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TrendForce 光电研究 (WitsView) 最新研究报告,鸿海 (2317-TW) 旗下富士康 (Foxconn) 受惠自有品牌 Sharp 电视经营有成,以及 Sony、VIZIO 代工业务拉动下,预期将超越冠捷 (TPV),登上 2018 年全球电视整机代工厂出货龙头宝座。

鸿海集团经营的自有品牌 Sharp,受到上半年面板快速跌价以及小米电视崛起等因素影响,虽然出货量无法如去年大幅跃进,但预期仍可维持小幅成长;加上 Sony 以及 VIZIO 的代工业务保持稳定,整体代工业务维持一定水准,总出货量预估为 1650 万台,有机会一举超越冠捷成为电视代工龙头。

去年出货量排名第一的冠捷,则面临中国互联网品牌的财务危机以及北美主力代工客户 VIZIO 的转单冲击,虽然冠捷力图冲刺 Philips、AOC 等自有品牌的销售,但仍无法扭转整体年出货量衰退的状况,预估今年的电视代工出货总量为 1530 万台,退居第二。

至于第三及第四名分别为 TCL 以及京东方视讯 (BOEVT),排名第三的 TCL 受惠于小米电视今年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大幅成长,代工业务可望持续成长,出货量上看 1040 万台。

第四名的 BOEVT 今年上半年受到面板价格大幅下跌影响,集团面板获利不如以往,也迫使 BOEVT 放弃了部分低价的电视代工订单,并专注在三星和 LGE 等大型品牌客户的业务开展,预估 BOEVT 今年整体的出货量为 950 万台。

其他像是惠科 (HKC)、群创 (INX) 等面板厂皆积极整合下游电视代工业务,康冠 (KTC)、兆驰 (AMTC) 等中国代工厂在代工成本上仍具一定竞争优势,都将使得未来电视代工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WitsView 研究经理杨晴翔指出,全球前四大电视整机代工厂皆拥有集团内部面板资源的优势,除了报价策略更有弹性,在面板供应紧张时,更容易获取客户订单;另外从业务型态发展可以发现,由于全球电视市场高速成长的趋势已不复见,传统电视代工厂也逐渐从纯代工型态演变成利用经营自有品牌来稳固出货量。

不过自有品牌对于代工厂来说可谓是两面刃,因为在代工业务不稳定时,经营自有品牌让各厂得以维持基本稼动率,但是如三星、LGE 等国际品牌在寻找代工合作伙伴时,又会担心自有品牌色彩太过浓厚的代工厂,会存在资源分配以及市场冲突等隐忧。

WitsView 认为,2 种代工模式各有优劣,未来也会同时并存,代工厂的策略最终仍是要回归到降低品牌于终端市场的冲突性、强化对面板资源的掌控以及提升代工成本竞争力等关键因素,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与稳固订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