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世界品質品鑒大會上,無限極旗下的8款產品獲獎,其中7款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

2019年1月19日,無限極被立案調查,起因正是這些斬獲世界品質大獎的保健品。

據澎湃新聞報道:陝西一名3歲女童每日大量服用無限極8種產品,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心肌損害等病症;河南一名三鹿受害少年患腎病累計花費超4.6萬多元購買無限極產品,後確診尿毒症去世。

縱橫中國市場27年,無限極遭遇當頭一棒。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張大網正在拉開。

1、「隱形冠軍」

1987年,香港維德集團拿下了中環一塊地皮,拆除原址的戲院和大樓,打造為30多層的維德廣場。

此處位於上環德輔道中、幹諾道中和林士街三條馬路交界之地,聚集了港島旺盛的人流。

2003年,摩根士丹利斥資8.4億港元從維德集團購入維德廣場,3年後26億港元轉手,凈賺17億。

2010年,維德廣場迎來新的主人——李錦記健康產業集團斥資40億港元入駐,並將其更名為「無限極廣場」,由此位於香港中環的甲級寫字樓成為李錦記健康集團的總部所在地。

而此時,提及「李錦記」三個字,人們想到的更多的是蠔油等調味品,很少有人把它與保健品聯繫起來。

實際上,以無限極為班底,在調味業務之外,李錦記已悄然打造了一個擁有5000名員工的保健品集團,從中草藥種植、研發、生產和銷售,甚至還涉足風險投資和物業投資領域。

據世界品牌實驗室評估,2017年「無限極」這個品牌的價值已經達到658.69億人民幣。這一年,無限極營業收入下降了21%,仍然斬獲213億人民幣,位列中國直銷行業No.1。

無限極官網披露: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5大系列、6大品牌共145款產品,分別投資30億和15億人民幣,在廣東新會、遼寧營口建設了佔地上百萬的生產基地,並在中國內地設立了30家分公司、30家服務公司,擁有超過7000家專賣店,僱傭了4700多名員工。

2、無限極背後的李氏家族

提到無限極,就繞不開李錦記。無限極,正是這個醬料王國衍生出來的另一個側面。

1888年,靠近澳門的珠海鄉下,一個26歲的廣東小夥子,正在為生計四處奔波。

一天,他烹飪生蠔的時候,不留神煮得太久,在鍋底糊了一坨,拿手指蘸著嘗了一下,味道居然還不錯。

小夥子姓李,名錦裳,索性偶然得來的東西命名為「李錦記蠔油」,開啟了自己的生意。

那時節,南方人做飯還沒有什麼像樣的調料,濃厚鮮美的蠔油很受人們的喜愛。李錦裳又如法炮製研製出了蝦醬,憑著這兩款「拳頭產品」,沒幾年功夫就佔領了廣東市場。到1902年的時候,李錦記已經在港珠澳三地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路,成為響噹噹的一塊招牌。

李錦裳去世後,兒子李兆南、李兆登接手家族生意。兄弟兩把公司從澳門遷往香港,通過蒸蒸日上的跨國航運,把產品銷售到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留下「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的美談。

1972年,生意傳到李兆南兒子李文達手上,他沿著父輩開拓的道路,生產出了200多種醬料,包括豆醬、蝦醬、辣椒醬、日式醬料、熊貓牌醬料等,並把生意打入全球100多個國家。

據《福布斯》雜誌估算,現年88歲李文達,家族財富高達85億美金,位居2018香港富豪榜第11位。

3、「首席無形官」

李文達有四個兒子,按照排行,分別叫做惠民丶惠雄丶惠中丶惠森,他們都在國外留學深造,完成學業以後,又在1980年代相繼加入家族生意,與父親一起推動了李錦記的現代化轉型。

李文達不是李嘉誠,經過多年的考察,他最終把李錦記這塊祖傳招牌傳給了三兒子李惠中。

年齡最小的李惠森並沒有灰心喪氣,他先是創辦了一個中式快餐,然後又搞了一陣兒物業投資。1992年經一位軍醫研究所工作的同學引薦,他跑到廣州創辦了一家合資公司,開啟無限極的生意。

兩年後,無限極的第一款產品——無限極增健口服液正式上市,打了一個開門紅。到1997年李惠森北上湖南,在長沙開設了第一家分公司,把保健品生意做到了大陸的腹地。

然後好景不長,1998年大陸封殺直銷,第二年無限極的收入暴跌90%,合資夥伴也因為政策原因退出。李文達主張賣掉這個賠錢的業務,李惠森則決定破釜沉舟,做最後的嘗試。

僵局之中,李文達做出讓步,給了小兒子五年時間去試錯,李惠森承諾到時候營收將增加12倍。

結果,他僅僅花了四年時間,就實現這個目標。就這樣,他成了無限極的主宰者。

李惠森喜歡讀書,無限極公司之所以起死回生,正是源於他從《道德經》吸取的靈感,他稱之為「自動波領導模式」。與受人尊敬、令人害怕、被人憎惡的領導不同,自動波領導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大家只知道他的存在,但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他只需要讓大家「爽」起來就夠了。

作為李錦記健康集團的主席,李惠森還自任「首席無形官和首席爽官」,他通過麾下的4名行政總裁和50多名高管驅動著分佈在全國各地的5000多名員工。有一次,李惠森帶著他的核心團隊去泡溫泉。十幾個男人在溫泉裏坦誠相見,泡了五個小時,分享自己的小祕密。

2016年李錦記健康集團收入達到35億美元,凈利潤高達4.75億美元,也就是30億人民幣,與雲南白藥旗鼓相當。2017年夏天,它一次性拿出17億美元購買了倫敦的一棟摩天大樓,這個成交價打破了英國辦公樓的交易記錄。福布斯雜誌說,「它的規模已大得無法隱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