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忽律」是《水滸傳》中朱貴的綽號。要了解為什麼朱貴會得此綽號,就得清楚「旱地忽律」指的是什麼東西。清代詩文家程穆衡在為《水滸傳》作注時指出,「鱷魚一名忽雷,轉音為忽律」。由此可知,「忽律」即為鱷魚,「旱地忽律」指的是在陸地上的鱷魚。

朱貴之所以得綽號「旱地忽律」,更多的是與他的相貌有關。書中對他的長相有如下描繪:「身材長大,貌相魁宏,雙拳骨臉,三叉黃須……」這裡「拳骨」即是「顴骨」,顴骨高則常常腮陷嘴突,如鱷魚一般。

一般來說,鱷魚不會輕易上岸,它通常潛伏在水中、水邊及沼澤地帶,伺機向獵物發起攻擊。《水滸傳》中朱貴在梁山水泊開酒店,充當梁山的耳目,他的活動特點有點類似潛伏在沼澤邊上的鱷魚,故得綽號「旱地忽律」。

當然,也有人認為,鱷魚到了陸地,行動笨拙,威力無從發揮,人們是借「旱地忽律」來嘲笑朱貴的本領有限。


《水滸傳》一百零八將都有自己的綽號,大家耳熟能詳的智多星吳用、黑旋風李逵、小李廣花榮等好漢綽號都通俗易懂,唯有朱貴這個綽號旱地忽律,乍一看還以為是個西域異族人,那麼這個旱地忽律又是什麼意思呢?

朱貴的開場較早,是梁山早期頭領王倫的手下。《水滸傳》第十一回,「朱貴水亭施號箭,林沖雪夜上梁山」,朱貴第一次出場,跟林沖有過一段自我介紹,他說道:「小人是王頭領手下耳目。小人姓朱名貴,原是忻州忻水縣人氏,江湖上旦叫小弟做旱地忽律……」忽律,是宋代契丹語里對鱷魚的稱呼,鱷魚號稱水中霸王,但到了陸地上就行動笨拙遲鈍風光全無,旱地忽律這個稱呼放在朱貴身上其實是很貼切的。


朱貴可以說既是梁山泊的開山元老,也是梁山最早從事情報工作的好漢。他在跟林沖的自我介紹中還說到:「山寨里教小弟在此地開酒店為名,專一探聽往來客商經過。」朱貴名為開酒店,實則是刺探外界的消息,後來每有其他好漢進山入伙,朱貴都負責接待,包括清風寨、清風山和晁蓋這幾伙好漢上山都要先經過朱貴的酒店,可見這酒店基本上就是梁山早期同外界的唯一橋樑。一般來說只要安全的到達了朱貴的酒店就等於平安到梁山了。 


由此可見,朱貴表面上只是梁山開酒店的老闆,和綠林好漢搭不上邊,實際上朱貴長期從事情報工作,其作用卻是不可小視。這就像鱷魚一樣,在陸地上任憑爾百般擺布,吾自以不變應萬變,一旦入水,則如魚得水,肆無忌憚。「忽律」其實就是一種善於偽裝的可怕動物,這和朱貴長期戰鬥在情報一線的工作性質是很像的,這個綽號,其實很貼切朱貴這一人物身份。他的綽號,和他弟弟朱富「笑面虎」這一綽號有異曲同工之處,果然親兄弟就是親兄弟。


不過朱貴在梁山的存在感一直比較低,宋江入主梁山後,山下的酒店擴大到了四家,朱貴酒店的重要性也就大不如前了,加上宋江帶來的戴宗後來居上,成為梁山情報系統的頭子,朱貴也就逐漸被邊緣化了。梁山排座次,朱貴在108漢裡面僅排名92名(地囚星)。征方臘時,朱貴在杭州染病而死。


