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记者 漆叶青、徐津晶

  近期在资本市场上,凡是“沾”上了工业大麻概念的公司,股价表现就不会差,甚至还一度闹出乌龙——主营麻、毛、丝、绢纺织机械成套设备制造销售等的金鹰股份,被误当做大麻概念股来炒;3月27日,5连板恒天海龙也“辟谣”称,公司主营产品为高性能高模低缩浸胶涤纶帘子布、帆布,未涉及工业大麻业务,与工业大麻概念并无关联。

  过往少人关注的工业大麻俨然成了资本市场的焦点。根据加拿大上市的大麻制造商Canopy Growth测算,潜在的全球工业大麻市场规模达5000亿美元。工业大麻的“热潮”已在中国资本市场掀起风浪。据时代财经统计,2019年初至今,已有包括银河生物、紫鑫药业、顺灏股份、康恩贝、龙津药业、诚志股份在内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密集透露出有关工业大麻布局的信息。

  一位长期从事麻类作物研究的专家向时代财经表示,工业大麻现阶段的火爆主要是由于CBD(大麻二酚)这个概念,即提取CBD作为药用大麻或医用大麻。

  然而,一则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的消息或给当前火热的工业大麻概念泼下一盆“冷水”。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家禁毒委日前已下发“关于加强工业大麻管控的通知”,通知提出,《1961公约》规定,工业用大麻限于纤维和种子,其他用途的种植排除在外。同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禁毒部门要严把工业大麻许可审批关;各地要对落实公约情况进行审核自查,如有违反公约精神的要采取措施纠正,停止许可审批工作;要对过往审批许可进行重新审定,如发现超出公约范围的,要建议企业暂停相关产业活动,并警示法律和经济风险。

  前述专家向时代财经证实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现在国家针对工业大麻在纤维和种子用是不限制的,但是对于其他的用途,会做一些限制。”他说。

  工业大麻的国内生意

  作为人类最早培植的五谷之一,大麻在中国已有6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经常出现在新闻事件中,被大家所理解的大麻,主要指的是娱乐大麻——其与工业大麻的差别,在于其中致幻成分四氢大麻酚(THC)的含量。

  在国内,工业大麻又称为汉麻、火麻,在其根、茎、叶、皮、花、籽中均可提取原材料,并通过研发,将其广泛应用于日化品、材料、能源、医疗、食品和替代石油方面。

  在国内涉足工业大麻的企业中,主要有种植和加工原料两个范畴。A股上市公司眼下热衷的就是种植领域,比如顺灏股份全资子公司收到工业大麻种植许可证、龙津药业收购标的主要业务为规模化种植工业大麻。

  但目前国内对工业大麻仍处于严格管制阶段,仅云南、黑龙江两个省份开放了大麻的种植和加工。其中,云南省在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加工许可规定》,成为全国至今唯一以法规形式允许并监管工业大麻种植的省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中国国工业大麻播种面积从5280公顷上升至15800 公顷。2016年,中国工业大麻产量已达到7.7万吨,较2015年增长5万吨,增幅高达185%。

  另据前述专家测算,目前,全国工业大麻种植面积约40万亩左右,其中黑龙江省种植30万亩左右。而云南省则较早进行工业大麻的种植和加工开发,例如雅戈尔集团在西双版纳投资兴建汉麻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年加工汉麻纤维5000吨,主要用于部队列装生产。

  云南省农科院教授杨明则告诉时代财经,云南省每年工业大麻种植面积大约10万亩左右。在国内市场,工业大麻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纤维用,一个是籽用,用麻籽来做各种健康食品。

  种植工业大麻利润率不高

  对于工业大麻在国内的经济效益如何的问题,杨明指出,从种植而言,工业大麻利润率不高,在云南主要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农民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收入仅仅比种玉米高一点。

