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世界上裝備殲-10戰機的國家也就只有中國,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均有列裝。在國人眼中,甚至在國際市場上殲-10戰機絕對算得上是一款性能不錯的三代機,可到現在依舊沒有一個國家進口殲-10。

在這之前,我們聽到過許多說要購買殲-10的傳聞,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塞爾維亞以及伊朗等主要國家。不過遺憾的是最終這些傳聞都沒有實現,我國的殲-10戰機始終沒有出口到國際市場。不算差勁的殲-10為什麼沒人要,恐怕離不開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一是單價太過於昂貴。一架殲-10戰機的售價高達5000萬美金,而比殲-10戰機可能更受國際市場歡迎的蘇-30系列戰機也不過賣到6000萬左右。美國人在國際市場上公開售賣的二手F-16戰機,價格不過2000多萬。這麼對比下來,中國殲-10戰機5000萬的價格是有些昂貴了。而且我們主要市場是第三世界國家,他們的口袋中本來就沒有多少錢,花費十幾億美金採購一批三代機是根本不可能的。別的不說,就說我們的巴鐵吧。你讓它花高價格買殲-10戰機,它肯定覺得沒有僅僅800萬的梟龍戰機用的舒服,性價比高。巴基斯坦曾經表示會採購30多架殲-10來使用,不過最後也不了了之。隨著其購入美國二手F-16,再買殲-10戰機的希望也幾乎沒有了。還有就是伊朗,伊朗在2016年還稱要購買至少24架兩個中隊殲-10戰機呢,不過最後也放棄了,給出的主要理由是太貴了買不起。

二是殲-10戰機出來太晚了。其與我國的殲-8戰機有著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列裝時間太晚。對殲-10來說,出來太晚就意味著必須和廉價二手F-16競爭市場。而且除了美國F-16之外,還有其他國家的,諸如米格29、蘇27、法國幻影戰機等都是我國殲-10戰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可以說我們的殲-10一問世所面臨的就是一個惡劣的競爭環境。大多數主要國家空軍已經裝備了較早的三代機,殲-10隻能去競爭一些小國家,但這時候又有二手F-16出來半路截胡。說到底還是殲-10問世太晚了,如果能早出來幾年,世界三代機市場說不定還有我們中國一杯羹呢。

三是殲-10畢竟沒有經過實戰考驗,實際戰力依舊存疑。殲-10到底怎麼樣,這是許多想要購買殲-10的國家都要考慮的問題。從性能數據來說,殲-10是一款還算不錯的三代機。但說到底殲-10從來沒有實際參與過戰鬥,真實水平如何?這恐怕是那些想要購買殲-10國家會考慮的問題。目前的F16、蘇27、幻影2000都有參加過實戰的經歷,而且還都擊落過戰機。顯然這是我們殲-10無法比擬的,但也有可能就是人家不願意購買的一個原因。相信隨著中國軍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我們一定可以推出世界歡迎的先進戰機。


謝邀,目前來說還只有中國在使用殲-10戰機。

在2013年前後,殲-10的確有好幾個意向購買國家。其中2016年巴基斯坦(也就是我們說的巴鐵)還宣佈要購買多達150架的殲-10。以至於當年就覺得殲-10無敵於天下的感覺呢。

不僅僅是中國人民期待殲-10,巴鐵自己的論壇上也貼出了這種巴基斯坦機徽的殲-10CG圖片。當時弄的大家都是很期待殲-10飛行在國外的藍天下。

只不過,18年巴基斯坦的殲-10採購案被美國「截了胡」,巴基斯坦選擇購買美國的二手F-16戰鬥機了。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巴基斯坦沒錢,FC-20(殲-10的外銷版)對於巴基斯坦來說還是太貴了。

對於另外兩個買家伊朗和孟加拉國也有意向採購殲-10戰機。但迄今為止依舊沒有正式下單。

從我們自己來看,殲-10的外銷版FC-20其實是以殲-10A為模板建立的,這是一款首飛於1998年的戰機,放到現在很多設計和裝備都有點落後了。但由於我們的殲-20產量還是太小,無法分攤研發價格,因此單價並不是這些小國可以承受的。並且,由於中國的軍工維護體系和西方並不完全相同因此額外的維護成本和維護流程也成了制約這款戰機銷往國際市場的一道門檻。

