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自清王朝定鼎燕京之時由於對長久統治廣大中國的不自信,1644年多爾袞就嚴禁漢人出關進入東北。即使後來統治穩固,滿清皇帝依然以保護「參山珠河之利」為由封禁東北,到康熙年間不計成本建立了一道「滿洲長城」柳條邊籬笆牆。

由於八旗人大量入關,導致東北人口稀少,開發緩慢。俄國人從康熙時期時就覬覦滿洲,尼布楚條約將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拱手送給沙俄,此後清朝國力衰落,沙俄不斷向靠近滿洲的地區移民。乾隆時期八旗子弟不事生產,已經成為京城的累贅,加之沙俄的威脅,為此乾隆皇帝鼓勵八旗滿人返回東北墾荒屯邊,但是乾隆依然對漢人進入東北嚴厲禁止,乾隆擔心非我族類的漢人與俄國人裡應外合威脅滿族統治。但據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此時清朝入關已經快140年,吉林將軍管理的七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只有五萬人,每平方公里平均竟不足零點一個居民,由於禁關令的影響東北這麼好的自然稟賦人口密度竟然遠小於新疆和蒙古。俄國人不斷向外東北輸入武裝移民,甚至直入黑龍江邊跟黑龍江將軍提出劃河為界。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俄國趁著東北邊防空虛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強佔了外東北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邊疆威脅日甚,再加上黃河流域連年遭荒,百姓不願被餓死紛紛冒險逃亡東北,內憂外患清政府不得不在1860年解禁東北,為闖關東的百姓辦理手續以充實邊境。沙俄一直認為與中國的邊境該設立在長城附近,對內東北也是虎視眈眈,由於墾邊移民的增長,沙俄不可能向之前那樣長驅直入。後張作霖執掌東北,用火車將大批關內移民拉到東北,充實邊疆,才使東北免除了被俄日瓜分的命運,到1910年東北的人口達到了1800萬人。

清朝長達二百多年的禁關導致東北生產開發停滯不前,沙俄趁虛而入佔據了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外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外東北地區,不僅大量的土地和資源被俄國佔據,如今的東北喪失了日本海和太平洋的出海口完全成為了內陸地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