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場本該「誠懇道歉,圓滿結束」的會談,卻引發了更大的風波。一切只是因為賓士女高管3分鐘的無效溝通。這算下來,女高管真的是一字千金。

我們今天一起來剖析這場會談中女高管的無效溝通,藉此學習。

網路上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場會談中,女車主有理有據的溝通讓女高管啞口無言,是全面的勝利。而實際上,女高管在整個溝通中犯了七宗罪,從一開口,就輸了。

第一宗罪,沒搞清溝通的目的

今天會談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作為經銷商來說,

1、解決問題;

2、安撫客戶情緒;

3、平息輿論;

4、重塑信任關係,挽救形象。

但在3分鐘的陳述中,女高管試圖用受害者的口吻試圖引導整個會談,暗示我方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和妥協,甚至推卸責任,轉而指責客戶。可能女高管談判多了,忘記了這次會談不是一場輸贏的談判,這是一場只能讓對方勝出的會談。

一般情況下,溝通有三個層次的目的,逐層遞進:

1、解決問題

2、促進關係

3、實現共贏

可以說,女高管這次溝通,三個目的都沒達到,本來應該打的感情牌,卻變成了一手爛牌。我們接下來好好嘮嘮。

第二宗罪,忽略對方感受。

首先,女高管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女車主開口:「我找你找了將近20天,今天終於能見到你了,真是非常榮幸。

前面描述的是事實,後面卻帶了一點譏諷。意思是:不容易啊,事情鬧到這麼大,才能見到本尊。

如果在這個時候女高管能夠發揮同理心,去理解一下對方此刻的感受,或許不會出現後面的「意外」。

但是女高管是怎麼說的呢?

見到了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句話潛台詞是今天可以面對面解決問題了。然而,這裡已經預示著,這將會是一場「理性」的對話。在一個「感性到隨時能哽咽」,同時邏輯嚴密的女性碩士生面前,使用理性對話,無疑是下下籤。

如果使用同理心溝通,應該怎麼說?

真的十分抱歉!從您的話語里,我能感受到您的不滿。您是希望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就能及時溝通,是嗎?

忽略對方的感受,簡直就是死罪。多日來的事件發酵,已經讓女車主對賓士相關方失去了信任。可以說,賓士官方從上到下,都站在女車主的對立面上。而這種對抗引發的損失可謂巨大,在這麼關鍵的會議上,女高管一開始的溝通策略就已經失敗了。

關於同理心溝通,前兩天我寫了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1年里,我讓100個女人哭了。

第三宗罪,爭奪掌控權。

女車主第一句話講完的時候,實際上還有話要說,但是被女高管用「見到了就是好的開始」打斷了。女車主又補了一句「非常榮幸」,後面應該還想說些什麼,來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然而女高管再次打斷!

反過來,女車主的行為讓我覺得女車主具備相當強的溝通能力,因為她選擇了聆聽。在這3分鐘內,即便女高管說了很多「無法接受」「讓人情緒上升」的話,女車主也沒有立馬反擊,而是靜默聆聽。

每個人都喜歡掌控權,然而在溝通中,讓對方感受到掌控一切,反而更有利於解決問題。女車主通過聆聽,讓女高管感覺自己佔據了主導,反而暴露了更多內在的想法,這些成為了女車主反擊的基礎。

在《都挺好》中,蘇明玉(姚晨)給我們做了大量的示範。不管是懟無賴的舅舅,還是處理想要成為後媽的保姆,蘇明玉都讓對方感覺一開始掌控了整個局面,而後順利解決問題。接下來我會寫一系列的文章來解讀蘇明玉是如何處理衝突,達成目標的。

所有的溝通書籍和理論,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情。聆聽很重要,有利於釋放情緒,讓受害者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容易放下對抗戒備,促進雙方的關係。

見到了不是一個好的開始,聆聽才是一個好的開始。

如果這個世界大家都願意聆聽,很多問題可能就消失在無形之中了。

第四宗罪,自說自話。

女高管就像背稿一樣,開始了準備好的說辭。

「今天首先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很抱歉,在這次的購車中帶來了很多的不愉快。我先給你解釋下剛才的問題……」