對此,其實中國自己的動作就是繼續延長殲-10的壽命加裝現代化設備。去年珠海航展中的殲-10B TVC版的亮相就是將殲-10的性能做出最大化挖掘的嘗試。

這樣的舉動就是典型的市場行為了,不斷的挖掘產品價值是任何行業都要完成的核心任務啊。

如果殲-10B TVC能放開了賣,那麼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殲-10也就會嶄露頭角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之前傳出很多關於殲10出口的消息,比如巴基斯坦要買,孟加拉要買,伊朗、塞爾維亞甚至朝鮮要買。

最終都證明是謠言。

目前只有中國大陸裝備殲10戰鬥機,沒有其他國家裝備。

殲10的出口型號FC20(殲10A)在未來也未必會有出口。

原因如下:

第一,殲10出現的太晚了。

殲10是2005年正式服役的,它的對手是美軍的F16。

然而,殲10出現的太晚了。

到了殲10出場的時候,時間上同類戰鬥機的市場早已飽和。

F16、米格29、蘇27、法制幻影戰機,瑞典獅鷲戰機等等,已在國際市場出售長達幾十年。

他們不但飽和,甚至開始惡意的競爭,比如俄國方面以低價方式進行傾銷。

戰鬥機這種東西不是買菜,一旦購買就涉及到長期使用的問題,不可能隨便放棄。

因為戰鬥機不是靠自己作戰,還有一整套負責的支持體系,要花費天價購買以及培訓。

那麼,已經裝備其他戰機的國家,不可能購買使用殲10。

第二,殲10的性能未知。

實戰是檢驗飛機戰鬥力的唯一標準。

目前,F16、蘇27、幻影2000甚至米格29等戰鬥機,都參加過實戰。

除了米格29以外,其他戰機都有過擊落敵機的戰機。

就連米格29,也曾擊落過敵人的無人機。也是經歷過戰爭的考驗,戰鬥力是公開的。

而殲10誕生以後,並沒有參加過實戰。

它的戰鬥力究竟如何,可能非常強,也可能沒有宣傳的那麼強,總之國外客戶不摸底。

購買戰鬥機是大事,外國客戶不會隨便冒險。

第三,殲10的價格過高,存在出現難題。

外媒認為,殲10的售價高達5000萬美元,而梟龍僅僅800萬美元。

目前國際市場,米格29原型機售價不過1000多萬美元,二手的F16也不過二三千萬美元。

嶄新的蘇30、F16 C/D為6000萬美元!

相比起來,作為輕型戰鬥機的殲10,價格真的不低。

另外,出口型號FC20是殲10A,它使用的仍然是俄製發動機。

那麼,出口FC20就必須得到俄羅斯的許可。

俄羅斯不太可能同意,這會衝擊它的戰鬥機市場。

就算俄羅斯同意,也會藉此要走很多利潤,導致我國殲10出口無利可圖。

第四,殲10不可能出口到一些國家。

我們傳統的戰鬥機合作夥伴,是第三世界國家。

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塞爾維亞,這些國家沒錢購買現代化戰機,不可能以5000萬美元單價購買殲10。

對於他們來說,800萬美元的梟龍就足夠用了。

另外一些有錢購買的,我們卻不能賣。

比如伊朗、朝鮮,受國際社會制裁,我們不能賣給他們。

所以,殲10是我國歷史上可以出口戰機中,性能最好的。不過,短時間內,它不會有什麼訂單。


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多用途戰鬥機,目前已經發展出了A、B、C三種型號。現在殲10A型戰鬥機已經停產,殲10B小批量生產後也已經停產,只剩下性能更好的殲10C。不過也有部分殲10B成了技術驗證機,在珠海航展亮相的矢量推進殲10B,就搶走了殲20戰鬥機的風頭。殲10C戰鬥機性能先進,採用了DSI進氣道,還擁有更先進的雷達及信息系統,可攜帶更多的吊艙和武器執行任務,基本上與世界同級別三代半戰鬥機處於同一水平。

(殲10戰鬥機)

(殲10B矢量發動機驗證機)

(殲10C戰鬥機)

殲10戰鬥機具備良好的作戰能力,價格也不是很高,所以有著很高的性價比。有了殲6、殲7和梟龍戰鬥機的出口經驗後,殲10戰鬥機的出口也應該順理成章。但是截止到目前,有意採購殲10戰鬥機的國家雖然不少,殲10戰鬥機卻沒有一條出口紀錄,所以世界上也只有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裝備了殲10戰鬥機。按理說殲10的出口潛力應該很不錯,但為何至今都沒有出口呢?

