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江評析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經典作品2010年04月13日 16:13新華網【大 中 小】【列印】 共有評論4條

時間:2007年12月13日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主任展江,日前應邀以《普利策新聞獎經典作品評析》為主題到新華網舉行講座,講座展示了展江博士對普利策新聞獎以及美國傳播機制的思考。現將其中的部分精彩內容以問答形式呈現出來,以期與網民共享。

一、普利策獎最大特色:環境守望和揭發醜聞

問: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普利策獎。

答:美國新聞巨擘普利策(1847-1911)有句名言:「倘若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暗礁險灘,及時發出警告。」

普利策獎(Pulitzer Prizes)是美國一種多項的新聞、文化獎金,由美國著名的報紙編輯和出版家約瑟夫·普利策出資設立。

自他捐資設立的普利策新聞獎1917年頒獎以來,雖然其間經歷了世界大戰和「9·11」恐怖襲擊等重大事件的洗禮,環境守望和揭發醜聞的傳統始終是這一美國最高新聞獎乃至美國主流新聞界的最大特色。

問:請介紹一下「普利策新聞獎」評獎機制。

答:關於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本人及普利策獎項本身已有諸多文獻資料,本文不作贅述,而將重點放在該獎的評獎機制上。

普利策獎分兩大類:新聞獎和藝術獎,共計21個獎項,其中新聞獎佔14個,分別是為公眾利益服務獎(Public Service)、突發新聞報道獎(Breaking News Reporting)、調查性報道獎(Investigative Reporting)、解釋性報道獎(Explanatory Reporting)、地方新聞報道獎(Local Reporting)、全國新聞報道獎(National Reporting)、國際新聞報道獎(International Reporting)、特稿寫作獎(Feature Writing)、評論獎(Commentary)、文藝批評獎(Criticism)、社論寫作獎(Editorial Writing)、社論性漫畫獎(Editorial Cartooning)、突發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和特寫攝影獎(Feature Photography)。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獎項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美國新聞事業的發展不斷調整的,從而保持與時代同步。例如漫畫獎是1922年設立的,攝影獎1942年設立,1968年又被分為現場新聞或突發新聞攝影獎和特寫攝影獎。包括最近幾年,獎項仍在不斷變化中:1998年,現場新聞報道獎(Spot News Reporting)改為突發新聞報道獎(Breaking News Reporting);2001年,現場新聞攝影獎(Spot News Photography)改為突發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2007年,專題報道獎(Beat Reporting)改為地方報道獎(Local Reporting)。歷年來普利策新聞獎的詳細演變情況見附圖。另外,伴隨著計算機修改照片技術的發展,普利策獎委員會於1995年規定:「任何內容經過處理或改動的作品,除了慣常的報紙裁剪和編輯之外,將不予接受」 。

二、獨立性與公正性,奠定普利策獎權威地位

問:現行14個新聞獎項的界定和要求是什麼?

答:1、報社通過運用其新聞資源和新聞報道(包括社論、漫畫、攝影圖片和在線資源等)所提供的值得稱讚的傑出的公共服務。

2、傑出的突發性新聞的當地報道。

3、由個人或團體創作的傑出的調查性報道,單篇的或系列的。

4、傑出的解釋性報道,要求能夠闡明一個有意義的且複雜的主題,能夠展示出對主題的上佳把握,文筆流暢、表達清楚。

5、傑出的地方新聞報道,要求能夠闡明有意義的論題。

6、傑出的全國性事務報道。

7、傑出的國際事務報道。

8、傑出的特稿寫作,要求具有極高的文學性和創新性。

9、傑出的評論文章。

10、傑出的文藝批評文章。

11、傑出的社論寫作,要求風格清晰、道德感強、推理合理以及在導向正確的前提下能夠影響輿論。

12、傑出的漫畫或一年中發表的漫畫選輯,要求有創意、有社論效力、繪畫水平高且形象生動。

13、傑出的突發性新聞攝影,黑白的或彩色的,單張或多張,組照或像集。

14、傑出的特寫攝影,黑白的或彩色的,單張或多張,組照或像集。

普利策新聞獎的參評對象是每日、每週出版或者每週至少出版一次的美國報紙 。這裡的「美國」,還包括1898年至1946年獨立前的菲律賓和波多黎各這樣的美國自治領地。由於通訊社在傳統上是報界的合作組織,其新聞稿又通過報紙發表,因此也有資格參評和獲獎 。報名形式可以個人自薦也可以由新聞機構選送。每條新聞報名費50美元 。獲獎者可以是個人、團體或報社的全體職員。在每年的新聞獎評選中,允許某個獎項空缺,例如2004年(第88屆)的「特稿寫作獎」。「為公眾利益服務獎」通常獎勵的是一張報紙,而非個人,儘管個人的名字可能會在評獎辭中提及。另外,普利策獎委員會也會對具有特殊價值的作品或個人授予特別獎品或表彰,但這種情況是非常稀少的。

