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劉向在《列仙傳》中寫道:「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及《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的相關描述:「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 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此兩處史料所記之事,便是「紫氣東來」這句成語的出典之處。

相傳兩千多年前,老子在周王朝擔任主管圖書典籍的官職。大約在他七十多歲時,各諸侯間爭權奪勢、搶佔地盤之事時有發生,老子預料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辭官不做,騎著一頭青牛,離開洛陽向西行走,希望能夠平平安安度過晚年。

一天清晨,函谷關善觀天象的關令尹喜突然看到東方紫氣氤氳,感覺必有貴人到來。於是趕緊出關相迎,果然看見長須如雪、道骨仙風的老子,騎著青牛悠悠而來。尹喜大喜過望,急忙把老子留下來,請他賜篇文章再走。老子盛情難卻,於是寫了一篇約五千字左右、專門講「道」和「德」的文章,這就是後來印刻成書的《老子》,又叫《道德經》。

老子寫完文章後,又騎著青牛繼續向西走去,再後來就不知走到哪裡去了,這就是著名的「紫氣東來,青牛西逝」的故事。

紫氣原意紫色的仙氣,古代的官服一般是紫色的,所以人們認為紫色與當官緊密有關;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寓意的是蒸蒸日上。

後來,紫氣東來主要出現在書香門第家庭的大門牌匾上,寄託了主人官運亨通、蒸蒸日上的願望。「紫氣東來」同時也表示祥瑞之意,比如杜甫就曾作出「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的祥瑞詩句。


紫氣是啥,古代星相學中有所謂的七政四餘,而紫氣恰恰是四餘星之一紫炁。古人說:天一紫炁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紫霞瑞雲之帔,執玉簡,垂七星寶劍,帶白玉環佩,長侍紫微垣門,降人間之百福,添祿筭之司。

紫氣來了,給人間帶來了百福,自然受人們的歡迎。

紫氣是祥瑞之氣,神仙之氣,當年老子騎青牛過函谷,函谷關的令尹尹喜就遠遠看見紫氣緩緩的向函谷而來,知道來人必然不是凡人。於是看到騎青牛的老子百般挽留,讓他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

既然紫氣是祥瑞之氣,那麼紫色也就變得祥瑞起來,春秋時國君的衣服都是紫色的,後來君主的衣服變黃後,紫色就成了官員們官服,南北朝前後官員一般以穿朱紫或者金紫為尊貴。古人的文字中朱紫就是指官員的代稱。

紫色是很尊貴的顏色,所以皇帝居住的地方又叫紫禁城。

而文人士大夫也願意在家裡掛一個條幅,上寫「紫氣東來」四個大字。

紫氣我們知道很祥瑞,那麼為啥祥瑞的紫氣,要從東邊來來呢?而不是從南方西方來?

東方在五行中屬木,東方甲乙木,而木主生髮,是春天的象徵。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樹啊,草啊,花啊都從土地裏生長起來,古人在寒冷的冬天貓了好幾個月,棉褲一脫春姑娘就來了,自然歡欣鼓舞,春天給人們以希望。

萬物始於春,始於東方,紫氣從東方而來,意思是吉祥的福氣生發生長,無窮無盡。


我們看神仙都是紫氣一身,而東方又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加起來都是祥和的表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