(殲10的出口編號為FC20)

殲10可供出口的型號只有殲10A,它的戰鬥力在第三代戰鬥機中並不突出,與殲10C相比,在性能上有著一定的差距。而且出於技術保密的原因,又只有殲10A可以出口,所以這就降低了殲10的性價比。儘管殲10出口型也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安裝西方航電或武器系統,但是技術性能纔是潛在買家首要考慮的問題。

(殲10A戰鬥機)

殲10A戰鬥機的出口價格大約在3000萬至6000萬不等,因為安裝設備有所區別,其價格也會有高有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價格並不算便宜,因為相比之下,F16C/D的出口價格也是這個水平,二手的價格還會更低。米格29的價格更低,一些國家購買的二手米格29甚至不到2000萬。總的來說,殲10A的性價雖然不錯,但是對於那些潛在客戶來說,它並不能算是最便宜的選擇。況且殲10戰鬥機尚未經過實戰,那麼對於一款沒有實戰經驗價格又不便宜的戰機來說,潛在客戶肯定更傾向於購買那些名聲在外的機型。當年,巴基斯坦在殲10A和二手F16之間猶豫了許久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

(F16C戰鬥機)

(米格29戰鬥機)

殲10戰鬥機的潛在用戶通常是那些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不太受待見的國家,他們的戰鬥機相對老舊,急需要更新,但是又因為經濟問題等原因,缺乏先進戰鬥機的獲得渠道。比如:巴基斯坦、伊朗、孟加拉國、阿根廷等,而這些潛在客戶大體又可以分為三類: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殲7戰鬥機)

第一類想買卻沒錢。比如孟加拉國,他曾是中國戰機客戶,強5強擊機就曾裝備孟加拉國空軍。孟加拉國也曾表示過希望購買殲10戰鬥機,但是孟加拉國的經濟能否支持這項軍購,還得持觀望態度。巴基斯坦也屬於這類客戶,巴鐵因為有了「梟龍」的合作,所以對殲10戰鬥機也很有興趣。不過巴方中意的是殲10C,而並非殲10A。巴方希望在價格上能給予些折扣,但是本著親兄弟明算賬的原則,我們也不能做賠本的買賣,所以這交易就沒有談成。

(孟加拉國空軍裝備的殲7戰鬥機)

(巴基斯坦最終選擇了F16戰鬥機)

第二類就是受到制裁或武器禁運,但又急需更新戰鬥機的國家,比如伊朗。伊朗一直都希望得到更先進的戰鬥機來更新伊朗空軍機隊,由於伊朗早前接受過一批美製戰鬥機,所以對戰鬥機的性能要求比較高,儘管目前飽受美國制裁,但是伊朗卻更想得到性能先進的高水平戰鬥機,所以俄羅斯的蘇30或蘇35纔是他的理想目標,而殲10戰鬥機或許也只是伊朗人的B計劃。不過話說回來,伊朗如今飽受制裁,輕易賣戰鬥機給他,很容易引發外交和國際問題,所以俄羅斯也不想在這件事惹麻煩。

(伊朗空軍裝備的F14戰鬥機)

第三類就是借殲10戰鬥機,向其他賣家壓價的國家,這類買家根本不是真的想買,比如阿根廷,塞爾維亞等。阿根廷因為經濟問題,根本負擔不起殲10的費用,而塞爾維亞限於國力也只能購買購買二手的米格29。

(阿根廷空軍的幻影戰鬥機)

國際上除了這三類國家,剩下的基本都是美俄歐的市場,這些國家幾乎都是美俄歐戰鬥機的傳統用戶。購買殲10不僅要改變操作習慣,還要建立全新的後勤保障體系,所以很難成為殲10的潛在用戶。此外,殲10A使用的是俄製AL-31發動機,所以在出口時又會受到俄方的限制,這進一步縮小了出口範圍。

(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

綜合來看,殲10A戰機的出口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不僅有殲10自身性能、價格方面的原因,還會受到潛在買家自身原因的影響。武器出口畢竟不是普通的商品買賣,背後還會涉及國際形勢、經濟以及後勤保障等一系列問題。殲10作為一款先進戰鬥機,還是有很大的潛力,雖然現在各方面條件還不成熟,但是它依舊有著很大的出口潛力,希望未來能夠成功打開國際市場。


就目前來看,裝備殲10戰機的國家只有中國,雖然在2013年左右,的確有好幾個國家對殲10戰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不過最終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殲10戰機還是沒能對外出口過一架!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本來對殲10產生濃厚興趣的幾個國家,最後還是放棄了購買殲10戰機呢?

