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朋友圈謠言》

哪些是你見過的?

1

車內“噴香水+抽菸”當場爆炸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麪包車裏面一位女士在駕駛室內噴香水,旁邊一位男士接着點火抽菸,當場引起爆炸燃燒起火將兩人活活燒死,奉勸女士們千萬不要在車內噴香水,男士們千萬不要在車內抽菸哦!

真相

經覈實,該事件發生於2019年3月19日早7時許,陝西禮泉縣城關鎮柴市村,一輛麪包車發生起火爆炸。據瞭解,起火的爆炸的麪包車是送煤氣罐的車輛,爆炸聲共有兩聲,現場火勢高達5米,爆炸導致不少民房玻璃被震碎,事故導致司機死亡,事故是煤氣罐爆炸造成。

儘管不是香水引起的爆炸,但由於車內放置物品的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必須引起車主的重視,很多車主喜歡在車內亂放物品,尤其是打火機、摩絲等物品,因爲這些屬於可燃品,在烈日的烘烤下,有可能發生泄露引起爆炸或自燃,這不得不引起大家注意,儘量避免在車內放置含可燃氣體液體的物品,特別是在夏天的高溫期間。

雖然汽車香水本身不可燃,但某些劣質產品用工業原料勾兌而成,加上包裝瓶的質量問題,一旦在高溫天氣揮發過快時,會引起其“爆瓶”,危害人身安全。

2

維生素C+蝦or可樂+榴蓮=砒霜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臺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經初步驗屍,斷定爲因砒霜中毒而死亡。死者生前每天會服食“維他命C”,晚餐又喫了大量的蝦。問題就出在這裏!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

這種物質食入體內,本身對體並無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維生素C之後,由於化學作用,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爲有毒的三價砷,又稱爲三氧化二砷,這就是們俗稱的砒霜!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竅出血。所以;爲慎重起見,在服用維生素C期間,應忌食蝦類。

現在很多飲料裡都有維他命C:蝦+維C=中毒、感冒藥+可樂=中毒、榴蓮+可樂=中毒

網絡新聞截圖

真相

“蝦+維C=中毒”專家表示,這則傳言純屬謠言。

該說法並不靠譜,實際生活中,大家普遍存在蝦果同喫的現象,從未有類似的報道。同時,藥監管理部門也未發佈過相關食物相剋的提醒,這種說法並無依據。

蝦的確含砷元素,但是要想蝦跟維生素c同喫引起中毒,它至少需要滿足3個條件:1、喫海鮮的量要很大;2、要大劑量的服用維C;3、這兩種物質進入體內後,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來完成化學反應,如溫度、酶的條件等等。這三點同時滿足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不符合實際情況。

此外,“感冒藥+可樂=中毒”該說法不靠譜。感冒藥主要成分中大多數含有咖啡因等鹼性物質,與可樂中碳酸飲料中的酸性物質確實會起化學反應。但鹼性和酸性在一起中和的結果是,藥力沒有了。而不是傳說中的會中毒。

“榴蓮+可樂=中毒”也純屬謠言。榴蓮和可樂會在一起會中毒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是肝臟需時間代謝脂肪和糖,喫榴槤同時飲可樂,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及腹脹。

3

空心菜是“最毒綠葉蔬菜”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空心菜千萬別喫,因爲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裏,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尤其是空心管裏面更是藏着看不見的重金屬,國外種植空心菜主要是爲了淨化土壤。

真相

“空心菜是最毒綠葉蔬菜”的說法不科學。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空心菜確實強於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國內外都會喫空心菜,空心菜並不是有毒蔬菜。

專家也表示,農產品的生產取決於三大要素:空氣、土壤和水質。無論是空心菜還是其它蔬菜,對這三大要素都有嚴格的指標要求。據瞭解,被一些網文廣泛引用的2010年7月湖北宜昌發生的一起空心菜中毒事件中,關鍵性因素是土壤被污染了,而不是空心菜本身有毒。

4

喫完雞蛋後不能立即喫柿子?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喫完雞蛋後喫柿子輕則會得食物中毒,重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一般而言,這兩種食物同時喫會導致以上吐、下瀉、腹痛爲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

真相

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危言聳聽。

實際上,我們現在喫的柿子都是經過脫澀處理的甜柿子,它所含的鞣酸含量其實非常低,甜型柿子在自然成熟後鞣酸的含量就很少了(0.5%以下),幾乎沒有澀味。正常飲食,根本不會導致形成結石,完全可以放心地喫。

5

重度用眼導致失明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想害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看到這個,震驚了,一個孩子玩王者榮耀,白天 夜裏 偷着玩,重度用眼,導致視網膜黃斑病變,從而失明!王者榮耀,喫雞等手遊成了孩子的視力“毒藥”,近視事小,失明事大。望各位家長引以爲戒,監督引導孩子健康用眼,真的是除了生命,沒有比失去光明更可怕的事情了!

真相

導致黃斑病變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年齡、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腎病、營養不良等都有可能造成黃斑病變。但目前來說,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玩手機會導致黃斑病變。

最後

雖說謠言止於智者

但是如今互聯網的傳播速度

謠言總能走在真相之前

希望大家積極轉發

共同抵制謠言

謠言不止,闢謠不歇!

來源:人民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