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門徒掉隊 財經 第1張

昔日同根生,明朝共退後?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撰文/胖橘

2018年11月3日,對於區域手機代理商劉航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天。

三年前,劉航作為本縣最早的vivo代理商,40多平米的店鋪常常門庭若市,僅導購員就有8名,周邊商家無一不對之艷羨。

這派熱鬧的場景並沒有持續很久,“現在來買vivo的人越來越少了,無論怎麼做廣告送東西都不管用了。”劉航嘆了口氣說到。

望着裝修師傅離去的身影,那塊湛藍的廣告牌被替換成紅白相間的8瓣太陽花,劉航也不再代理vivo品牌。

因經營不佳最終更換品牌,甚至關門的經銷商不只劉航一個,曾經漫天刷屏的“藍綠”招牌,細數一下如今已經少了很多。

人們漸漸發現,那個稱霸線下的OV,曾經耀眼的段氏門徒,如今已經漸漸走出主流視線。

「高開低走」的步步高模式

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在眾多硬件產品中一直處於最高地位,內地手機廠商百花齊放、各出奇招。

華為以技術硬核取勝,小米比拼性價比,而OV堅持走通路之路。

師從“小霸王之父”段永平,OV創始人套用屢試不爽的步步高通路模式,分別在省市縣設置區域代理商,利用可控的溢價空間層層分流。

然而,從最近的一組數據中看,其擅長的通路模式已經不能給OV帶來曾經的優勢。

根據IDC統計數據,2018年OPPO全球銷量為1.131億臺,比2017年的1.118億臺,僅微增1%。

零星的微增對整體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面對其他廠商日益劇增的核心競爭力,OV的通路大法或許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

五年前,內地智能手機市場處於未開墾的原始狀態,一二線頭部市場被慣用互聯網銷售通路的蘋果、三星等老牌廠家長期佔據。三四線人民對頭部品牌熟識度較低,出現巨大的市場紅利。

而現在,各種互聯網產品不斷下沉市場,三四線人民對於互聯網的熟識度不亞於一二線居民,在對智能手機品牌的選擇擁有自主判斷,不再僅依靠導購員推薦,OV的先天市場優勢盪然無存。

外部條件差異,內部敵人入侵。在缺失了有利的市場環境之後,OV曾經搶先佔領的線下通路,頓時湧進了眾多強有力的對手。

2017年,小米計劃進軍線下零售通路,雷軍宣佈將在3年內開1000家小米線下店。與此同時,華為CEO餘承東亦曾表示預計在2017年覆蓋內地將近2000個縣。

跑馬圈地在互聯網時代司空見慣,OV在5年之間開滿城市的門店亦是如此,當線上紅利消失殆盡,小米、華為紛紛入場線下通路,OV不再一家獨大。

除了門店競爭加劇,OV原本毛利較大的三級分銷,也因銷量不佳而不斷下調利潤空間,致使經銷商出現“新機後封”或“串貨”等手段,受到用戶的指責,品牌形象受損。

性能、價格、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不如對手的OV勢單力薄,在這場三四線城市圍剿戰中敗下陣來。

通路為王、終端制勝,5年前的OV利用此舉收割了市場的第一波紅利,但在5年後的今天,這招行之無效。

OV內外交困

隱藏在放眼皆是的門店背後的,是OV試圖掩蓋的技術短板。

“廠妹”是網民對熱衷購買OV手機人羣的一種戲稱,對於“高價低配”的指責,OV已見怪不怪。

無論手機廠商使出再多的花式營銷,其比拼的核心終究還是技術實力。伴隨着品牌的逐步發展,OV的技術軟肋一直受人詬病。

“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手機,只能騙騙三四線以下城市青年。”在發展的5、6年時間中,OV收穫的此類評價多如牛毛。

對比華為、小米這樣擁有強大的核心技術的手機廠商,OV既沒有自己研製的核心處理器,以及獨家研發的產品技術,甚至沒有透露過自己每年在產品研發中投入的費用。

缺乏技術沉澱,是OV一直以來的痛處。雖然在每次的新品發佈中,OV也會不斷標榜自己黑科技,但這在技術流眼中不值得一提。

“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和“XX萬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這兩句宣傳語在OV刷屏式廣告的推送下早已耳熟能詳。

