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是跑者跑步路上面臨的最大敵人!

  如果說跑步減肥沒效果、耐力提升慢這些問題讓跑者感到困惑的話,疼痛作爲一種極度糟糕的體驗,其帶給跑者的就是極大困擾、焦慮甚至抑鬱;

  85%的跑者曾經或者正在經歷傷痛,無不證明預防和解決傷痛,可能是跑者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

  想要科學、系統、嚴謹地解答跑者傷痛問題,最權威的人士應該就是運動醫學大夫,在經過若干年專業醫學教育,併爲無數運動損傷患者診治疾病,他們將紮實的醫學理論與豐富的臨牀實踐融會貫通。

  運動醫學大夫是如何看待跑者這個羣體?是如何看待跑步傷痛?

  跑步研習社有幸邀請到江蘇省中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運動損傷專家袁濱,於本週三19:30做客跑步研習社聊跑步傷痛。

  運動醫學大夫教你正確治療跑步傷痛

  袁濱

  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

  中國首批運動處方師

  江蘇省紅十字會特聘師資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上肢學組青年委員

  國際關節鏡、膝關節外科、骨科運動醫學學會(ISAKOS)會員

  南京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委員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運動傷害分會關節運動傷害學組委員

  擅長膝、肩關節鏡手術,各類關節鏡術後運動康復方案指導,難治性膝關節疼痛保守治療解決方案

  袁濱醫生長期從事運動損傷臨牀工作,在工作中接觸了大量跑者,對於跑者這個羣體十分熟悉,同時他個人也是一名運動愛好者,通過運動成功減肥20多斤,可謂運動人羣中最懂醫學的,醫生羣體中最愛運動的。

  多年工作積累下來,袁醫生有很多話想對跑者說。

  Q1:請袁醫生介紹一下自己的簡歷以及運動醫學專科,爲什麼推薦跑者到醫院看病掛運動醫學專科的號?

  袁醫生:

  我從大學畢業後就從事骨科工作,後來選擇了運動醫學專科,在孫魯寧主任帶領下一直在這個科室深耕和研究。

  骨科分支衆多,比如脊柱外科、創傷骨科、腫瘤骨科等等,運動醫學專科是骨科的一個分支,是隨着學科發展不斷細化而出現的一個骨科下設科室。

  我國運動醫學近年來發展較快,很多大醫院都設立了運動醫學專科,這也跟全民健身運動熱潮方興未艾密切相關,參與運動的羣體多了,由於運動不科學造成的傷病自然也會增加。

  事實上,跑者因爲傷痛到醫院看病,可供選擇的科室包括了骨科、康復科、運動醫學科,中醫科室等等,從治療的針對性和專業性角度而言,我比較推薦跑者有條件還是應當選擇掛運動醫學科的號,這樣相對能得到更加專業化的診斷治療。

  Q2:袁醫生在接診跑者過程中,你感覺跑者是一個怎麼樣的羣體?什麼傷痛比較多見?

  袁醫生: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我接觸到了大量運動愛好者,比如羽毛球、籃球、足球、跑步愛好者等等,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對於運動非常熱愛,堅持運動,也非常自律,這一點讓我很感動,但有時候堅持會變成一種忍痛訓練,這其實是不可取的;

  比如我曾經診治過一名羽毛球愛好者,其常年打球,雖然肩膀疼痛仍然堅持,直到發現無力揮拍,到我這裏來看病,經檢查已經發生了肩袖撕裂,這就令人遺憾了。

  在我接診的跑者中,膝痛很常見,幾乎每次上門診,都能見到膝痛患者,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跑者,除了膝痛以外,跟腱、足底、小腿這些部位的疼痛也常發生在跑者身上。

  Q3:膝痛的確是跑者最常見的傷痛,一些跑者到醫院檢查,診斷上會寫“關節積液”,關節積液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

  袁醫生:

  首先跑者應當瞭解,膝關節內部本身就是有液體的,這些關節液對於關節營養及代謝具有一定生理學意義,所謂關節積液就是指關節內液體增多的現象,常見於滑膜炎或者其他病因導致滑膜受到刺激而出現關節液體增多的現象。

  關節積液是一種體徵,很多膝關節的問題都有可能產生關節積液,當出現液體時,抽取積液當然可以達到消除積液的目的,但如果是隻是治標而不治本,很快液體又會產生;

  所以對於我們臨牀大夫而言,我們更關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關節積液,比如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都有可能發生關節積液,只有明確了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纔有可能真正解決關節積液問題。

  Q4:你如何看待一些跑者到醫院看病,醫生會說“以後不要再跑步了”?

  袁醫生:

  這種情況的確很常見,聽到醫生這樣的醫囑,也讓廣大跑者感到十分失望。

  從我長期從事運動醫學的臨牀經驗來看,對於運動愛好者而言,讓其放棄自己所熱愛的運動,這本身是非常難的,醫生要能夠站在患者立場思考,在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大夫如果隨口說出“今後不要再跑步了”這樣的話,是責任心不夠的表現。

  我自己在接診病人過程中,很少會說出這樣的話,我一般會先明確診斷,然後根據患者病情輕重告訴病人應當休息多久,並接受適當的治療和運動康復,對於絕大多數跑者而言,病情並不會嚴重到“今後不要再跑步”那樣的程度;

  但對於有傷痛的跑者而言,降低運動量是需要的,比如原來你每次跑步大概跑8-10公里,現在你顯然不適合再跑到那個量,但你進行一般的3-4公里的健身跑基本還是沒問題的。

  Q5、您是如何看待“跑步百利唯傷膝”這一流傳甚廣的說法的

  袁醫生:

  其實,這個問題就如同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喫甜食,一般而言,糖尿病病人是不建議喫甜食的,但我也問過內分泌科大夫,他們說糖尿病病人也能喫甜食,比如水果。

  舉例來說,糖尿病病人不要喫一大塊西瓜,而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慢慢喫,就不會導致血糖飆升。

  其實運動也是如此,跑步百利唯傷膝的說法肯定是科學性不足的,適當跑步有益健康,也有益膝關節健康。

  但錯誤的跑步,過量跑步,大量跑步而不做其他多元化運動,的確容易傷害膝關節,這是我們需要重視的。

  所以問題的本質並不是跑步傷不傷膝的問題,而是錯誤的、不科學的跑步傷害膝蓋,大量研究也表明久坐不動人羣發生膝痛的概率並不低於跑步人羣。

  Q6、跑步會導致軟骨磨損嗎?

