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

圖為:巍峨金頂——紫金城

圖為:人間仙境——紫霄宮

圖為:依山而築——太子坡

圖為:大地畫卷——玉虛宮

圖為:融入自然——榔梅祠

圖為:懸崖故宮——南巖 世界文化遺產、全山古建築都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武當山古建築羣,有著道教神話演繹的久長影響,封建君主皇朝永固的殷殷寄託,更有著中國傳統建築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規律恆定。從根本上說,後者決定著武當山古建築羣,與山河同在、歷經滄海桑田如今依然輝煌。 今天,世人驚嘆起於漢唐、續於宋元、盛於明、延於清的武當山古建築羣,瓊樓玉宇,美輪美奐,多為這一人類手工製作之文化瑰寶,與大自然玉宇天成的精美格致所導引。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 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境中 故宮博物館的朱家溍先生,是當代最早對武當山古建築羣作全面考察和評價的專家。1979年,他在香港《廣角鏡》發表文章說:武當山整個建築體系,都是按照封建統治者的政權和神權相結合的政治意圖,根據道教需要而建造的。所有建築的設計佈局全部利用峯巒巖澗的雄偉高大和奇峭幽邃,每一個建築單元都建造在峯巒、坡、坨、崖、澗的合適位置上,其規格的大小、間路的疏離,都恰如其分,各有獨特風格,充分表現出封建統治者和道教需要裝飾的莊嚴、威武和玄妙、神奇的建築性格。 時至今日,朱家溍先生的論述,依然是對武當山古建築羣文化密碼的權威解讀。 武當山古建築羣的主體,為23座宮觀,現尚存10座,殊為難見。金頂天柱峯太和宮以下,主要宮觀依次為南巖宮、紫霄宮、玉虛宮、遇真宮等。鑲嵌在峯壑溝澗之中的一連串的宮觀,簇簇紅牆青瓦掩映於青翠之中,遠近高低,參差玲瓏,有如一幅幅色彩瑰麗、姿態婀娜的美麗畫卷。正如明代詩人洪翼聖(1598年進士)《武當山道中雜詠》所云:「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境中。」 太和宮,位於天柱峯頂端,其建築羣分佈在海拔1500米上下約2公里的建築線上。宮室建築充分利用天柱峯高聳霄漢之氣勢,以明朝皇家建築法式,巧妙進行序列布局,突出神權至高無上的思想。 明代銅鑄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金殿,屹立在天柱峯之上,扼武當山羣峯最高處。永樂十四年(1416年)建造以來,凡幾百年,金殿雖經嚴寒酷暑摔打,風雨雷電侵蝕,至今仍輝煌如初。許多目擊者曾複述雷電煉殿奇觀,說風雨大作之時,金殿有時籠罩在狀如大火的雷電燃燒之中,蔚為壯觀。待歸於平靜,金殿在陽光拂動中金色耀眼,一如有過重新冶煉。 今人對金殿奇觀作過近乎苛求的科學、文化探測。有言,該殿位於天柱峯巔,與積雨雲中底部高度相當。當雲中、雲地間突發雷電,積雨雲籠罩金殿,古銅鑄就的金殿負電與雲中正電極頻頻閃擊,火球滾動,這就是雷電煉殿奇觀的由來。 峯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的南巖,是武當山「三十六巖」中最美的一巖。這裡的建築,起於元代,數百年間,增建、整修,始終未綴。 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創建,石鑿構件磚木結構,歇山頂式,前為廊後倚巖,至今保存完好的天一真慶宮石殿,突兀於懸崖絕壁之上,遠望似山體起伏中的一個巖面,近觀如千丈石壁上的一個石宮。自然與人工,和順契合,讓人體會到巧奪天工的含意。 明永樂十年(1412年)建南巖玄帝大殿、山門廊廡,殿前有祖師石殿、父母殿、左右亭館,宮前左右建聖旨碑亭、五師殿、真官祠、圓光殿、神庫、方丈、齋堂、廚堂、雲堂、缽堂、客堂,復有南天門、北天門道眾寮室、倉庫。