旱地忽律算是水滸裡面比較奇特的外號,很多人不明所以,怎麼朱貴就取這麼個複雜的外號,在以前忽律一般就是指鱷魚,所以旱地忽律就是說旱地鱷魚的意思。

那有人會問了,鱷魚就鱷魚好了,幹嘛要叫忽律這麼奇怪的名字呢。實際上,今天我們國內的鱷魚一般就是指揚子鱷,在古代也叫鼉,揚子鱷體型嬌小,性情溫順,算不上什麼厲害的動物。不過在古代可不止揚子鱷一種鱷魚,比如大文學家韓愈在潮州做官的時候,就寫了一篇有名的《祭鱷魚文》,在那裡面的鱷魚動輒就吃豬牛,絕非小小揚子鱷可以辦到的。按照那裡面的描述,那種鱷魚應該接近今天的灣鱷或者尼羅鱷,是一種大型的獵手,兇狠殘暴,破壞力極大。因為韓愈的這篇文章,人們對鱷魚的印象大大加深,在很多人眼裡,鱷魚就是一種兇狠貪婪的龐然大物。

既然如此,朱貴如果直接叫旱地鱷魚豈不是更加的直觀易懂,我覺得這裡可能有一點隱晦的意思在裡面。朱貴這個人,說厲害嗎,也不算厲害,但是他也算是梁山最早的老人之一。王倫在的時候,朱貴就在山下開酒店,留意來往客商,這個位置,最需要人察言觀色,所以朱貴可算得上是精明。這個酒店賣酒倒是其次,朱貴主要乾的有兩件事,一個是通風報信,看到有商隊路過,就告訴山上的王倫等人,另一個針對落單的客人,他做一個殺富不濟貧的勾當,何為殺富呢,他看到有錢人來住宿,就把他們迷暈了,搶奪錢財,有時候那客人生的肥大,直接就結果了,精肉做肉乾,肥肉熬油點燈。如果是沒有盤纏的客人呢,他就直接放過了。倒不是說朱貴可憐窮苦人,實在是殺人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人家本來就沒錢,為了那幾斤肉就殺人,實在沒必要。

擱今天的標準來看,朱貴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魔,十分嚇人。然而在水滸的環境里,朱貴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罷了。所以就給他安排一個旱地忽律的外號,忽律雖然代表鱷魚,但不見得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意思,待反應過來,這個綽號的震懾力已經大大降低。大家都知道,鱷魚的主場是在水裡,陸地上活動能力將大大受限制,旱地忽律,那就說明了朱貴也不過如此,就算是鱷魚,也是在陸地上的,翻不起浪花來,甚至有點外強中乾的意思。

朱貴叫旱地忽律,他還有個弟弟朱富,也很有意思,叫做笑面虎。笑面虎這個詞一般是說一個人表面笑呵呵,實際上心狠手辣,無惡不作。而在朱富這裡也許還有另一個意思,比起哥哥朱貴來,朱富到還算是個好人,同樣是經營酒店,沒見他殺人取肉的勾當,相反他一直笑嘻嘻的,與人和善,故而大家給他一個綽號笑面虎。既然已經稱虎了,那朱富還是有幾分本事的,但是加上了笑面兩字,實際上也說明了這個老虎本事不過爾爾,對人還要笑臉相迎的,不必太過在意。兄弟兩個,一個是旱地忽律,一個是笑面虎,綽號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說兩人有兩下子,但都不厲害。

也許正是因為他只是個旱地忽律,容易讓人放鬆警惕,所以朱貴一直都在梁山負責情報聯絡的工作,林衝上山是他一手促成的,甚至後面晁蓋一夥還有宋江上山,朱貴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誰能想到一個報信的能有這麼大本事呢。令人奇怪的是,所有上山的人似乎都對朱貴無甚感激,排座次的時候,他也只排到了九十二位。

朱貴前半生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梁山大聚義後,反而安分了不少。不過很可惜的是,朱貴在征方臘的時候染了瘟疫,還把弟弟傳染了,雙雙死去。不管是旱地忽律還是笑面虎,從此煙消雲散。


地囚星朱貴的綽號旱地忽律實際上就是指陸地上的鱷魚(四腳蜥蜴)!

忽律在當時是契丹人的語言,指的是鱷魚或者蜥蜴一類的動物。那麼旱地上的鱷魚或者蜥蜴又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呢?朱貴又為什麼給自己取這麼一個綽號?

其實旱地上的鱷魚並非是指無能。鱷魚或者蜥蜴實際上是一種行動能力極強、偽裝技術高超,平時看是波瀾不驚,突然一擊便會造成巨大殺傷力的動物。這實際上與朱貴所從事的事業是十分相似的!

