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C学长,2018fall雨点留学学员

本科毕业于某top20 985院校

Gpa 85.6/100

托福 103

Gre 322

现为2018fall 杜克大学EE学生

来到杜克,完完全全是美丽的校园风景吸引过来的。在这里读了大半年,真的可以用「不虚此行」来形容。这里的选课政策非常灵活,尤其是对于转码选手来说,简直是友好得不能再友好了。非常建议有转码意愿的小伙伴们申请杜克!杜克的篮球也是非常厉害,校友们的热情非常高涨!前阵子奥巴马还来看到我们的Cameron Stadium看球,可见杜克的篮球在美国的地位之高。

关于申请,其实我的三维并不是很突出,但是项目和科研的方向选择以及文书的特点,与这个学校可以说非常契合了。在此之前我的项目经历并没有任何的长处,我的项目几乎都是通过xx留学的项目班进行补充的。在美国,Master 更像一种商品,很多学校都是拿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工资做宣传的,大多数学校也会要求三封推荐信最好有一封来自业界。一个很大的不同是,科研的东西是为了实现xx,而工业界的东西的衡量指标是impact。因此,简历上的项目在有深度的前提下,一定要靠近工业界。

同时,我在简历中提到的项目,用到的技术栈很新,是杜克master阶段授课常用的技术栈,这是打动招生官的地方之一。因为这意味著,从项目中透露出的个人能力,已经足够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无缝衔接。技术栈的选择很重要,因为囿于国内教学体制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国内的科研项目用到的工具、框架往往比较老旧,同时也比较容易与其它申请者雷同。

美国绝大多数的MS学位也是授课型硕士,也是就业导向的。因此在招生的时候,招生官对工业界的项目会比较感兴趣,同时对自己授课直接用到的技术和框架肯定更加情有独钟。还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是,虽然三维和科研、项目等个人情况会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选校层次,但是这边的招生并不是线性的,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类似高考的「择优录取」。

每个学校的招生确实是会有非常强烈的自己的风格的。所以了解每个学校的口味,适当调整文书,并针对各个学校,渗入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给招生官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文书之间的相互呼应也非常重要,招生官期待的,是从Cv ps跟推荐信里,看到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真实的、符合学校气质的你。

因此在这里再次感谢当时负责我的mentor。对每一个学校项目的深度了解,对每一份文书的精细打磨,让我的三维和项目更加锦上添花,让我能够被不同学校的面试官「不约而同」的pick出来,最终选择一所自己最满意的学校。

想获得藤校mentor的免费定位和更多留学咨询,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