  前述专家提供给时代财经的一份资料则显示:国内纤维汉麻产业链条分为农业种植、原料厂加工、纺织厂收购纤维(长麻与二粗)、麻屑碳厂加工等,每种植一公顷汉麻可获得收益16600元,其中种植收益4000元,干茎初加工收益8550元,麻屑制炭收益4050元;而籽用大麻,去除种植成本,每亩纯收入2000-2600元。

  此外,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工业大麻生产和出口国,提供了全球近1/3的工业大麻产量,2017年国内工业大麻产值约75亿元,超过全球产值的1/3。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称,全球606项涉及大麻的专利中,有309项来源于中国企业和个人。据估计,国内工业大麻产值在2020年将达到约105亿元。

  工业大麻全身是宝,而CBD是其主要价值所在。“从2013年开始,又从工业大麻中提取了一个非毒品成分大麻二酚(CBD),但CBD这块,目前国内仅限于从原料种植到提取加工,后端在药品、食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国内起步比较晚,所以现在整个这部分的市场都在国外。”杨明说道。

  基于广泛的用途,CBD的价格堪称“贵如黄金”。3月27日,国际黄金现货买入价为283元人民币一克,而纯度为70%的大麻二酚(CBD)产品在网上每克的零售价格约在50-210美元之间,合约335-1407元人民币,最高售价近乎黄金的5倍。另以我国种植的“云麻8号”为例,其CBD平均含量1.33%,CBD平均亩产可达到1.17千克,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人民币。

  前述专家也指出,CBD的应用很广,除了可以做药外,还可以用在食品中添加、做化妆品面膜等等,此外还有保健的作用。其中,医药用途主要适用于治疗癫痫、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精神类疾病,但目前国内运用极少。该专家表示,在云南有公司做CBD提炼,但主要用于出口欧美,目前黑龙江也在试图筹建这方面的工厂。

  据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目前中国拥有工业大麻种植许可的企业超30家,获得花叶加工许可的企业有4家(汉素生物、汉康生物、汉木森、拜欧生物),由于中国的CBD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能量产CBD的只有其中的汉素生物。

  倒逼产业“升级”

  不同于中国的CBD行业仍处于萌芽阶段,目前全球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将工业大麻制品医用合法化,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芬兰、意大利、荷兰、新西兰、泰国等。其中欧洲的大部分医用大麻来自加拿大、荷兰和英国。英国分析公司Prohibition Partners的数据称,预计今年欧盟三大医疗大麻市场—意大利、荷兰和德国的患者人数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2.5万人;未来10年内,欧盟医疗大麻的总市场规模可能超过580亿欧元。

  作为工业大麻起源地之一,2018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农业法案》上签字,将含量低于0.3%THC的大麻从“受控物质法”中删除。由此,全美范围内工业大麻全面合法化。此前,美国已实现33个州医用大麻合法化,10个州娱乐大麻合法化。

  据大麻产业研究公司BDS分析(BDS Analytics)统计,2017年美国消费者共花费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亿元)用于购买大麻。到2021年,美国消费者在大麻上的花销将有望增长到2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23亿元)。报告预测,大麻合法化将在2021年为美国经济带来约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20亿元)的盈利,同时还有超过41万工作岗位。

  来自全球庞大的市场需求,倒逼着中国在工业大麻育种及提纯技术方面进行提高。

  尽管中国是最大的工业大麻生产和出口国,并且还提供了全球近1/3的工业大麻产量,不过,天风证券研报则指出,比起美国的工业大麻种子,中国仍然存在差距。该研报援引数据称,中国工业大麻种子CBD含量目前最高大概1.3%,平均值在1%,而美国工业大麻种子CBD含量平均为6%左右,最高可达11%,在同等土地面积下,中国种植的收获量可能只有美国的1/6。