普利策獎實行兩級評審制。初評委員會共有102名評委,分成20個獨立評審團對各單項獎進行評審,每個類別的評審團由5~7名評委組成(1964~1999年間為5名),其中新聞獎共有77名評委。每年三月,來自全美各地的77名評委(有編輯、出版家、作家、教育家等)會聚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對參評的新聞作品進行審評。三天後,他們要篩選出各類別的3個提名作品,並向終評委員會也就是普利策獎委員會提交報告。普利策獎委員會於每年四月聚首,經過兩天密集會議討論,評出最終獎項得主。

依照普利策遺囑成立的「普利策獎委員會」(The Pulitzer Prize Board) 具有調換作品獎項、更換和撤銷獲獎人的權力,但前提是這樣做有益於公共利益。例如本屆「調查性報道獎」得主《伯明翰新聞報》(Birmingham News)就是被該委員會從「為公眾利益服務獎」調換過來的。該委員會最初由13人組成,從1990年起增為18人,成員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其他高校及報界,其中哥大校長是委員會的當然成員。起初,委員會成員的任期沒有限制;1954年限為3屆,每屆4年;1979年又將每屆任期減至3年。據悉,「在美國新聞界最高的地位莫過於擔任普利策獎委員會的委員了」 。歷任委員中最著名的當屬後來的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

普利策獎的評委會具有絕對的獨立性,每年在對獎項開始評選之前,都會對評委名單進行審核,審核工作由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進行。評委直接對作品負責,不受任何人的領導。委員會的成員中,有一多半來自學術界,且本身和評獎人沒有任何利益關係。這樣一種評選機制,決定了這個獎同純粹由媒體自行評選的新聞獎有著根本的區別 。也正是「學院獎」的獨立性與公正性,奠定了普利策新聞獎的權威地位。

三、頒獎儀式謝絕在電視播放

問:普利策獎的評選程序是什麼樣的?

答:1、參與競逐者將其作品提交單項獎評委會。

2、 評委會將提名名單交給普利策獎委員會的祕密小組委員會審議。

3、 小組委員會向全體委員會提出獲獎者名單。

4、 全體委員會向哥大校長「推薦」最終獲獎者(由於委員會大權在握,向校長「推薦」只是客套話而已)。

5、 校長公佈獲獎者名單。

相對於國際上的其他大獎而言,普利策獎是樸實而低調的,無論是獎金還是頒獎儀式。目前,普利策獎的單項獎金為10,000美元,而公眾服務獎獲得的是一枚金質獎章。然而在大多數獲獎者看來,現金獎勵是次要的,由此獲得的價值肯定和聲望纔是最為重要的。頒獎儀式會於每年的4月在哥大洛氏圖書館(Low Library)的圓形大廳舉行,獲獎者在簡約而溫馨的午宴上從哥大校長手中接過獎品就算是完成了儀式。到場的也只是獲獎者家屬、同事及評委會成員和新聞學院的教員。普利策獎委員會謝絕將此項活動在電視上播放 。

附:現任普利策獎委員會委員(更新時間:2007年4月16日)

李·C·博林傑(Lee C. Bollinger),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丹尼爾·艾倫(Danielle Allen),芝加哥大學古典與政治科學系、社會思潮委員會教授

吉姆·阿莫斯(Jim Amoss),新奧爾良《花絮時報》(Times-Picayune)主編

阿曼達·貝內特(Amanda Bennett),執行主編/布隆伯格新聞社

瓊·伯德(Joann Byrd),《西雅圖消息郵報》(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前社論版主編

凱思琳·卡羅爾(Kathleen Carroll),美聯社執行主編和資深副社長

託馬斯·L·弗裏德曼(Thomas L. Friedman),《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

