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16日,印度軍隊解放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在滿目瘡痍的孟加拉大地上,巴基斯坦陸軍的尼亞茲中將率領75000名士兵放下武器投降。由此結束了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人道主義災難。

作為冷戰中期的重要事件,也代表了蘇聯陣營在南亞地區的突破性勝利(蘇聯支持的印度取得戰爭勝利)。這場大規模殺戮極大動搖了支持巴基斯坦的美國的威望,與同期在越南、寮國的戰爭一樣,讓美國的聲譽一度跌至冰點。時任總統尼克松對巴基斯坦血腥殺戮行為的支持,會永遠被釘在人類惡行的恥辱柱上


1947年8月,由於南亞次大陸上洶湧的獨立意識和宗教的對立因素,讓英國提出的「印度聯邦」方案最終擱淺,南亞走向了分裂。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對印度、巴基斯坦獨立後的疆域進行了劃分。

其中在恆河、賈木納河和梅格納河下游匯聚以沖積平原三角洲的孟加拉地區被一分為二:印屬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和東巴基斯坦(首府達卡)。

因為這是以宗教聚集區劃分的國界線,造成了遺毒深遠的宗教迫害、種族清洗,1400萬人被掠奪全部財產,遭到驅逐。

1970年,孟加拉人民聯盟在大選中取得勝利獲得執政機會,該派系主張孟加拉應該擁有更高的自治許可權。在1970年的11月,20世紀規模最大的颶風「菠蘿」席捲了孟加拉沿岸地區,造成50萬人死亡。而巴基斯坦政府的消極救災導致了許多無謂的損失,在孟加拉民心盡失。

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Yahya Khan)是一個「烏爾都主義者」,對孟加拉人執行歧視、排擠政策,在政府部門、公務群體中嚴禁孟加拉語。除了語言之外,孟加拉在巴基斯坦的統治下還遭受到嚴重的經濟歧視,被當成是巴基斯坦的殖民地;東巴基斯坦(孟加拉)人口占巴基斯坦總人口超過六成,而其出口收益也佔了巴基斯坦出口收入的大宗,然而國家花費在東巴基斯坦的總預算不到三成。

在選舉失敗後總統為代表的團體也不願意交出權利,由此引發了孟加拉地區民憤的總爆發:穆吉布·拉赫曼領導的孟加拉人民聯盟宣布建立孟加拉共和國。雙方的矛盾徹底激化,爆發了大規模的衝突。

從1971年3月起,巴基斯坦軍隊在孟加拉地區進行了長達9個月的血腥清洗。

1971年3月25日,巴基斯坦軍隊對孟加拉的抵抗運動進行了殘酷的鎮壓——行動代號為探照燈(Operation Searchlight)。

數周內在孟加拉的主要城市,有大約20萬人被處決。達卡大學唯一的印度教宿舍——神像宿舍(Jagannath Hall)被軍隊摧毀,該校至少700名學生與教師被殺。

孟加拉的抵抗者以各種明目組織起來,包括了穆克蒂巴哈尼(Mukti Bahini)自由戰士、民族解放軍、孟加拉步槍團、孟加拉解放力量、民族人民黨和其他准軍事組織和民兵。抵抗運動的成員主要為學生、工人、農民、民族主義者、左翼份子、激進派、倒戈士兵警察等。

數個月的游擊戰與反游擊戰,造成了孟加拉鄉村地區的巨大損失:至少300萬人死於巴基斯坦軍隊、原教旨伊斯蘭團體、比哈爾武裝、親巴的孟加拉民兵手中。還有超過1000萬難民逃往印度。

這場人道主義危機因為兩件事而變成了超級大國之間的角力場:1971年4月美國表態支持巴基斯坦,1971年8月《印蘇友好合作條約》簽訂。由於有蘇聯的默許,印度開始摩拳擦掌準備介入孟加拉戰爭。

