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對了嗎?

記得小時候,爺爺教我寫毛筆字,首先教的就是如何執筆,後來因為我的淘氣懶散,字沒寫幾天就徹底擱下了,許多年以後,當我再次拿起筆,想好好練練毛筆字的時候,唯一記得的也就還剩下怎麼執筆了。

爺爺教的是最大眾的五指執筆法,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以為這世上有且僅有這麼一種執筆方式。

五指執筆法

我自己執筆方式

再次開始學寫字以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才知道原來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執筆方法,歷代書家眾說紛紜,「龍睛法」、「鳳眼法」、「迴腕法」等看得我眼花繚亂,反而不知道究竟該如何執筆了。

據說,曾有人向啟功先生請教關於寫字執筆的問題,啟功先生直白而言:「沒聽說拿筷子還有專門的方法!怎麼方便把飯菜送進嘴,就怎麼夾。寫字也是一樣,怎麼寫得順手、寫得好,就怎麼執筆吧。」

蘇軾《論書》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說的也是一個道理。

有人說你筆拿錯了?

你說,90%的人都拿錯了!

正確的執筆方法應當注意:一要拿穩,二要拿松,時緊時松,只要各個手指不聚在一起,不扣住掌心,使得運用時靈活自然,即可以了......一句話,執筆要自然靈活便於書寫。

啟功先生認為,對歷代流傳下來的一些執筆說法要做科學的分析,不要一味盲從,要敢於破除這些不正確的條條框框。絕不能用力死死握住筆管,否則寫起字來轉折運行就很不靈便,寫出來的字,筆畫必然會死硬僵直,筆畫之間的輕重、快慢也不好控制,字既不自然又無變化。

執筆要松,自指尖、手腕、肘、肩,無一處用力纔好。當然松到拿不住筆、使不開筆也不行,但不要有半分「僵勁」。……懸腕懸肘等說也不必管,手無僵勁,寫熟了,自己也忘了手在懸著沒有。古代有一個大鬍子的人,有人問他睡覺時鬍子在被裡被外,他原來並沒注意過,經這一問,注意答案,一夜沒睡著覺。

用筆也是如此。

懸腕、懸肘也根據所寫字的大小而定。執筆方式及懸腕、懸肘與否,本為了把字寫好,不可為方法而方法。

那麼古人究竟是如何執筆的呢?雖然我們不能穿越過去親眼看看,但從流傳下來的畫作中也可窺一二。

(附,在書法教學中,普遍採用五指執筆,這種方法易學,且利於中鋒用筆。此處暫不細談。)

古代執筆演變

世界最早的執筆

王羲之的二指單鉤

與王羲之同時代的大畫家顧愷之所繪的《斫琴圖》中,人物執筆清楚顯示為二指單鉤;

顧愷之的執筆

而宋代梁楷的《王右軍書扇圖》中王羲之的執筆方式也是二指單鉤法。專家稱二指執筆法其實是一種以食指為主、以大拇指為輔的執筆方法,是一種最簡單靈活的執筆方法。

王右軍書扇圖

以方正雄渾著稱的漢隸,漢朝人在書寫這種字體時,拿筆的方式頗為「粗線條」——筆頭朝下,整個手掌握住筆桿,像攥著拳頭,被稱為「握管法」。

握管式的執筆法 [東漢]《倉頡》

晉唐至五代主要流行的是

二指與三指單鉤式

的執筆方法

[北齊]楊子華《校書圖》之一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南北朝的執筆

唐代的二指執筆

五代的執筆

五代周文矩 《文苑圖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代雖以單鉤式執筆為主

但雙鉤執筆法漸興

宋代的二指執筆

北宋《送子天王圖 》紙本水墨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宋 無款 《北齊校書圖》 絹本設色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南宋張思恭(傳) 《猴侍水星神圖 》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南宋 周季常 五百羅漢圖 應聲觀音

至元代單鉤法與雙鉤法

已呈並行的趨勢

元代的二指執筆

明代雖仍採用單鉤法

然主要流行的已是

三指雙鉤式的執筆法

明代的二指執筆

明 杜堇 侍女圖 絹本設色

明 杜堇 題竹圖 紙本水墨

明代 陳洪綬 華山西園雅集圖 絹本水墨

明代 張路 人物故事圖 絹本水墨

清代出現

單鉤、雙鉤、四指、迴腕等

執筆法多元並存的局面

清代二指執筆

在這漫長的一千多年裡

中國人始終用兩三根手指拿毛筆

清代纔出現四指

古人的執筆方式與當時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密不可分。

古人席地而坐,左執筆管,肘與腕俱無著處。故筆在空中,可作六面行動。即前後左右,以及提按也。逮宋世既有高桌椅,肘腕貼案,不復空靈,乃有懸肘懸腕之說。肘腕平懸,則肩臂俱僵矣。如知此理,縱自貼案,而指腕不死,亦足得佳書。

那麼,你想好要怎麼執筆了嗎?

(完)

文:雲胡&《啟功談執筆》

圖:網路

編輯:雲胡


要加入墨銘奇妙大社區

每天一起練習文首日曆文素

打卡交流的同學

請掃下方二維碼

拉你入羣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