唐納德·E·格雷厄姆(Donald E. Graham),《華盛頓郵報》董事長

安德斯·吉倫哈爾(Anders Gyllenhaal),《邁阿密先驅報》(The Miami Herald)執行主編

傑伊·T·哈里斯(Jay T. Harris),南加州大學安南伯格傳播學院沃利斯·安南伯格講習教授

戴維·M·肯尼迪(David M. Kennedy), 斯坦福大學歷史學教授

尼古拉斯·萊曼(Nicholas Lemann),哥倫比亞大學新聞院長

安·瑪麗·利平斯基(Ann Marie Lipinski),《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高級副社長、主編

格雷戈裏·L·穆爾(Gregory L. Moore),《丹佛郵報》(The Denver Post)主編

理查德·奧珀爾(Richard Oppel),《奧斯汀美國政治家報》主編(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邁克·普賴德(Mike Pride),新漢布希爾州《康科德箴言報》(Concord Monitor) 主編

保羅·塔什(Paul Tash),《聖彼得斯堡時報》(St. Petersburg Times)主編、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主席

西格·吉斯勒(Sig Gissler),普利策獎委員會行政官,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

四、2007年普利策新聞獎:女性撐起半邊天

問:2007年普利策新聞獎有何特點?

答:可以說是女性撐起半邊天。

「好萊塢有奧斯卡,百老匯有託尼,而在新聞界(特指紙質媒體),每年四月有普利策。」 在本屆的14個新聞獎項中,值得注意的是延用了16年(1991~2006)的「獨家報道獎」(Beat Reporting)改為「地方報道獎」(Local Reporting)。最大的贏家當屬《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一家獨中兩元:「為公眾利益服務獎」(Public Service)和「國際報道獎」(International Reporting)。

從報道題材來看,負面新聞仍是主角,其實這也是歷屆獲獎作品的共同特點。在某種意義上,這一現象正印證了美國新聞界的「烏鴉文化」。還應注意到的是,今年的榜單中找不到伊拉克的影子,顯然其受關注程度和影響力已經下降。獲得文藝批評獎(Criticism)的《洛杉磯周報》(LA Weekly)是首次榮膺普利策獎的媒體,算是本屆殺出的黑馬。按照普利策獎的的評獎機制,獲獎者可以是個人、團體或報社的全體職員。因此本屆有兩個獎項是授予報社編輯部的,分別是由《俄勒岡人報》(The Oregonian)和《華爾街日報》獲得的「突發新聞報道獎」(Breaking News Reporting)和「國際報道獎」。另外,「為公眾利益服務獎」通常獎勵的是一張報紙,而非個人,儘管個人的名字可能會在表彰中提及,正如今年該獎項授予了《華爾街日報》。摘得「社論性漫畫獎」(Editorial Cartooning)的沃爾特·漢德斯曼(Walt Handelsman)已是第二次戴上普利策的桂冠,這次受到表彰的除了傳統的漫畫外還有他製作的滑稽的動畫片,而且,這也是普利策獎委員會首次允許非定格畫面類的網路圖像(non-still Web images)參評。在本屆榜單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5位獲獎個人中,女性佔據了7個名額,名副其實撐起了2007年普利策新聞獎的半邊天。

附:2007年普利策獎新聞獎項分析

附表:7名獲獎女性簡介

五、《華爾街日報》改變了人們的成見

問:對《華爾街日報》獲普利策新聞獎如何評價?

答:在新聞獎中,「為公眾利益服務獎」是普利策當年最為看重的獎項,其獎勵形式也與眾不同。其他13個獎的獲得者除證書外還會得到10,000美元獎金,而該獎獲得的是一枚金質獎章。現行的對該獎的定義是:「報社通過運用其新聞資源和新聞報道(包括社論、漫畫、攝影圖片和在線資源等)所提供的值得稱讚的傑出的公共服務」 。今年普利策獎評選委員會將此獎授予《華爾街日報》的理由是「它對企業高管的股票期權回溯操作進行了富於創造力和全面深入的調查,並促成了政府調查、高管罷黜和美國企業界全面整頓的結果。」這也是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Co. Inc.)主辦的《華爾街日報》首次贏得此項普利策新聞獎。評獎委員會還對27歲的查爾斯·福裏爾(Charles Forelle)、40歲的詹姆斯·班德勒(James Bandler)、48歲的馬克·麥爾蒙特(Mark Maremont)和53歲的斯蒂夫·斯戴克羅(Steve Stecklow)所做的詳盡的調查工作給予了表彰。他們對從聯合健康公司(United Health Group Inc.)到蘋果公司(Apple Inc.)的股票期權日期回溯行為進行了追查,所採寫的一系列新聞報道促使聯邦政府對140多家公司的相關行為展開了調查。因此事離職的企業高管超過70人,還有10名前任高管因期權回溯醜聞在聯邦或州面臨刑事起訴 。