一體建成,賜額「大聖南巖宮」。由於這一帶建築多有毀損,今人追昔撫今,雖只能從史料的描述中,想像當年這裡的整體建築,與環境融為一體的豁達自在情景,但啟示歷久彌新,有如一頁翻開的書。 紫霄宮,是武當山現存最完好的宮殿之一,主體建築至今保存近600年。它位於一山青翠的展旗峯下,海拔804米,坐北朝南。面對三公、五老、寶珠、照壁、福地諸峯,後有太子巖、太子亭,右有雷神洞,左有蓬萊第一峯,周圍山勢形成二龍戲珠寶椅形狀,坐落正中,佔盡風水機緣。 紫霄宮建築憑藉山勢,採取欲揚先抑、先疏後密、首尾相顧、遙相呼應的手法建成,佈局結構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堪稱武當山古建築羣中的珍品。 建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的紫霄大殿,雄居三層飾欄丹墀崇臺之上,磚木結構,大式九脊歇山重檐頂式,綠琉璃瓦屋面,按內槽外槽營造。這座雄偉莊重的建築,既鶴立於紫霄一應建築之中,又與展旗峯周遭的山巒層林相映成趣,缺之遺撼,存之和諧。 位於武當山北麓的玉虛宮,地處一片約五平方公里的盆地,海拔189米,眾山周護,九渡澗環繞,地勢開闊敞亮。 玉虛宮採用宮庭建築法式,利用盆地平坦地勢,以嚴謹中軸線對稱佈局,建築重重飛金流碧、富麗輝煌的殿堂,周護宮牆。一般認為,此宮之所以呈現帝宮威武莊嚴肅穆之氣勢,與恰當、巧妙利用地勢有關。由於自然損毀,今天玉虛宮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有山門、碑亭、父母殿、雲堂、配房等建築,然當年與自然追尋一體的建築走向,尚依稀可尋。 武當山古建築羣,把建築生存於環境的自然元素,描述得分外生動。太華山高九千仞幽人學道巢其巔雲邊一臥知幾年懸崖鐵鎖常攀緣 太華山高九千仞,幽人學道巢其巔。雲邊一臥知幾年,懸崖鐵鎖常攀緣。世間萬物無所累,飢食瓊芝渴乳泉。 詩作者為明朝永樂皇帝,詩作於永樂十年三月初六日,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太華——武當山自然景觀的讚美,對武當山學道之人的推崇。此詩賜予武當山道士虛玄子孫碧雲。同日,這位皇帝敕孫碧雲,負責勘察武當山宮觀營建。 史載事實表明,把武當山宮觀建築推向極致的永樂皇帝,是把武當山與心中勾勒的「福地洞天」關聯在一起的。正是這位帝王,不僅出於一般尊神的宗教需要,而且出於美化自己靖難奪嫡和鞏固繼統的政治需要,役使舉國20多萬軍民工匠,歷十數載寒暑,篳路藍縷,耗資難計,讓遍佈800裏武當山的9宮9觀33處建築,順其自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在高度尊崇客觀環境中長成。 永樂十年三月初六日,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雲:朕聞武當紫霄宮、五龍宮、南巖宮諸道場,皆真武顯聖之靈境。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將卜日營建。 這道聖旨透露,信奉道教的永樂皇帝,「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對營建武當山籌謀許久。 永樂皇帝營建武當時尊崇自然規律,還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證。 永樂十四年九月初九日,敕都督何浚:「今命爾護送金殿船隻至南京,沿途船隻務要小心謹慎。遇天道晴明,風水順利即行。」續一件:「船上務要清潔,不許做飯。」 今天屹立在武當山最高峯——天柱峯巔的金殿,雖經近600年歲月更替,依然金碧輝煌。它是在北京冶鑄,經運河南運南京,再溯長江、漢江,由漢江瀕臨之地均州上岸,順峻嶺奇峯武當山北麓再攀緣,歷盡萬水千山,安抵武當山之巔的。