一世紀更多人看見了向宇宙自然學習是人類的大文明之道,在喧囂的世界裡,大自然靜靜的看著無知的人類。而中國人在三千四百年就係統完整的建立了與天合一的文化,之所以稱易經是文化軸心,因為易經是全世界人類都用的上的文化。


儒家學說轟隆隆跑了兩千年就戛然而止,進了4S店等著大修,怎麼就走向了世界呢?

首先,要把儒家學說裏的糟粕部分捋一捋,該扔的都扔了,人家纔可能接受你,否則,連自己都猛烈評判,唯恐棄之不及的東西還好意思推廣到全球?

儒家最大的糟粕是什麼?三綱五常。且不說法制社會要依法治國,就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應該有區別於兩千多年前的行為規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樣的東西中國人早已就唾棄了。這樣的文化能夠融入世界普世價值觀嗎?

孔子就是一個教育家,他最大的功勞就是「辦私學」,「有教無類」才真正是儒家的精華。而這個教學思想才容易與世界主流文化產生共鳴。

如果說儒家還有能夠推向世界的就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這也能夠與基督教教義相契合。 儒家文化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但儒家文化並不能完全等同於中國文化。

在推送孔子的時候,是不是同步也應該推送老子呢?相比起來,老子在國外的知名度,認可度都大大多於孔子。為什麼不推呢?

另外,所謂「東學西進」也是言過其詞。不說中國有沒有,有什麼能夠獨步天下的領先科技。就是文學社會學成果也是少的可憐。連中國人自己都質疑的東西,不要到處濫竽充數。

與精神產品,也就是「價值觀」走向世界相比,中國「製造」的標籤還是與中低端」消費品連在一起。真正體現儒家文化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恐怕只有在「大中華文化圈」纔有影響,對西方來說,則是寥寥無幾。 對儒家文化(儒家)不加以甄別能夠推送得出去嗎?

這並不是文化不自信,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日民族的腸胃世界的。


這個問題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又影響經濟基礎"的哲學觀點的最好詮釋。

中國的文化是在國力最強盛的時候開始大規模的走向世界,並且其他國家派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團體來交流。文化是一個國家國力強盛和民族自信的象徵。唐朝是中國綜合國力達到一個巔峯時期。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中國赴日的鑒真東渡,赴印度的玄奘西行等等不僅學習其他國家的文化,也傳播了中國文化,為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友好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力強盛的明朝也是如此,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鄭和下西洋。

而中國大規模的學習西方國家時期,就是所謂的"西學東漸"。這和國家落後是同步產生的。主要是在清末到上個世紀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清政府的"洋務運動",和上世紀的"改革開放"。伴隨經濟學習,相關西方文化也一擁而入,對中國文化和社會帶來了巨大衝擊。

現在中國國力日益恢復,對外文化交流又是一個新課題。雖然中國每個時期對外交流的核心不一定是儒家文化,但是這和每個朝代時代背景有關。當前中國公認的主流文化思想是孔孟文化,所以儒家文化也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主旋律。中國在近三十年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許多國家紛紛向中國學習取經,學習瞭解中國的文化就是關鍵一環。同時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也需要中國周邊國家的配合認同,文化交流就成了最好的溝通橋樑。於是在這種背景下,就有了孔子學院在全世界遍地開花現象。


謝謝!中國是一個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度,有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輝煌。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成立,己成為各國學習漢語,瞭解傳統中國文化及深刻內涵,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文化是國家軟實力和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風向標。從百年前的〝西學東進〞到今開的〞東學西進〞反映的正是世界格局的再次變遷。中國將再度打造文化強國。


儒家文化就是用來化天下的。很多假國學大師都不明白,究竟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核心是什麼。孔子的儒家體系核心就是仁,仁以愛人,就是以仁的思想滋潤消化一切其他文化,實現仁的善的義的禮的信的世界大同。中國的宗教是平等善良的,姙育了天下大同的美好意識形態。儒家不是宗教,但仍然總結髮揚了這總美好的理想。無數美好的個體在一個有秩序的整體中完美的生活並且這個整體運行的十分完美。這就是孔子的理想。未來的世界,人們的理想不過如此。


儒家之所以延續數千年,現代更擴散至世界,個人認為因很重要!現今不少人推崇百家爭鳴,然現實是殘酷的,現代研究皆認同戰爭是社會生產力提高變革的催化劑,而細究百家爭鳴時期,僅春秋兩百多年間,重要戰事五百餘次!民生如何可想而知,春秋戰國實為百家試驗場!儒家脫穎而出,各代推祟足以證明其優秀!現代民主競選領袖都難而又難,別把古代帝王全當白癡,他們比大多數人聰明得多,因為他們輸不起!身死道消不說,還會拖累九族!故萬不會選不利社會發展之說用於國策!


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學說只是華夏民族最璀璨的文化之一,也是各朝代最推崇的治國理政安民之儒學。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還有很多經典國學可以向世界傳頌,老子道學,中華佛學等。


要推廣,必須推廣到整個人類,我們要做秦國,讓他們做戰國的六國。易經多給將軍們學學,讓他們用儒學去征服世界。軍事是防守,經濟利益是進攻。經濟拿下一個國家就讓軍事去防止別國打擊他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