實際上朱貴在整個水泊梁山中的108單好漢中可以說是武功平平的一位。這也是為何朱貴排在92位地囚星。那麼朱貴作為水泊梁山的元老級人物。早在白衣秀才王倫掌管水泊梁山時便已經待在了梁山,長期在水泊梁山的山腳下開在一個酒館。而這一個酒館真正的目的並非是為了賺錢或者經營生意。背後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替水泊梁山打探消息和傳遞情報,並且護送那些想要上山投靠山頭的好漢們順利進入梁山。

因此朱貴在梁山坡山腳下打探消息時,一般都會偽裝成一個普通的酒館老闆。平時不顯山不漏水,但是一旦有了重要的情報或者是重要的消息,便會快速的送達梁山山寨。將消息直接送到首領的手中並且採取積極的措施應對。

而每當有人來投靠梁山之時,朱貴便會先對其進行試探其投誠之心。無論是林沖還是後來的晁蓋等人投奔梁山都是由朱貴引薦,可見其相面識人的能力也是十分高超。識英雄辨忠奸!

因此旱地忽律朱貴可以說是梁山泊的情報頭領。負責溝通的梁山伯與外界的信息往來,同時也為涼山坡的發展不斷的吸納著人才。

旱地忽律這一綽號也註定了朱貴一生的命運。朱貴即為旱地忽律之所以能夠在梁山泊這個地方如魚得水。情報工作做的十分出色,是因為有800里梁山泊水面的的滋潤。才使得朱貴這個陸地上的鱷魚能夠在這裡生活下去。

而當梁山的好漢們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並且奉命去征討方臘。旱地忽律朱貴便開始徹底離開了水的滋養。最終病死在了杭州城。這樣的結局也印證了朱貴的綽號。


水滸108將的綽號多與其形象和特點相關,要弄清楚旱地忽律的意思,首先要了解清楚朱貴的基本情況。

朱貴基本情況

朱貴,梁山泊元老之一,排名第九十二位,上應:地囚星,原是梁山早期頭目王倫手下的耳目。

朱貴從一開始就在梁山腳下下以開酒店為名,專門探聽往來客商的消息、收集情報,為梁山與外界的重要聯絡人和中轉站,實為梁山埋伏在外圍的重要情報人員。

朱貴又兼職進入梁山考核第一關的面試官。凡有準備上梁山之人,朱貴初步甄別核實後,便向湖對面的港灣里射一枝響箭傳遞訊息,對面便搖船過來接人上山。

旱地忽律的幾個含義

一是宋代契丹語里對鱷魚的稱呼,鱷魚乃水中霸王,平常潛伏不動,靜候獵物,到了陸地上則較弱;

二是指一種有劇毒的四腳蛇,此蛇多生活於水中,生性喜食烏龜,他將龜肉吃乾淨後鑽入龜殼,冒充烏龜,待人撿起後便伺機發出奪命一擊,致人於死命。

不論何種解釋,「忽律」都是一種善於偽裝、隱忍的可怕動物,很容易被人忽略,但關鍵時刻往往能給人致命一擊,這和朱貴的工作性質很相像,這個綽號,相當貼切人物工作身份。

忽律還有一個解釋。水滸書中北方俗語眾多,在黃河下游沿線農村多把下雨前的轟隆轟隆的雷聲簡化後口語叫作響「忽律」。

來梁山投靠的英雄個個身懷血海深仇、窮途末路之際見到朱貴,基本也就相當於安全到達了梁山,實有「久旱逢甘霖」之實,恰是大雨前響徹天地轟隆轟隆的雷聲,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梁山隱藏於800里水泊之中,眾英雄日常生活多在水泊中,獨有朱貴等幾個情報人員生活於外圍陸地之上,相比於水中濕地,故有旱地之說。

朱貴的外貌形象。

原文林沖經柴大官人推薦入伙梁山,走到李家道口的哪家酒店,朱貴正式亮相:

「頭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襖,腳著一雙獐皮窄靿靴,身材長大,貌相魁宏,雙拳骨臉,三叉黃須」。