以巴基斯坦為例!當時作為對殲10戰機意向最大的國家,巴基斯坦甚至一度在自己的空軍官網論壇上登出了貼有其空軍標誌的殲10戰機。不過最後還是因為「沒錢」而放棄了購買殲10,轉而去購買價格相對便宜的美軍二手f16。而另外兩個有意向購買殲10戰機的國家伊朗與孟加拉國,同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下單購買!

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殲10戰機的外貿版也就是「FC-20」,其實這款戰機是在最早期的殲10A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殲10A戰機到目前為止已經研發出來將近20年的時間了,在研發初期本就相對落後於其他國家的主流第3代戰機,加上研發的外貿版「FC-20」更是降低了殲10戰機的技術性能。這讓外貿版的「FC-20」對於這些國家來說顯得非常落後,並且出口的每架都要在5000萬美元左右,這讓出口版的殲10戰機的性價比顯得非常的低。

總結來說,外貿版的殲10「FC-20」是一款性價比相當不匹配的戰機,在價格方面是窮的國家買不起,稍微有點小錢的國家轉而加點錢去購買相對更加先進的主流三代機了。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作者:牧小明

編輯:牧小明

發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作為中國真正自主研發的第一款戰鬥機,殲-10成功極大提升了眾多軍迷的自豪感!而當我們大量裝備殲-10系列戰機,並研發出更加先進的殲-20、殲-16之後,就推出了殲-10外貿版FC-20,並參加各種航展用於推銷!但殲-10外貿版推出那麼久,至今仍未賣出去一架!

期間雖然巴基斯坦、埃及、泰國以及孟加拉國等國都表示有購買殲-10的意向,甚至專門進行過考察,其國內媒體也都進行了報道,但最後都無疾而終!而其中包括擁有濃烈興趣的巴基斯坦,曾傳出要購買100架,但最後還是選擇了二手的F-16戰機,而放棄了殲-10戰機!

而殲-10至今未賣出一架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性能:中國推出的殲-10外貿版是基於老版本殲-10A的而研發的,並非新型的殲-10B/C戰機,殲-10A的出現已有20年的時間,殲-10在研發的時候本來就落後於世界主流三代機,更別說20年之後的今天了!所以,基於殲-10A的外貿版很難打動潛在購買用戶!

第二、實戰以及口碑:每個國家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中國的殲-10恰巧就缺乏實戰的檢驗,屬於0戰績的那種,紙面上的數據很難說明問題!而且國際市場上像美國F-16、 法國陣風、俄羅斯蘇-30等這些即擁有戰績又擁有口碑的三代機有很多,又有哪個國家敢於冒險嘗試呢?

第三、價格:戰機的價格可謂是影響出口的最大因素之一,根據網上的數據可以看出一架殲-10裸機的出口價格在3500萬美元-6000萬美元之間,比800萬的「梟龍」貴了一大截,而且不比國際市場上的主流三代機便宜多少!這樣的價格讓殲-10很尷尬,想買的沒錢買,有錢買的加點錢去買四代機了(也稱五代機)!

當然了,國際軍貿市場也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其中也摻雜著複雜的政治因素,以及其他利益關係,這些也是影響武器出口的原因之一!

綜合來說,殲-10未來還是有一定的出口市場的,但可能要拿出更加先進的殲-10B/C版本纔可以打動潛在用戶,而2018年珠海航展大秀殲-10B TVC矢量發動機版來看,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很遺憾,截至目前只有我國自己裝備殲10戰機,殲10戰機尚未實現出口。

殲10是我國航空工業成飛自主研發的一款單發中型戰機,採用鴨式三角翼佈局,較好的實現了高速截擊性能和跨音速機動性的統一。殲10自誕生以來共有A、S、B、C數個型號,裝備總數約500架。

殲10目前最新的型號式殲10C,使用一臺先進的AESA雷達,採用四代機航電系統架構,綜合性能非常先進,與美國的F16V戰機同一水平。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殲10戰機都是一款性能先進、戰力強大的好飛機,我國空、海軍也對這款戰機非常滿意,但是作為我國當前的拳頭戰機,外銷成績仍然是尷尬的0。

有些槓精說殲10外銷成績為0說明中國戰機就是不行,但是比殲10差一個檔次的梟龍卻取得了不俗的外銷成績,獲得了巴基斯坦、緬甸、奈及利亞的訂單,馬來西亞、埃及也極有可能購買。這說明殲10外銷成績不理想根本就不是性能的原因。

