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單九號院,是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所在地。百年來,從這裡畢業的莘莘學子,已成為中國醫學界的脊樑。現在,他們又彙集在這裡,為每一位中國老百姓,用平實簡單的語言,做負責任的醫學科普。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東單九號院」

小綠

「隔壁老王前兩天不舒服,去醫院一查竟然是癌症!還是晚期!」

小綠

醫生!我也想查查!!

癌症,或者說惡性腫瘤,已經和心血管疾病一樣成為很多國家(包括中國)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老百姓都談癌色變,因為每天都在發生很多「隔壁老王」的故事。聽說腫瘤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好方法,是不是每個人都查查就放心了呢?

什麼是腫瘤篩查

這裡的腫瘤是指惡性腫瘤,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癌症。

所謂篩查就是在沒有癥狀的正常人羣中通過某種檢查發現早期疾病。腫瘤篩查確實是早期診斷惡性腫瘤的好方法,很多研究都證明對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進行腫瘤篩查能有效降低腫瘤的死亡率。

但是惡性腫瘤種類有很多,都叫「翠花」,不同的「翠花」長相不同,命運也各不相同。有的腫瘤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比如胰腺癌、小細胞肺癌;也有些腫瘤發展很慢,比如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

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適合進行篩查,能進行篩查的腫瘤有3條重要標準:

1. 腫瘤給患者帶來嚴重病痛負擔,並有較高的患病率。

2. 腫瘤早期發現後有相應的治療手段。

3. 有合適的篩查手段。

如果把惡性腫瘤比作魚,早期腫瘤就是小魚,還有很多正常組織或良性病變就是小蝦。

腫瘤篩查就象撒網捕小魚,河裡的魚比較多,撒下網抓到魚的機會就大,這就好比人羣患病率比較高的腫瘤,值得篩查。有的小魚長得很慢,能和小蝦和平共處,這種小魚其實不需要捕殺,就象那些發展很慢的腫瘤,篩查意義不大。還有的魚非常兇,雖然小但能迅速喫光小蝦,不給你捕殺的機會,這類似發展迅猛治療手段不多的腫瘤,篩查意義也不大。

篩查手段就象是漁網,合適的漁網是最難獲得的,孔大了會漏掉小魚,孔小了小蝦也會被誤抓。不同的腫瘤篩查需要不同的「漁網」,但是遺憾的是,醫學發展到今天,還沒有一種腫瘤有完美的篩查「漁網」。

漏掉小魚的情況叫做假陰性,也就是實際有腫瘤但沒有被發現。誤抓小蝦的情況叫做假陽性,就是檢查發現有問題但實際並不是腫瘤。

小綠

醫生,現在我知道什麼是篩查了。

小綠

那我還是查查吧,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壞處......

腫瘤篩查的副作用

醫生和患者都很容易看到腫瘤篩查的好處,通過篩查發現的早期腫瘤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療,比如早期乳腺癌只需手術切除,不需要接受放療化療的痛苦。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腫瘤篩查同樣也有副作用,這種負面的影響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認識。

腫瘤篩查的副作用總體有以下三方面:

1. 篩查手段本身給患者帶來的傷害。

2. 假陽性和假陰性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焦慮和恐慌。

3. 某些腫瘤的過度診斷。

並不是所有的篩查手段都是100%安全的,有些檢查本身就有檢查相關併發症。

比如美國把結腸鏡檢查及鏡下腺瘤切除作為結直腸癌的篩查方法,通過篩查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了明顯下降。但是結腸鏡本身是有創檢查,有可能出現腸道穿孔、腸道準備過程中電解質紊亂、麻醉意外等併發症。

作為健康人在選用這些篩查手段時需要對檢查可能的風險有所瞭解。

前面提到沒有完美的「漁網」,任何檢查都有假陽性和假陰性問題。

醫學中常用敏感性和特異性來評價某種檢查手段。敏感性高就是假陰性率低,也就是小魚不漏網;特異性高就是假陽性率低,也就是不把小蝦誤當成小魚。

在臨牀中,一個敏感性90%、特異性96%的篩查實驗已經很難得了,如果用這種實驗來篩查某種患病率是0.6%的腫瘤(乳腺癌的患病率和此類似),每篩查1000人會發現6例真的腫瘤患者,40例假的腫瘤患者。這40 人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進一步的確診檢查,而這些確診檢查往往是有創傷性的。試求這40人的心理陰影面積!

有些腫瘤生長非常緩慢(有些甚至還會出現退化),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麻煩。如果通過篩查發現此類腫瘤,對患者並無真正的幫助,這被稱為過度診斷。

換句話說,如果不進行篩查就永遠不會發現此類癌症。最近有美國研究者反思,通過大規模篩查試驗診斷出的前列腺癌中有多達50%屬於過度診斷。

所以腫瘤篩查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篩查什麼?如何篩查?什麼人篩查獲益最大?這些問題敬請期待今後九號院的科普知識。在這裡只想提醒大家,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腫瘤篩查,請淡定面對篩查結果。

小綠

原來這麼講究!謝謝醫生,查不查按你說的辦!

參考

文獻

1. The Harms of Screening New Attention to an Old Concern. JAMA. 2012;307(6):565

2. Association of colonoscopy and death from colorectal cancer. Ann Intern Med 2009; 150:1.

3. Adverse events after outpatient colonoscopy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 Ann Intern Med 2009; 150:849.

4.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Essentials, 5th Edi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hiladelphia 2013.

5. Principles of Cancer Screening. Surg Clin North Am. 2015 October; 95(5): 953.

6. Principles of Cancer Screening: Lessons from History and Study Design Issues. Semin Oncol. 2010 June ; 37(3): 202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Ann Intern Med 2011? 155:762

黃曉明

黃曉明,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內科,副主任醫師。1999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學院),獲臨牀博士學位。擅長發熱待查等內科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風濕免疫病的診治,高血壓/COPD/貧血/痛風等常見病的綜合管理。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圖片來源:正版圖庫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