這些通俗易懂的功能,都是避開手機核心領域之外的技術,頂多隻能稱得上花邊陪襯。舊年vivo大推的獨創屏下指紋解鎖,最終被指出其是與Synaptic共同合作而成。

技術瓶頸一直難以突破,既有自身研發實力的不足,或許也與公司領導人的思想意識有關。

“普通用戶這兩年沒必要特別期待5G手機,短期內不會大範圍普及。摺疊後除了屏幕變大,和可以摺疊一下,並沒有帶來用戶體驗上的巨大提升。”

當5G與摺疊屏成為巨頭爭奪的下一風口時,OPPO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憤慨發表言論,表明自己並不看好這兩大趨勢。

2019是5G商用元年,據德勤預計2020年5G手機銷量將從今年的100萬部增長到1500-2000萬部,OV此步明顯與三星、華為、小米等廠商相背而行。

技術不夠、營銷來湊。憑借對線下市場的經驗OV採用無間斷轟炸式廣告投放,吸引眼球。

“綜藝節目只有兩種,一種OPPO贊助的,另一種vivo贊助。”綜藝冠名的強勢刷屏,十幾位當紅流量明星的超強帶貨,還有頂級遊戲賽事的合作露出,OV在營銷策略上可謂煞費心機。

廣告費用開銷巨大,致使OV手機價格一直偏高。相較於華為P系列高端機價格偏低,但比起小米、榮耀和魅族的千元機價格偏高。

長存的技術短板遲遲未能解決,產品重心又跑偏營銷,此時的OV與其他國產廠商背向而馳。

亦步亦趨的「追風趕口」

通路已逝,技術未起,發展五餘載的OV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優勢也不那麼明朗。在經歷火熱的換機潮後,內地智能手機市場出現持續疲軟萎縮的現象。

據IDC數據統計,2018年全年,內地智能機市場容量3.98億臺,同比下降10.5%。

銷量不斷下降,殘存的市場空間屈指可數,各家廠商陷入同質化爭奪。尋求海外紅利成為國產手機一致的選擇,歐美、印度,東南亞,中東等手機市場作為首選目標,OV異步同趨。

一加是OPPO對標海外市場定製的機型,主打高性價比的安卓手機。然而Oneplus5在跑分測試軟件上作假一事,使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零星的規模體量與其他頭部廠商也無法匹敵。

除此之外,內地其他廠商更早一步進入海外市場,在性能與價格兩方面雙重壓制。2014年小米在新加坡分別發佈了紅米手機和小米3;源自通訊大家中興的努比亞,仿照小米搶佔印度市場;技術股華為更是在歐美與南亞同時殺出一條血路。

在IDC公佈的2018年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和各大品牌市場佔比中,OPPO處於top 5最末,vivo甚至沒有品牌露出,被歸為其他一類,成績不忍直視。

縱觀海外市場,除去國外原有的手機品牌,內地知名廠商接二連三湧入,國際智能手機市場紅海泛泛,未來兩年的廝殺程度或許並不比內地市場輕,OV此時跟風進入國外市場並非一個明智的選擇。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本土與海外智能手機市場都不那麼明朗。多通路、多市場漸漸沒有了優勢,OV開始效仿華為、小米實行多品牌運營模式。

“沒有一個品牌能一統天下,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細分市場,日子一樣過得很好。”沈煒曾說。

2018年5月OPPO拆分出Realme品牌,2019年3月1日,vivo發佈全新子品牌iQOO ,OPPO新系列RENO也即將在4月發佈。

多品牌象徵着多定位,OV今年推出的新品牌,產品定位都在3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艦機,試圖彌補其長期缺乏高端產品的遺憾。

發佈高端產品這一幕似乎有點熟悉,在舊年OV試圖花費重金打造了兩款高配版的手機,OPPO Find X和vivo NEX,但由於市場定位和品牌熟識度不足,依舊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

國外紅海泛泛,內地定位難尋,OV一直處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而在2019年互聯網寒冬,OV或許將在新的困境下面臨新的挑戰。

“生死看淡,不服來幹。”雷軍開年這句響亮的口號,打響了2019智能手機市場的戰爭。

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從年初至今,互聯網行業一直處於頹靡的寒冬期,每個行業都在緊衣縮食,新一輪換機潮遙遙無期。

先天通路已逝,中幹技術不足,海外突破受限,品牌意識稀薄,OV在重重外患與內憂中艱難存活。

市場飽和,對手攀升,每個手機廠商都在挑戰自我打破邊界,尋找新的進階。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萬眾兵馬步伐一致走向5G的未來,倔強的OV還會掉隊多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