由於中國軍方對殲10的需求非常強烈,成飛有限的產能一直優先滿足國內訂單,殲10投入外貿市場的時間很晚,一直到2016年在新加坡航展上才以FC-20的外貿編號正式推向國際市場。

略顯詭異的是,亮相2016年新加坡航展的FC-20模型很明顯是殲10A型號,此時殲10A型號已經停產,成飛正在加足馬力生產殲10B和C型。所以當時有分析認為,所謂的FC-20就是中國軍隊的二手殲10A,這自然在國際軍機市場上有什麼機會。

誠意不足的FC-20沒有掀起多大波瀾,直到去年珠海航展,殲10系列中最先進的殲10C以殲10CE的外貿編號(E代表EXPORT)正式推向外貿市場,能把最先進的型號拿出來賣,可謂是誠意十足。

在去年的中巴「雄鷹6」聯合演訓中,殲10C首次走出國門、飛向巴基斯坦,並且向巴基斯坦軍隊高層進行了展示,推銷的意味頗濃。作為中國軍機最忠實的用戶,雖然坊間一直有傳言巴基斯坦在繼續購買F16無望的情況下將購買殲10C來對抗印度即將到貨的陣風,但是目前為止巴空軍購買殲10C一事仍然停留在軍迷的意淫中。

殲10外銷之路如此坎坷,筆者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1、殲10對於中國軍機的傳統海外用戶來說過於高端,存在市場錯位的問題。

中國軍機的傳統用戶均為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如緬甸、孟加拉、斯里蘭卡、奈及利亞等,需求和購買力都相當有限,這些國家連梟龍都買不了幾架,更高端、更貴的殲10系列更是奢侈品,這種市場困境恰恰是我國軍機產業升級的表現。

2、殲10雖然整體上性能出色,與F-16各有長短,但是卻存在明顯的短板。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表達過一個觀點:殲10系列最大的缺陷就是掛載能力不足,掛點設置不合理。殲10立項之初,核心指標是高速攔截能力,所以為了獲得更好的氣動性能沒有設置翼尖掛架,致使翼下掛架只有6個。在掛載必不可少的副油箱後,只有4個掛架用來掛載武器彈藥,限制了多用途能力的擴展。殲10的這一短板對我國空軍來說不是大問題,畢竟對地打擊有殲16和飛豹這樣的重型戰機,殲10的主要任務還是奪取制空權。

殲10的掛載能力恐怕還不如比它小一號的JAS-39。對於購買殲10的而國家來說,這種頂級戰機要當作萬能戰機來使用,既能制空又能舔地,如果只用來執行空優任務,那就太奢侈了。

筆者覺得,巴基斯坦對F16青睞有加、對殲10不甚感冒的一大原因就是F16掛載條件優越,對地打擊效能遠優於殲10,小巴空軍把F16當成F15E來用了。

3、最核心的原因,國際軍機交易與國際關係、地緣政治、防務合作密切相關,國家間頂級戰機的交易往往代表著某種程度的防務承諾,俗稱繳保護費。

這一點在中東產油國的軍機採購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花大價錢購買你的飛機,相當於認你當大哥,出了事你得罩著。中國的武器貿易的特點恰恰就是不附加政治條件,而且得配合相對保守的外交政策。據某些大佬透露,當年阿根廷上門求購一個中隊的飛豹戰機加配套的反艦導彈,在與相關部門會商時,外交部門反對這筆交易,願意是擔心損害與英國的關係,這筆交易也就不了了之。就拿殲10C來說,現在要是向伊朗推銷,伊朗絕對會買100架,但是這事可能嗎?

綜合以上幾個原因,殲10雖然性能先進,但是外銷成績不理想。筆者的觀點是,大家沒必要對殲10的外銷困境耿耿於懷,因為我們國家的軍工外貿體制與歐美俄不同,從更宏大的視角來考量,買軍機這點小錢錢與我國整體外貿規模來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對於我國飛速發展的空中力量來說,外貿軍機市場也不值一提,中國軍機廠商能滿足自家需求就很好了。


很遺憾,殲-10戰機為我獨有,裝備了我海空軍航空兵部隊,目前有四種型號的殲-10戰機,分別是殲-10A、殲-10S(雙座教練機)、殲-10B、殲-10C。

2018年珠海航展,成飛展出了一款殲-10外貿機——殲-10CE,該機為自用殲-10C的外貿版,性能相當強勁,配置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國產「太行」發動機,可以掛載多種制導彈藥,空優、對面攻擊、電子戰性能均衡,是一款先進的多用途三代半戰機。

