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以後,國力日漸強盛,早已不再是以前那個國人心中的蕞爾小國,為了更快的發展自己,日本也加快了自己對外侵略的腳步。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這場戰爭不被看好的一方日本,卻大獲全勝。清政府慘敗,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三十年來的發展毀於一旦,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關於戰爭的失敗,無論是當時的民間還是現在的教科書,都把責任歸結於李鴻章,但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皮匠君認為,這一失敗要從翁同龢這個人說起。這其中主戰派翁同龢、光緒與主和派李鴻章、慈禧的矛盾鬥爭不可不提,翁同龢出身名門世家,狀元及第,兩朝帝師,這些光環讓這個老頭成為大清朝的道德代名詞。此人還文采出眾,精通書法,做官也是一帆風順直到位極人臣。

而李鴻章起家於太平天國時期,是一個學貫中西的洋務派領袖。這兩個一個屬於帝派,一個屬於後派,他們倆的爭鬥就代表了皇權和後權的多年博弈。翁同龢與光緒在甲午戰爭中對李鴻章及北洋海軍的掣肘,就削弱了淮系軍團的力量。

從1883年到1895年的十多年的時間裡,清朝沒有增一艘艦艇,炮彈也是奇缺。那麼,朝廷每年撥給北洋海軍的500萬軍費哪裡去了呢?都被翁同龢以各種理由挪往他處。

他自己沒有辦事能力,別人辦點實事還在後面搗鬼。明知道此時的北洋水師戰鬥力已經大大削弱,對日本什麼也不了解的情況下,堅決主戰,妄圖青史留名,還可趁機削弱李鴻章的淮軍與北洋水師,何樂而不為?

除了政見與派系之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翁同龢這個人,一來好名,二來好權,可惜格局太小,這兩點,皆成致命缺陷。甲午戰爭硬逼李鴻章出戰。從表面上看,這是主戰派與主和派的爭端,不過這背後,翁同龢正有其小九九。慈禧對兩國實力對比完全沒有概念,也就任憑他忽悠,倘若戰勝他可以沾不少光,若戰敗則責任也在李鴻章,這等好事,善於庭斗者肯定不會放過。

甲午一役而釀成巨禍,大清國運由此急轉直下,無力回天。國家危急存亡,迫在眉睫,執掌朝政的重臣卻是這麼一位愛惜羽毛、紙上談兵、意氣用事、鼠目寸光之徒,中國怎能不敗。

那時的中國恰逢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局勢不是翁同龢或李鴻章能左右的,如果要追究個人因素與戰敗之間的關係,翁同龢、李鴻章、慈禧、光緒都要負責任。在清朝還真醉於上層派系權力鬥爭的時候,日本早已維新變法成功,清朝的內耗對比日本的西學圖強,這樣的中國早已必敗無疑。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