毋庸置疑,作為一家專業的財經類媒體,《華爾街日報》的作為改變了以往人們對此類媒體的成見,同時也在全球同行中起到了示範作用。因為無論從「應然」還是「實然」層面,財經類媒體似乎都難與財團或其它商業機構脫離幹係;另一方面,公眾一般認為只有像《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之類綜合性的大報才能真正做到客觀中立,擔當起監督財閥的責任。而《華爾街日報》卻用實踐表明,財經類媒體同樣可以鐵面無私的監督商業和金融業。誠如其報社編輯主任保羅·斯蒂格(Paul Steiger)在致同仁的備忘錄中寫道的:我們的最高使命就是揭露商界的弊病以便社會對症下藥;對股票期權日期回溯這一企業沉痾的披露就是一個典型的寫照 。期望其他財經類媒體也能以此為勉。

六、普利策獎新關注點:小人物和地方新聞

問:能否介紹一下因關注環境問題而獲獎的《洛杉磯時報》?

答:另一個因關注環境問題而獲獎的是《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獲獎者是兩名文字記者肯尼思·R·韋斯(Kenneth R. Weiss)、烏莎·李·麥克法靈(Usha Lee McFarling)和一名攝影記者裏克·魯米斯(Rick Loomis)。他們所關注的是世界上遭遇不幸的海洋,通過五篇系列報道並配以生動逼真的圖片向人們描述了海洋所面臨的危機。在讀者乃至官員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五篇報道的主題分別是:1、動植物至關重要的棲息地正在淪為不斷變化的海洋物質組成的犧牲品;2、有毒藻類和菌類正在毒害海洋裏的哺乳動物及其他生命;3、紅潮不斷繁殖且惡化,而海風又將它們的毒素帶到岸上;4、海上漂流的塑料碎片對野生動植物造成致命危害;5、正在變酸的海水威脅魚類、珊瑚及其他海洋生命。

問:今年的普利策獎為何把獨家報道獎換成了地方報道獎?

答:本屆的獎項設置有所變動,即獨家報道獎換成了地方報道獎。這一變化的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內涵。普利策獎委員會表示,此舉是為了獎勵那些關注普通個體和地方新聞的報道,也藉此鼓勵地方以及較小媒體的報道熱情,促進它們的發展。的確,國內外大事是需要關注的,但更多的讀者想要了解的是身邊事、社區事,想要知曉像自己一樣的普通個體的故事。事實上,這樣的報道更能體現報紙的服務性,也更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與共鳴。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地方報道尤其是社區報道將成為報紙的生命線。《邁阿密先驅報》(Miami Herald)記者戴比·森珀(Debbie Cenziper)憑藉對邁阿密住房供給機構內部的浪費、偏袒和失察的報道摘得本獎。

問:今年的普利策獎是如何關注小人物的?

答:其實在本屆榜單中,有四個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普通個體。獲得突發性新聞報道獎的《俄勒岡人報》(The Oregonian)關注的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悲劇命運。詹姆斯·金(James Kim)一家四口外出過感恩節,返程路上突遇暴風雪被困俄勒岡山脈。母親(Kati Kim)用乳汁挽救兩個年幼的女兒(一名4歲,一名7個月),三人在被困九天後獲救。而艱難跋涉十多公里求助的父親卻因饑寒交迫終遭不幸。《俄勒岡人報》連續關注此事件達20天,發表了9篇相關報道--《一個家庭消失了》、《營救人員找到母親和孩子》、《線索推進搜尋》、《希望破滅 悲痛開始》、《詹姆斯·金可能於屍體被發現的兩天前遇難》、《警察與時間和惡劣天氣賽跑》、《土地管理局大門敞開》、《混亂妨礙了搜救》以及《手機頂端沒有被注意》。