巴基斯坦察覺到了印度的舉動,以空中力量對印度機場展開突襲,但卻沒有成功,反而給了印度正當的開戰理由。1971年12月3日,印度採取了西守東攻的策略,在東線集中了3個軍,要一舉擊垮在孟加拉地區執行鎮壓的巴軍。

美國為了讓巴基斯坦儘可能支撐下去,做了許多努力:通過盟友土耳其、約旦向巴基斯坦提供F-104戰鬥機,希望伊朗派兵協防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卡拉奇,遊說中國出兵威懾印度邊境等,甚至出動了海軍第74特遣艦隊(旗艦為企業號航空母艦)駛入孟加拉灣隨時準備干涉。

蘇聯也從符拉迪沃斯托克派遣太平洋艦隊下屬的核潛艇前往孟加拉灣,與該地區的英國航母「鷹」號、美國航母「企業」號在海上對峙了十多天。

1971年12月中旬,困守達卡的巴基斯坦軍隊在投降前數日內,把之前關進監獄裡的數百名知識分子(教授,記者,醫生,藝術家,工程師,作家等)集中起來,由比哈爾民兵(親巴組織)集體處決。

按照非官方的說法,9個月內有近2萬名知識份子死亡/失蹤,超過300萬人被殺,1000萬人流亡國外,3000萬人居無定所,7萬個村莊被摧毀,讓原本富裕的孟加拉地區經濟倒退了15年。

孟加拉人民對自由與民主的擁抱,使他們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至今巴基斯坦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從未就這場浩劫對孟加拉人民有過任何道歉。在戰爭中主導各路親巴民兵進行大規模屠殺的「伊斯蘭大會黨」更是迄今還毫髮無損的活躍於巴基斯坦政壇,甚至還有不小的聲望。

在巴基斯坦眼中,剝奪300萬條生命的嚴重的罪行,似乎從未存在


維基百科表示是真的


我是一位專註於中東的答主,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族往事


不止100萬,但是再怎麼殺都沒有英治時期孟加拉饑荒餓死的人多。印巴之間的所有矛盾,分治以後的所有流血衝突都要算在英國人頭上。愚蠢的盎撒人永遠不明白印度人處理宗教問題的智慧,只會搞宗教對立十字軍那老一套,他們才是災難的根源。


可以肯定和殖民時代的邊界劃分毫無關係。西方左翼批判殖民主義的一個常見話術是"非洲國界強行融合不同語言/民族和宗教,造成衝突/發展困難",到了英屬印度就變成了融合不夠,造成衝突/發展困難,18億人50多種語言的南亞應該劃成姨個國家,墨索里尼總是有理。

西方左翼批判非洲國界的理論,和白人民族主義反對有色人種移民的邏輯完全一致,按這個邏輯亞裔公民應該滾回各自的發源地,種族歧視天經地義,追求平等既不可行也沒有道德合法性。

假如初始條件就能100%決定發展方向,那政客競選幹什麼?為什麼要投票?軍閥搞政變是為了誰?韓大狗?


我知道下面這個答案是反串黑,但東西巴之間如果真來個「人滾地留」的話,也應該是比較進步的東巴基斯坦人民聯盟、左派分子、知識分子和革命軍隊,在西巴也建立一個世俗與社會主義的人民共和國,並把西巴的反動地主、他們蓄養的的反動教士、政變後恢復石刑的反動軍官、極端組織「伊斯蘭黨」的埃米爾們,和他們企圖建立回教國、施行沙里亞法的骯髒企圖一起趕下海去。

如果他們的真主保佑他們的話,他們漂到了沙特,還能繼續當食客與僱傭兵呢。

這樣,巴基斯坦才不會像今天么爛泥糊不上牆。

策劃孟加拉大屠殺的伊斯蘭黨,到今天在巴基斯坦還是合法組織(在孟加拉是非法的,但是有很大殘餘勢力),在部落區還和「塔利班」等組織搞著同生態位的競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