顯然,皇帝尊崇「天道」,企望「風水順利」的具體指令,讓它不致旅途受損,得以全身而進。 最有意思的是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五月敕建紫金城的聖旨:敕隆平候張信、駙馬都尉沐昕:今大嶽太和山頂砌四周牆垣,其山本身分毫都不要修動。其牆務在隨地勢,高則不論丈尺,但人過不去為止。務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同其久遠。故敕。 史載,公元1419年,沐昕等主持建造天柱峯紫金城,周長344.43米,用石條建築在千仞危巖之上。城高數丈不等,南城門城牆基厚2.4米,城牆項厚1.26米,佔地面積34443平方米,環繞天柱峯巔,由每塊重達千斤條石,依巖勢砌成,採用12.62%的收分工藝,使城牆由內看向外傾,外看向內傾,遠看如一道光圈環繞金殿。 歲月檢驗了這種建築技法——尊崇自然,順應自然的生命力。 翻開史料,紫金城建造之後數百年間,武當山建築因災曾有多處毀壞:1540年七月大雨,玉虛宮等殿宇、房屋、橋樑道路被洪水沖崩坍塌;1627年,均州水災,玉虛宮被沖毀……然而,卻沒有關於太和山頂紫金城受災的記載。紫金城自然堅固,已成為天柱峯的一部分,廝守數百年,密不可分。 當然,明朝統治者也明白,既然建築要與自然發生關聯,必有一些相互碰撞,必有相應的修葺完善。 永樂之後的洪熙皇帝,元年正月十三日敕湖廣都指揮使司:創建大嶽太和山宮觀,工既告完,用心巡視,遇有損壞,隨即修整。但遇宮觀有滲漏損壞之處,隨即修理,溝渠路道永遠通利。 有明一朝的十幾個皇帝,每每登基伊始,即要對作為「皇室家廟」的武當山,作出維護的命令。一方面,這是明統治者藉助神權,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們順應自然,不忘護理自然的理智思謀。 近年數次到武當山考察的華中科技大學建築學教授張良皋先生認為,武當山這一組曠古絕今、舉世無雙的宗教建築羣,顯然經過通盤規劃,而且基本上一次建成。武當山終明之世,得皇朝傾力支持,建築更得恣意放手,使這一道教建築羣,真正成為中國宏觀建築設計的頂峯之作。 顯然,注入了朱明王朝建築思想諸元素的武當山古建築羣,自然元素——順應自然的建築追求始終貫穿其中。步九層霄閱太和盤旋八百里山河千章錦繡詩難盡一幅丹青畫了麼 據武當山文物保管部門近幾年不完全調查統計,元、明、清三代在山營建宮、觀、庵、祠、廟、坊、壇、亭、臺、門、橋等,總共500多處。這些規模宏偉的建築物,歷經長期風化、火焚、淹沒,已大部坍塌毀廢。今僅存保存完好的建築129處。由於武當山古建築「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繼1994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2006年6月,全山所有古建築皆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步九層霄閱太和,盤旋八百里山河。千章錦繡詩難盡,一幅丹青畫了麼。」元代詩人羅霆震也知道,武當山自然之美,難於表述。 盛世有為。保護武當山古建築,成為歲月交替半個多世紀後,新中國時下的選擇。於是,選擇修復一批重要古建築,提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 建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的南巖玄帝大殿,嘉靖三十一年曾有修葺,清同治初年(1862年)又有大修。這一南巖宮主體建築,面闊進深皆為五間,規模宏大,建築佈局依山就勢,宛如天成,惜毀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大火。2005年開始修復時,重重丹墀崇臺之上,存石雕須彌座神臺一座,座上莊嚴的泥塑金身帝像,依稀可見當日的雄偉氣象。 