獲得特稿寫作獎(Feature Writing)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關注的是一位穆斯林移民在美國如何協調穆斯林傳統與美國生活並努力保護其信仰的故事。女記者安德利亞·埃利奧特(Andrea Elliott)通過研究和談話、勸服和堅持,取得了一份詳盡的、切合實際的調查材料,用三部分系列報道為讀者揭示了「9·11」以後美國穆斯林移民的生活。

突發性新聞攝影獎(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授予了美聯社記者奧戴德·巴利爾蒂(Oded Balilty),他將鏡頭對準的是一位普通的猶太婦女,圖片講述了這名婦女因反對拆除約旦河西岸非法猶太定居點而隻身對抗以色列安全部隊的故事,展現了撤除非法猶太定居點時的衝突與情感。

另一項攝影獎即特寫攝影獎(Feature Photography)授予了《薩克拉門託蜜蜂報》(Sacramento Bee),該報女記者勒妮·C·拜爾(Rene C. Byer)用鏡頭講述了一位單身母親如何用自己的愛、堅韌和耐心鼓勵兒子對抗癌症的感人故事,題目為《兒子,活下去!》。

附表:本屆獲獎報社累計獲普利策獎項數

七、該如何看待美國媒體?

問:我們該如何看待美國媒體?

實事求是、一以貫之地看美國媒體。與之相反,則是忽而天花亂墜,忽而視之洪水。

改革開放以來,國人對美國新聞傳播事業的關注程度日見提高,相關研究對國內新聞改革的促進也是有目共睹。另一方面,由於中美新聞文化乃至中美一般文化的差異等等因素的影響,國人對這個我們最為關注、研究投入最大的外國新聞傳播事業的對象的理解卻最難以達成共識,時常將其可取的資源視為糟粕,將有識之士反覆批評和批判的東西奉為圭臬。每每出現中美兩國間摩擦時,美國媒介往往一次次重新成為聲討目標。事過境遷之後,一切又歸於平靜,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有鑒於此,筆者認為,新聞傳播界和學界應當反思一下自己的認知心態和研究方法,並且負責任地運用自己手中的話語權。

英國新聞界有句名言:「事實是神聖的,評論是自由的」。尊重客觀存在的、與我們的好惡基本無關、也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事實應當成為我們的出發點。

這就要求我們從美國文化、民族性和獨特的新聞理念(價值觀)、新聞體制和新聞運作方式等方面及其互動入手,研究美國媒體。

問:美國主流媒介最突出的職業特色是什麼?

就美國主流媒介的新聞運作自身而言,其最大職業特色是奉行所謂報道與意見分離(具體表現為版面分離和文體分離)的原則,新聞部門與評論部門分立。美國新聞界認為,新聞是屬於公眾的公共財富,新聞欄只提供事實,不摻雜媒介的私家觀點;報社和公眾意見則可通過社論版和社論版對頁加以表達。

而在新聞報道領域,其所謂的主導原則是「發展於美國,奉獻於世界」的客觀性(objectivity)。客觀性在美國不但成為一種新聞主導原則,而且衍生出一套具體的操作規範:(1)以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段簡述基本事實;(2)以五個W報道;(3)以第三人稱語氣報道;(4)引述當事人的話;(5)強調可以證實的事實;(6)不採取立場;(7)至少表達新聞事實的兩面。

問:美國的新聞業有哪些突出的問題?

答:有識之士發現:廣告對媒介的支持是「一種複雜的恩賜」,由於媒介有了贏利目標,因此呈現出兩個特點:

(1)受「大數法則」(law of large number)支配,媒介有媚俗取寵傾向,以追求受眾羣的最大化,爭奪廣告份額。由於制度的相對完善,經濟的普遍富足,普通美國人追求的是一種「簡單快樂」,其大眾文化的庸俗膚淺也是舉世無雙的。正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安東尼·劉易斯(Anthony Lewis)的評論:新聞界有自己的格雷沙姆法則,即經濟領域中「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變種,在爭奪受眾的競逐中,存在著誹謗性醜聞和煽情新聞驅逐嚴肅新聞的傾向;

(2)媒介集中趨勢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媒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1990年代的媒介購併戰和超大媒介複合體的形成令人觸目驚心,公司文化不斷侵蝕新聞文化,以致有損害新聞事業傳統信條的危險;

此外,國內報道的相對客觀公正並不能令人信服地表現在國際報道上,「這就是新聞——全是壞消息」的負面報道模式往往不受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政府和本民族文化衛道者的歡迎,以至於成為一個容易引起國際爭議和文化衝突的報道領域。篤信美國制度的「樂觀主義」和好為人師往往被理解為傲慢與蠻橫。

問:美國媒體遵循和反映的基本價值觀?