  另外该研报还称,在相同目标产量和提取方法下,中国工业大麻从种植到提取成95%含量产品,成本大概在3500-4000美元/公斤,但美国的整体成本大概低40%。

  对此,前述专家表示,“目前公开登记和审定的工业大麻种子(如云麻7号、云麻8号)CDB含量确实是1.3%,但有些研究院其实已经有CBD含量达到4%、5%的品种,但THC含量难以控制,毕竟CBD与THC的关系就像是‘天使与魔鬼’的关系,两个都是酚类物质,但是一个是毒品、一个是药,且两者的正相关性很强,往往CBD含量高,THC含量也高,所以要培育CBD高、THC含量低的品种是很难的”。

  他指出,随着整个国际市场对CBD的应用,未来有两大发展方向,一个是培育CBD高、THC含量低的品种,另外就是提升CBD的提取工艺,“如果两个方面都能做好的话,是可以提升整个行业产能的”。

  而据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从工业大麻的角度来讲,在种植上迅速扩大产能很难,在原料充足而不考虑市场销售的因素下,加工环节扩大产能更容易。而目前在提取工艺上有两种,分别是溶剂萃取法和二氧化碳萃取法,在美国两种方式都有,国内则以溶剂萃取法为主,因为二氧化碳萃取专利在一家美国公司手里,使用的话可能要付比较高的专利费用。

  CBD引发全球“淘金热”

  工业大麻下游空间广阔,除了上述的医药行业外,各行各业都希望能从CBD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分一杯羹。对此,CNN评论说,大麻二酚的“淘金热”时代开始了。

  而以美国为例,虽然娱乐用大麻还未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合法化,但含有CBD的产品并不少见。根据CNBC的报道,当地时间本周三,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之一——Wallgreens开始在全美约1500家门店销售CBD乳霜、膏药、喷雾等产品。此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雀巢等公司也已公开宣布将对工业大麻进行研发使用。

  尽管CBD产品遍地开花,目前却没有权威专家或机构能够对其使用与生产作出规范,就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表示目前没有监管CBD的准则。时代财经注意到,在FDA官网的常见问题的页面上,官方只给出了一个含糊的答案:决定是否对CBD采取强制措施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举行公听会收集意见。

  美国媒体VOX则指出,由于大麻长期被禁止,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总体上落后于其他作物和毒品数十年,目前美国正处于一个混乱时期的初期阶段,而这个混乱时期至少会持续十年,相关临床试验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意味着,现阶段社会默认了利用CBD可以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商业欺诈营销。

  “广泛使用不受监管的CBD产品,这是一个骗局。”纽约大学的教授兼研究员Esther Blessing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在她看来,从医学的角度而言,吸食CBD有一定的疗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是有效的。

  “CBD咖啡、食品,或者只是滴一滴油在舌头上都可能比直接吸入的效果要差得多,”Blessing说,“当含有CBD的油被摄入人体时,CBD只会停留在脂肪中,没有活性,其生物利用度非常低,因此要对人体产生实际效果的摄入量必须非常高,临床上降低焦虑的CBD有效剂量最低为300毫克。”

  而VOX新闻还曾报道,市场上的部分产品根本不含CBD,而有些产品的致幻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含量甚至超过了联邦政府规定的上限。

  纽约大学教授Blessing指出,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更是一个安全问题,“事实上,目前我们不知道CBD会给大脑带来多深入的影响,不知道哪种剂量或摄入方式所得到的结果是最好的,也不知道CBD如何与大多数其他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我们甚至还不知道一共有多少种大麻素。”

  此外,美国市场上现在对于CBD产品中致幻成分——四氢大麻酚(THC)的监管检测还一片空白,CNN在报道中指出,所有的CBD产品,如果当中THC的含量超过了0.3%,那么该产品就是违法的。

  可是,数据的缺乏并不妨碍资本的进驻,相反,VOX新闻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优势——当没人掌握实际情况时,商家可以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由此卖掉所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业大麻下游应用市场目前尚未打开,受政策限制比较多,仍以出口为主。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日前下发的通知中明确声明,我国目前从未批准工业大麻用于医用和食品添加,各地要严格遵守规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