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東戰爭也被稱爲蘇伊士運河戰爭,這是一次發生在埃及的國際武裝衝突,當時埃及與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的軍隊爆發戰爭。英、法、以三國的結盟是一種利益的結盟。英法兩國對蘇伊士運河有着貿易上的利益,以色列需要打開運河,便於以色列的船隻通航。但是埃及方面的政變使得埃及方面關閉了亞喀巴灣,阻塞了以色列船隻通航蘇伊士運河。

這也是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的起火點。埃及曾經是被英國殖民的地方,埃及這段的蘇伊士運河曾經就是被英國和法國共同管理的。一旦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就可以控制整個中東地區和東地中海。在戰爭中英軍控制了該運河,1947年時英軍從該運河撤退,第二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之後便爆發了以阿戰爭,整個中東國家與新生以色列的戰爭,最終以以色列的大勝告終,從此以色列也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跟。

在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時,二戰盟軍在北非與北歐的指揮官蒙哥馬利在發表看法時表示,新以色列將在兩週內被打敗,在實際中,阿拉伯聯軍和以色列國防軍相比是處於劣勢的。在二戰時參與盟軍的猶太軍人很多,他們是老練的軍人,僅缺少武器補給;而全世界的猶太人中不乏富商,他們的捐輸,讓以色列有金錢購買武器;另外當時的形勢讓猶太人可以輕易購得大量的武器。在1948年五月中旬,以色列國防軍(IDF)的部隊爲6萬5千人;到1949年早春達到了11萬5千人。阿拉伯部隊在1948年七月約爲4萬人,到1948年十月達到5萬5千人,但直到1949年春仍沒有太多的增加。對於阿拉伯空軍,也只有十幾架戰鬥機和三到四架轟炸機經歷過戰鬥,其它的都不能投入使用。

一直到現在以色列都是中東地區戰力數一數二的國家。時間到了1952年,埃及的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國王的君主政權,新的埃及政府拋棄了舊政府的親西方政策,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政策,導致了西方國家和以色列開始因爲蘇伊士運河而與埃及發生爭端。1956年,以色列與埃及的矛盾上升,埃及總統下令關閉了亞喀巴灣,阻止以色列船隻使用蘇伊士運河。在另一方面,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埃及政府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公開反對英國在中東建立軍事組織,並與蘇聯爲首的共產主義往來密切,埃及與西方的關係在當時是漸行漸遠,這一切都讓美國方面十分的不自在,隨即宣佈停止向埃及提供修建阿斯旺水壩的援助。

56年的7月26日,埃及總統塞納爾宣佈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通過運河的收入來完成阿斯旺水壩的修建。但是英國擁有該水壩百分之四十四的股份,收回國有意味着剝奪了英國喪失了對阿斯旺水壩一半的利益。

在國有化蘇伊士運河的幾個月後,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在巴黎郊外的賽弗爾舉行了祕密會議,會議的三方制定了詳細而周密的計劃,其目的就是要奪回蘇伊士運河。策略則是讓以色列率先發動攻擊佔領西奈半島。之後英法介入調停,從而做到佔領蘇伊士運河的目的,而結果就是美國十分不滿此次的祕密行動,國際社會對於英法以三國的入侵行爲都加以指責。

1956年11月6日,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主要是蘇聯的壓力下英法兩國被迫接受停火決議,以色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島。蘇伊士運河危機也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的結果使得英國之前的殖民體系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法國也是如此。美蘇兩國的介入動機各不相同:美國希望能夠拉攏一批剛剛從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統治底下獨立出來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避免他們倒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

而蘇聯則能通過插手蘇伊士運河危機淡化國際社會對其出兵匈牙利的關注。之後在1958年成爲法國總統的戴高樂來說,美國並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攏歐洲其他國家纔可能與美國和蘇聯抗衡,形成第三股平衡力量。

最後對於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的埃及來說,雖然在軍事上失敗了,也沒有辦法,以色列的軍事在經過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在中東地區戰鬥力排前,但是此次撤兵後,對於埃及來說贏在了政治的角度。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