其實這裡面也是有套路的。

第一,送生日禮物是為了拉近關係,證明自己。

1、表示關注(我知道你今天生日,我很在意你哦);

2、我送你一份生日禮物(估計不便宜)表達我的心意(我是個懂人情世故的人);

第二,表達歉意,讓你不愉快了。

第三,解釋自己近期無法出面的原因。

看起來,邏輯是清晰的。但是,但是這段說辭完全忽略了女車主的需求。

需求分為情感性需求和功能性需求。

功能性需求上,賓士郵件已經承諾退款了。也就是說,從「退款」這個角度的需求來說,女車主已經滿足了。(誰也不知道後面女車主會提出賓士金融的問題,她的需求已經升級為「為消費者討說法」了)

情感性需求,自然就是要求對方真誠的道歉。能夠理解自己,尊重自己。

這個時候的情感性需求更劇烈。因為丟臉的哭泣視頻,加上網路上已經有很多惡意言語,甚至是威脅電話,這在情感上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所以,解決女車主的情感性需求,才是剛需。

不管是《溝通的藝術》、《關鍵對話》還是《非暴力溝通》等經典溝通書籍,都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有效的溝通要了解對方的需求

第五宗罪,推卸責任。

女高管在接下來的解釋中,說女車主沒辦法聯繫自己,是因為自己5號在德國開會,9號在北京開會。

這就是引發女車主情緒的轉折點。(厲害的是,女車主一直保持聆聽的姿態。)

聽起來是在講事實,實際上背後的潛台詞是,我很忙,所以沒辦法和你聯繫。

女車主後來懟的是,「即便在國外,也有聯繫方式吧。」出事十幾天了,你沒有時間接一個電話嗎?女高管無話可說。

更要命的是,女高管是把責任推給了賓士總部。她三次提到,這個事情最大的問題就是處理速度有點慢。雖然她每次都像蜻蜓點水一樣帶過,但實際上,她想說的是,賓士是大公司,總部處理這個事情手續繁瑣,所有事情都要走流程的,層層審批下來,所以拖了這麼久!

雖然表達的是作為經銷商的無奈,但卻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不知道賓士總部的領導怎麼想的,應該一直在吐血吧。

第六宗罪,指責對方。

女高管說,11號早上看到視頻,很意外,因為我們9號已經達成了一個協議,而且是由您起草的,雖然您不是很滿意。

這裡說話雖然很客氣,但很容易讓人感覺在說女車主出爾反爾,不好聽點的就是任性貪婪。

在犯下「店大欺客」的惡行後,全國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下,還去指責對方?是誰給了女高管勇氣去說出這番話?梁靜茹嗎?

後面女車主直接反擊女高管時間線錯亂,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第七宗罪,不面對現實,缺乏真誠。

我相信,如果女高管是真實意識到自己錯誤的話,那麼整個對話都不會以這樣的形式出現。

用真誠的態度檢討自己,表達真摯的歉意,請求對方的原諒,並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這樣做女車主或許會被感動,甚至可能避免了後面破罐破摔的「賓士金融」事件。(誰想要和一整個行業為敵啊……)

由始至終女高管言語想要表達的真誠,都變成了套路。

」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

」這個事情的問題就是速度有點慢。「

」作為女人,我也很難受。「

」一開始我就說要退款「

……

《用事實說話》中提到,一個人最艱難的就是面對事實,承認錯誤,喜歡用」虛假的樂觀「來麻痹自己,」一切都會好的。「事實是,一切都不可能好起來,除非你接納它。

娛樂圈那麼多的醜聞發生後,明星們有效的處理方式基本都是公開道歉、承認錯誤、低調行事,沉寂一段時間後,再尋求復出的機會,讓時間緩解大眾的情緒。剛剛許志安就這樣做了。

最後,總結一下,在這次對話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1、搞清楚溝通的目的,並做好最壞的打算;

2、面對事實,承認錯誤,主動承擔責任;

3、放下姿態,表達真誠;

4、用同理心去聆聽對方的感受,了解對方的需求。

最後的最後,向西安女車主致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