殲-10CE已經獲得出口許可,不存在技術保密問題,至少可以出口的關係較好的國家。發動機也不是問題,「太行」發動機經過多年使用,可靠性大幅度提升,能夠滿足客戶需求。成飛爭取外貿訂單相當有誠意,但現實並不樂觀。

2018年,殲-10C戰機首次赴巴基斯坦參加聯合演習,向巴鐵推薦該機的意圖明顯。巴空軍高級官員親自入艙試坐,高度肯定殲-10C,羨慕之情一目瞭然。作為一款三代半戰機,其單價大概為6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之間,而同樣裝有有源相控陣的梟龍3戰機,價格不會超過2000萬美元,對於囊中羞澀的巴基斯坦,引進殲-10CE需要很大決心的。

從歷史上看,我國軍貿走的是物廉價美路線。殲-6、殲-7、教-8等二代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最好的也就是準三代機梟龍了。中國戰機的買家都是亞洲、非洲的中小等國家,對於他們來說,有戰機就能牛了,對付周邊弱國或者國內的反叛力量,能力還有點剩餘。

事實上,並不是殲-10不夠好,而且沒有買方市場。國際三代機市場早就被俄美歐瓜分完畢,殲-10戰機就尷尬了,需要三代機國家的不會買,剩下的國家要不就是買不起的,要不就是不需要。

不僅僅是殲-10,FC-31也面臨同樣問題,潛在購買對象三代機都嫌貴,都嫌能力過剩,更不會買五代機了。在未來一二十年,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上述情況將逐步得到改善,總有一天中國戰機將飛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2004年1月,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了15架殲-10。中國官方於2006年12月底正式公佈殲10戰鬥機服役的消息以及新聞片段。2009年11月5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紀念建軍60週年的飛行表演中,殲-10在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換裝後首次亮相。2012年5月30日解放軍報報道稱,東海艦隊航空兵已列裝J-10,配圖顯示戰機為海軍的白色塗裝。截止2014年8月,有200架服役。

巴基斯坦空軍於當地媒體採訪表示預訂訂購36架殲-10,在2014-15年交付使用,而最終訂量將達150架。伊朗空軍於2016年表示將採購2個中隊共24架殲-10。

但截自2018年6月巴基斯坦與伊朗均尚未正式下單採購。

孟加拉國孟加拉空軍於2018年表示將採購14架殲-10 出口型號FC-20。


截至到目前為止,當然只有我們中國一家裝備了殲10戰鬥機,傳聞說巴基斯坦想要購買殲10戰鬥機,但是奈何資金不足,而且殲10沒有比梟龍的BLOCK3型明顯強出檔次,於是巴基斯坦選擇繼續使用梟龍及其改進型,並未引進殲10。

說起來,殲10A目前也已經以FC20戰鬥機的身份進入了國際軍貿市場,而且有熱機出售,因此世界各國都可以從軍貿途徑直接購買到即買即用,隨時都具備實戰能力的我軍自用型殲10A戰鬥機,可以說殲10A對標的軍貿對象是F16一類的單發中型第四代戰鬥機,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了其他國家並不願意採購殲10A。

首先是戰鬥力上看,殲10A並沒有比其他國家可以輕鬆買到的大把的F16二手戰鬥機強出檔次,甚至F16的CD型戰鬥機技術含量還更高。從價格上看,殲10A戰鬥機也沒有優勢,4000萬美元的單價和F16比起來也是大差不差,有些國家能夠用相同的錢買到二手的F16,就不願意再去購買殲10A了,畢竟殲10A的實戰經歷並不多。

再者說,殲10A的發動機使用的是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一旦購買該飛機,就不可避免的和俄羅斯也產生了軍事貿易關係,這在世界上是非常謹慎的事情,很多國家都會為了自己的政治站隊而選擇武器進口國,目前,原意購買俄羅斯軍品,而且有錢購買俄羅斯軍品的國家並不多,而即便是主要的幾個原意購買俄羅斯軍品的國家,比如印度、印尼等國,也能夠買到西方的同類型戰鬥機,因此沒有選擇購買殲10A戰鬥機。

所以,種種原因導致了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國裝備了殲10戰鬥機的現狀,也許等到殲10C能夠出口時,屆時憑藉著性能上的優勢,我國就能買到先進的戰鬥機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