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西點軍校1915年畢業(這一屆畢業生有56名晉陞為將軍)。與其說他是一位知名將軍或軍事家,不如說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他最後能當選美國總統,也正說明瞭這一點。

他從沒有真正指揮過什麼特別戰果輝煌的具體戰役,哪怕是諾曼底登陸他也只是個總協調者和最後下決心者,並不負責戰役前敵指揮,但是軍銜卻在短時間內一路飆升,是與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環境有關。

艾森豪威爾沒有真正參加過一戰,雖然從軍很早,卻被留在國內負責訓練和做軍內行政工作,但顯露了喜歡學習和為人隨和的性格,參謀業務嫻熟。

1941年3月,艾森豪威爾晉陞上校。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 ,艾森豪威爾奉命主持陸軍作戰廳工作,由此與他的伯樂和軍旅生涯之貴人馬歇爾開始了長期合作,在美國對德對日的總體戰略上,艾森豪威爾表現出與總統和參謀長高度一致的眼光,這纔是他飛黃騰達的主因,年底即升為準將。

1942年3月,艾森豪威爾榮升少將軍銜。

戰爭在繼續擴大,由於羅斯福在戰爭中身邊一天也離不開馬歇爾,使馬歇爾喪失了在二戰中親自統兵上前線的機會,艾森豪威爾因此被選中作為馬歇爾的戰略執行者到前線指揮作戰,職務為美國駐歐洲戰區司令,1942年6月,艾森豪威爾赴倫敦就任,而在此之前,他居然沒有任何實戰經驗!

看見沒,美國的妖怪也是講究背景的。

在盟軍進行的北非、西西里島和義大利的作戰中,在與情況複雜的盟國合作中,艾森豪威爾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政治和外交才能,恐怕後二者更出色一些,尤其在作戰行動究竟以美國還是英國為謀劃主導的問題上,艾森豪威爾既堅不動搖、又充滿外交技巧,讓布魯克和蒙哥馬利等英軍首腦從不服到順從,保證了美英同盟的穩定性。

1942年7月,艾森豪威爾晉陞中將。

諾曼底登陸前,英國本土雲集了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一堆國家的幾百萬軍隊和無數將領,按實力計算自然美國為首,但是誰能把這些國家的軍隊和將軍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纔是最大的問題。

馬歇爾力挺艾森豪威爾出任盟軍最高統帥,主持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霸王行動」,直接對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負責。那麼問題來了,盟國太多的元帥、上將等高級軍銜軍官,這叫艾森豪威爾怎麼指揮?

簡單,1943年1月,艾森豪威爾晉陞上將。

提問都不準確,從上校到上將,哪裡來的五年,明明是三年,艾森豪威爾創造了美國軍隊的傳奇。

什麼布萊德雷,什麼巴頓,從前都是艾森豪威爾的長官或上級,可這個艾克愣是以火箭般的提升,成為了歐洲戰場上美國軍隊第一人。

還不夠。

在反法西斯戰爭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刻,美國軍隊已經發展到一千萬人以上,原有軍銜已不足以滿足戰時需要,美軍準備開發元帥軍銜,首當獲得的自然應該是馬歇爾將軍,但是英語「元帥」的發音與馬歇爾幾乎相同,於是改稱五星上將。

1944年9月20日,歐洲戰區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獲升五星上將。

我勒個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