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定被测要素时,首先应确定其公差带,以此判断被测要素是否符合给定的几何公差要求。

1确定公差带的四个因素

在评定被测要素时,首先应确定其公差带,以此判断被测要素是否符合给定的几何公差要求。确定公差带应考虑其大小,形状,方向及位置等4个因素。

(1)公差带的大小---宽度或直径

公差带的大小是指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给出公差数值是公差带的宽度还是直径,取决于被测要素的形状和设计的功能要求。对于图度、圆柱度、轮廓度(包括线和面)、平面度、对称度和跳动,所给出的公差值只可能是公差带的宽度值。对于在一个方向上或两个方向上、一个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和位置度所给出的一个或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公差值也均为公差带的宽度值。对于同轴度和任意方向上的轴线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和位置度,所给出的公差值是圆或圆柱面的直径值。对于点的位置度所给出的公差值是圆或球的直径值。

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值是控制零件几何精度的重要指标。可参照GB/T 1184-1996来选择,如有特殊需要应根据零件功能要求另行规定。

(2)公差带的形状

公差带呈何种形状,取决于被测要索的特征和设计要求,包括项目的要求和给定方向等要求。

在某些情况下,被测要素的特征就确定了公差带形状。如被测要素是平面,。则其公差带必然是两平行平面;如被测要素是非圆曲面或曲线,则其公差带必然是两等距曲面或两等距曲线。在多数情况下,除被侧要素特征外,设计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如对于轴线,根据设计要求,其公差带可以是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或圆柱面。有些几何公差的项目也决定了它唯一的公差带形状。如同轴度,其公差带只有圆柱面,圆度只可能是两同心圆,而圆柱度则只可能是两同轴圆柱面。

(3)公差带的方向

在评定几何误差时,其公差带和位置公差带的放里方向直接影响到误差评定的准确性。对于形状公差带,其放置方向应符合最小条件。

对于位置公差中的方向公差带;其放置方向由被测要素与基准的几何关系(垂直、平行或倾斜)确定。

对于位置公差中的位置公差带,其放置方向由相对于基准的理论正确尺寸来确定,其中同轴度、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0,而位置度则在x、y、z:坐标上分别给出理论正确尺寸。

(4)公差带的位置

形状公差本身没有位置要求,只是用来限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如圆度公差带限制被测的圆截面,至于该轮廓在哪个位置上,直径的大小都不影响实际轮廓圆度误差的数值。但形状公差带受到相应的尺寸公差带的制约,因为形状公差带必然在尺寸公差带内浮动或由理论正确尺寸固定。

对于方向或位置公差带,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相对于基准的关系。其方向或位置是由相对于基准的尺寸公差或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对于由尺寸公差定位的方向误差如平行度,被测要素只要位于尺寸公差带内,且不超过给定的平行度公差值,即视为合格。因此,平行度公差带的位置根据被测要素的实际状况.在尺寸公差带内上下浮动。如由理论正确尺寸定位,则位置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其位置固定不变。

评定几何误差的基本原则---最小条件

按照GB/T 1958-2004的规定,几何误差的评定应符合最小条件,即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以达到最大限度通过合格件的目的,按最小条件评定形状误差的示例见表3.3-6.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