答:美國新聞界遵守和在新聞報道中反映的基本價值觀,即社會學家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所總結的:(1)民族優越感(ethnocentrism)、(2)利他主義的民主(altruistic democracy)、(3)負責任的資本主義(responsible capitalism)、(4)小城鎮的田園風格(small-town pastoralism)、(5)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6)溫和主義(moderatism)、(7)秩序(order)、(8)領導地位(leadership)。

同時應當看到的是美國學者多次調查的如下發現:美國新聞界的上層人物遠較其他各界的上層人物更富於「自由派」色彩,「不算十分激進,卻一向是中間偏左的。」

問:請評述美國媒介商業化程度。

答:美國傳媒的商業化程度堪稱全球第一,兩者的依存關係恐怕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昭顯。這常常成為自命高雅的歐洲人嘲諷的話柄。英國廣播公司(BBC)首任總裁約翰·裏思(John Reith, 1889—1971)曾說:「我想知道你們這些美國人,怎麼能既信奉上帝又禮拜財神,而並行不悖。」

八、媒體的「雙重性格」與客觀性

問:如何理解「新聞事業是雙重性格的事業」

傳播學家施拉姆的完整表述是:「新聞事業是一種雙重性格的事業。站在為公眾提供普及教育的立場來說,大眾傳播是一個學校,但是,站在為投資者賺錢的目的而言,大眾傳播媒介是一個企業。任何傳播媒介的負責人,受這種雙重性格的影響,一方面要盡「校長」之職,另一方面要盡經理之職,這兩種職務有很多時候是互相矛盾的。」今天,隨著媒介的大型化和跨媒介、跨行業和跨國競爭的加劇,商業倫理和公司文化與傳統新聞文化的衝突時有所見。

問:媒體客觀性一直存在爭議,您如何看?

根據客觀性法則,「年輕記者一開始就被教導要尋找事實,報道事實,不得為了自己的私利或其他個人與團體的利益而歪曲新聞,要把這當作一個信條去遵守……今天要是有哪個報紙發行人或廣播電視臺老闆試圖命令其職員按照他的『政治』傾向去報道新聞,簡直不可想像。」

儘管包括筆者在內的一些中外人士認為,客觀性是一種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和難於實現的神話,但是它的確有助於形成一種健康的新聞倫理和獨特的新聞精神。在經歷了與1960年代反文化(counter-culture)浪潮中鼓吹性新聞學(advocacy journalism)、新新聞主義(new journalism)、敵對新聞學(adversarial journalism)等新聞思潮的對抗之後,客觀報道(objective reporting)作為優者倖存了下來,並且與在1920年代興起的解釋性報道(interpretive reporting)和發端於20世紀初、中興於1960年代的調查性報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成為當今美國主流新聞報道樣式。

1990年代興起的公共新聞學(public journalism)最近已走下坡路,而客觀性似乎仍然是「不死的神」。

問:客觀性是否能以「用事實說話」來代替?

答:客觀性≠「用事實說話」。

近年來,國內新聞界和學界對客觀性和客觀報道魅力的興趣日見增長。但是一些人往往認為,客觀報道就是讓事實說話(這沒有錯,但僅僅是第一步),因此只要把觀點藏起來,而通過精心選擇的有利事實來間接表達意見。這種觀點與客觀性的本意相去甚遠,可謂南轅北轍,它仍然屬於宣傳手法而不是現代新聞報道手法,因為客觀性的本質在於:(1)公開性:受專業主義的薰陶,新聞工作者追求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的知情需要;(2)超然性:新聞工作者摒棄個人好惡,主觀世界服務客觀世界,平衡地給出新聞事件所涉及的雙方或多方的信息,而不是一面之詞,「沒有權利從一羣事實中,摒棄不符合我們的立場和觀點的新聞」,力爭以最充分而平衡的事實展現客觀世界的完整面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