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略下中日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BWCHINESE中文網 2013-07-02 星期二


幾十年來,航空母艦一直是美國軍事實力的象徵。然而,當今中國海軍的實力今非昔比。那麼,新戰略下中日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

幾十年來,航空母艦一直是美國軍事實力的象徵。然而,當今中國海軍的實力今非昔比。那麼,新戰略下中日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


推薦閱讀

日本30名右翼分子在中國釣魚島滋事

  • 日本在那國島駐軍意欲何為?
  • 中國海監船釣魚島驅趕日本漁船遭攔堵
  • 假如日本打響第一槍
  • 日本前首相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
  • 日本加大釣魚島防衛力度意欲「硬碰硬」?
  • 安倍玩計謀為在釣魚島把美國拉下水
  • 中日僵冷關係出現解凍徵兆
  • 美國為何阻止中國武力解決領海之爭?
  • 外籍船在釣魚島無視日本警告折射什麼?
  • 美國學術界低估中國軍事能力
  • 據德國之聲報道,幾十年來,航空母艦一直是美國軍事實力的象徵。然而,當今中國海軍的實力今非昔比。海軍專家帕特拉諾就中日海軍戰略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問: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今年早些時候的報道,中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第五大常規武器出口國。另外,亞洲2012年的軍費開支歷史上首次超過歐盟。綜上所述,中國在發展航母方面有哪些野心?

    帕特拉諾:中國的軍事將領們一直強調航母對於中國的重要性——至少要有一艘。此前中國的一位將軍公開表示,「沒有航母,難成大國」。

    另外據報道,已故的海軍上將、中國現代海軍計劃的總設計師劉華清曾盡全力推動中國航母計劃。劉華清認為發展航母對於中國至關重要。問:面對中國日益壯大的海軍實力,日本作何反應?

    2004年和2010年兩份國防測評文件顯示: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海軍)結構轉型的步伐開始加快。文件強調了日本在2001年9.11事件後做出的系統調整,朝鮮的政治邊緣化以及中國在軍事現代化建設領域的兩位數的投資增幅。

    對於日本海上自衛隊而言,新的國家政策使日本從冷戰時期的「海上封鎖」發展到如今放射性發展海上力量。其目的是要保衛日本領海、發展海上遠徵能力、保護國際安全、海上活動安全和「良好的海上秩序」。

    問:這對日本海上艦隊而言意味著什麼?

    日本海上艦隊進行了重組,基本戰略是將原來側重於反潛戰(ASW)的戰艦升級為包含直升機驅逐功能的新型護衛戰艦(DDH)。通過發展DDH 22號戰艦--原日向級的升級版,日本提高了其海軍的空中防禦能力。該戰艦後背沒有垂直降落點,這一點顯示了該戰艦的空中防衛能力和反潛能力。

    日本傳統的防守戰略沒有改變,但重組後更側重在遠離陸地基地的情況下,增強海上艦隊的空中作戰能力。

    問:中日兩國在釣魚島的主權之爭是否讓人聯想到1914年8月一戰爆發前的情景?

    這裡的關鍵因素是爭端在國際範圍內的升級,這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爭端升級原因可能是日本海上保衛隊和中國海監人員因為該島羣發生衝突,也有可能是一架中國偵察機的墜毀,兩國政府因此由衝突升級進入戰爭狀態。

    這些都不是沒有可能,但和幾個月前相比可能性小了不少。去年兩國都面對國內政治過渡的壓力,兩國都為這一爭端投入大量政治資本,因此任何一方都不願意輕易讓步。目前兩國都已經完成了國內的政治過渡。

    問:政治過渡是否也體現在軍事上呢?

    今年3月,中國政府宣佈軍事機構重組,現在中國軍隊受統一管理。增加軍事上的中央集權,避免意外的發生--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而日本的海上自衛隊、海上保衛隊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這也為避免意外的發生和升級提供了保障。

    問:時至今日,擁有航母究竟有多重要?

    針對當今軍事發展的爭論之一就是航母的未來。中國正在研發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彈道導彈,這給航母帶來新威脅,使其更容易受到攻擊。不過研究顯示,中國科學家尚未研製成功。

    事實上,航母一直非常容易受到攻擊。 它不但目標大,而且就連反潛戰專家們也承認,他們從事的是一門非常不精確的科學。因此反航母戰略並不過時。航母的威力依然很大,它的功能依然很強。由十萬噸鋼材建造、擁有強大戰鬥力的龐然大物依然可以完成很多任務。

    問:這種發展是否可以被稱為軍備競賽?

    儘管性質不同,但中日兩國都在不斷完善其海上戰略,並通過該戰略在其國際野心、綜合國力、經濟需求和政治侷限之間尋找平衡點。中日都將在其地區軍事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帕特拉諾(Alessio Patalano)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的講師,專門研究日本海軍史和當代東亞的海事問題。他同時也是該學院亞洲安全和戰爭研究組的副主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代表網站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目的在於傳遞信息。

    責任編輯:NONO Han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