通過對國內知名設計單位認真比選,武當山選定由我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負責玄帝殿修復方案設計。隨後,有關專家先後對玄帝殿遺址、周邊環境進行參照分析,反覆查閱北京各大圖書館有關武當山古建築的資料,數易其稿,設計方案方纔塵埃落定。 由於玄帝殿位於南巖宮的核心區域,北臨高坑,南接絕壑,東西兩側高峯聳立,從烏鴉嶺停車場至玄帝殿遺址,幾百米長山間石道蜿蜒起伏,且與山體林木互為依存,給運輸建築材料設置了難題。玄帝殿建設所需36根木材立柱,分別從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南斯拉夫等國進口。這些木材每根重達4噸,何以運抵玄帝殿施工現場,又不損山體林木絲毫? 面對一道追求和諧的難題,人們多次實地勘探,引進我國唯一具備大型貨運索道建設的福建農林大學,從南巖南沿山岩之下,凌空飛架一道200多米長索道,讓巨型木料超越蔥鬱的林木,不著地面一寸土地,空降到玄帝殿前院落。此舉,被國家有關部門稱為「文物修復愛惜自然環境的一大傑作」。 在玄帝殿復建過程中,建設者始終嚴格遵循「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四保存原則,對能使用的地墁、須彌座、下鹼磚等均予以保留。 今天,南巖玄帝殿業已落成,周圍山石林木毛髮未損,修舊如舊,雄姿再現。 武當山故道,為串接武當山宮觀的進出通道,始建於元代,明永樂年間重修,嗣後代有修葺。至1980年,分佈在北麓的主要故道,山下改為公路,山上長期失修,部分路段石橋被洪水沖毀,行走艱難。 1980年,湖北省地方政府決定,重修紫霄宮南巖神道至金頂15公里故道,投資57萬元,次年9月竣工。2004年,時隔20多年之後,故道開始一次與自然環境的全力融合。 這是今人順應自然的全力奉獻。不損故道與山體的本來面目,將板正、整塊的青石,依次鋪設在或平緩,或陡峭,或曲折,或絕壁,或山澗之上。 位於武當山北麓,海拔174.7米,背依鳳凰山的遇真宮,左為望仙台,右為黑虎洞,山水環繞如城。這一明永樂十年(1412年)的建築,因道人張三豐與明代兩個父子皇帝的關葛而充滿傳奇。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洪武皇帝朱元璋詔見素有道名、武名的武當道士張三豐,不獲。明永樂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年),永樂皇帝朱棣慕名不已,因先後四次下詔希望武當山道人張三豐進京,不見蹤影,於是在張三豐修鍊過的武當山修建遇真宮以祀之。遇真宮,被奉為武當內家拳祖師張三豐的「道場」。 遇真宮大殿存世數百年,2003年,惜不慎毀於火。 恰逢南水北調需加高丹江口水庫大壩,遇真宮原址在水庫淹沒線之下。一種意見是原地抬高地基,復原遇真宮;一種意見是在遇真宮周遭築一巨型圍堰,堰中復原遇真宮。幾經斟酌,人們從保持建築的原始風貌、建築與自然和諧的高度,選取用工甚巨的後一種方案,意欲遺傳一個真實的遇真宮。 在中國建築理論界自成一格的張良皋先生,撰寫的《中國建築宏偉設計的頂峯——武當山道教建築羣》認為,仔細考察武當山宮觀建築,就會發現它不僅在宏觀設計上超過青城山、五臺山、峨眉山等名山,而且即使是一宮一觀、一臺一榭等建築,也毫不苟且,必求巧奪天工。 這位學者「不苟且,必求巧奪天工」的論說,在今天修復武當山古建築羣的人們身上,可以找到許多鮮明、生動的註腳。 後綴:本文寫作參閱了《武當山志》(新華出版社,1994年)、《明代武當山志二種》(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故宮博物館館長朱家溍、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皋先生的有關著述。撰文曾真 圖片張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