  袁醫生:

  軟骨是覆蓋在關節處骨表面一層非常重要的潤滑和緩震結構,如果沒有軟骨,就會導致堅硬的相鄰骨面直接接觸,不僅大大增加應力,也會引發疼痛。

  激烈運動對於軟骨會造成一定衝擊,但只要經過休息,就能恢復和修復,但如果恢復不足,反覆過量跑步,就容易導致軟骨來不及修復和恢復,引發軟骨磨損,導致更早年齡發生骨性關節炎。

  所以跑者一定要在休息和跑步之間實現最佳平衡。

  Q7:跑者因傷到醫院進行治療,有時候效果不佳,或者容易發生傷病反覆,你認爲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袁醫生:

  發生這一情況的原因無外乎兩方面:

  第一:是醫生的診斷存在一定偏差,在診斷不明確的情況下,治療的針對性就會存在不足,導致效果不佳;

  第二:是患者沒有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和必要的休息,醫生不可能把病人24小時看起來,有時候我們醫生會讓傷痛跑者短期停跑一段時間,但跑者往往偷偷又會去跑步,這樣自然也會影響療效;

  第三:個人經驗告訴我醫體融合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必要的被動治療休息與積極的主動康復訓練要結合,光靠休息治療未必能取得最佳療效。

  Q8:跑者發生傷痛的正確處理流程方法是什麼?

  袁醫生:

  如果發生的是急性傷,比如崴腳,肌肉拉傷,受傷當時的正確急救是非常重要的。

  我看到太多跑者在受傷當天用了完全錯誤的處理方法,結果導致問題變得嚴重,最常見的就是受傷當時或者當天用雲南白藥、紅花油等活血化瘀的藥物進行處理,本來受傷部位皮下就在出血,一活血後反而更加腫脹。

  這可能跟大家看球賽,場上有隊員倒地,隊醫衝上去朝隊員噴藥,隊員立馬就繼續生龍活虎投入比賽,結果自己受傷也拿雲南白藥噴,其實人家隊醫噴的是冷凍劑,不是活血藥,雲南白藥噴霧劑是活血的藥物,雲南白藥保險液纔是冷噴劑。

  除此以外,受傷當時儘可能做冰敷,在受傷當面,冰敷可以進行多次,每次15分鐘左右,避免凍傷,冰敷後加壓包紮。

  在受傷後36-48小時以後,就不要再進行冰敷,而是要進行熱敷、理療等等,起到消炎鎮痛作用。

  如果是慢性勞損,我也建議跑者不要“諱疾忌醫”,也不要因爲擔心醫生說“今後不要再跑步”而不願意去醫院看病,至少明確診斷是很重要的,如果你都不清楚自己是發生了什麼傷痛,談何正確處理呢?

  Q9:大衆跑者如何有效避免跑步傷痛,您站在醫療角度能否給跑者一些基本建議和指導

  袁醫生:

  我認爲避免傷痛,以下幾點最爲重要:

  一、量力而行。

  大衆跑者不是專業運動員,沒有必要爲了取得一個什麼成績而去冒受傷風險,跑步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但跑馬拉松就不一樣了,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我是反對大衆跑馬拉松的。我看到太多跑者因爲跑馬而發生各種各樣的傷痛;

  二、多元化運動。

  如果你只是從事單一運動,比如只是跑步,那麼你的膝關節發生勞損性問題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而如果一週中安排幾天跑步,其他幾天安排做些力量訓練、游泳等運動。

  這樣一方面讓身體素質全面發展,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受傷風險。

  三、循序漸進。

  我發現很多跑者都是因爲跑量突然增加而發生傷痛的,所以循序漸進這個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往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實跑馬容易受傷,也是因爲一次過量運動造成的。

  四、出現傷痛,及時看病,明確診斷。

  舉例來說,我接觸的一個跑者,反反覆覆膝關節疼痛好幾年,經檢查是骨髓水腫,骨髓水腫就是所謂的微骨折,如果存在持續的應力,這個受傷部位就不會好,而讓這名跑者徹底休息輔以其他治療,這名跑者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疼痛,自己也很開心。

  Q10:大衆跑者使用護膝有用嗎?

  袁醫生:

  護膝有很多種,一般是那種直筒型帶有彈力的護膝,從循證

  醫學來看,這種護膝對於提高膝關節穩定性作用是很有限的,我個人也不太相信那麼薄一層材料能起到支撐穩定作用,最多有點心理安慰作痛。

  而對於髕腱疼痛的跑者,使用髕骨帶可能有一點分散壓力的作用。

  Q11:一些營養關節軟骨的藥物有用嗎?

  袁醫生:

  這類藥物多屬於保健品,軟骨營養是依靠關節液,一般藥物或者保健品很難達到關節液,所以這類藥物是否能保護關節軟骨爭議很大,當然個體間存在差異。

  這麼說吧,一半人可能使用有用,一半人可能使用沒有用,心理作用也是作用。

  我這麼說會影響這類保健品廠銷售嗎?(畫外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