單從貌相看朱貴還真和別人不太一樣,外面厚厚的一身衣服武裝,身高體闊,臉骨突出,鬍鬚少而黃,還真有點象在岸上的鱷魚。

朱貴與其他多數梁山好漢魁梧高大、威風凜凜的樣子相差甚遠,所以他的綽號也有些異域風情—旱地忽律,咋一聽還以為是外族人或外國人。

朱貴為人處世風格。

朱貴有其彪悍兇殘的一面。他向林沖自我介紹時說,有錢財的客人,便告訴水滸山寨來接人。但是遇到落單的客人,沒有錢財的放任不管,順其自然。

但是有錢財的,態度好的、看著順眼的,用蒙汗藥把他干翻,劫了錢財,放其一命;

態度不好,看著不順眼的直接擒住殺了,將精肉風乾作為備用的臘肉,再賣給客人,肥肉直接煎了點油燈用。

可見朱貴等應該沒少幹這種事,否則也不會和林沖如此交心說出這種機密醜事。這種行為和鱷魚靜伏狩獵、四腳蛇偽裝毒人沒有區別,旱地忽律之稱名副其實。

但朱貴也有其善良正義的一面。林沖初上梁山,小氣的王倫借故不想接納,是朱貴據理力爭,帶頭與王倫擺事實、講道理,分析利害關係,王倫方留下了林沖。如果沒有朱貴,林沖很可能就被王倫直接拒收了。

朱貴對梁山的貢獻。

朱貴早在王倫時代就上了梁山,一直在李家道口這個酒店從事情報工作。後來梁山規模擴大,類似酒店就擴充到4家,情報人員也增加到13人。

朱貴仍然經營李家道口的那個酒店,直到梁山受招安,朱貴都沒有一刻離開和鬆懈,為梁山囤積了大量財物,甄別選送了大批人才。

朱貴在梁山的地位。

朱貴雖為梁山元老之一,但因其性格直率、處事低調,王倫年代,朱貴排位列最後一席;林衝來了,他還是最後一席;晁蓋來了,朱貴仍舊是最後一席。

直至最後的八百餘人大聚會,梁山選出108將,朱貴僅列92位,排位仍是相當的靠後,與他的資歷和實際貢獻嚴重不符。

但這也正應了他的工作性質和外號:平常低調潛伏,為眾人所不熟知,不為名,不為利,只執著於心中那份偉大的事業。


朱貴是梁山上負責打探消息、聯絡四方英雄的頭目。他於梁山腳下開了一家酒店做偽裝。表面上是一家酒店的老闆,實際上卻是梁山泊的頭領之一是一個非常懂得偽裝的人。

朱貴是梁山上資歷最老的超級元老。早在白衣秀士王倫主持梁山時,他就是梁山上的第四把交椅。後來晁蓋、林沖、吳用等人火併王倫。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朱貴與王倫心腹杜遷、宋萬一起歸順晁蓋,朱貴得以繼續做梁山的耳目。

朱貴長期從事秘密戰線的工作,主要事迹有江州劫法場前朱貴用蒙汗藥迷倒戴宗,使梁山獲得了宋江即將被法場問斬的重要消息,石遷、湯隆誘騙金槍手徐寧上梁山,亦是通過朱貴的酒店做中轉站,可以說朱貴就是梁山的地下交通站站長,其重要性還是很大的。

朱貴綽號旱地忽律,忽律,是一種善於偽裝的鱷魚,是一種生長在水中的爬行動物。當這種鱷魚離開了水,來到陸地上時,它就會藏匿在水邊的草叢中,以草的顏色做偽裝,以利於捕食獵物。這與朱貴的綽號正相吻合。

朱貴一生都在以酒店老闆的身份做偽裝,終生都在做地下工作,猶如一隻草地上的鱷魚。試想一下,如果鱷魚一輩子不在水中,那他就只能偽裝一輩子,一輩子活不回自己的本來面目,朱貴,正是這樣的人。

地下工作是很兇險的,一不留神敗露身份,是要掉腦袋的。朱貴一輩子從事這樣危險的工作,他在梁山的地位卻是非常低的。王倫時期,朱貴就是梁山排名最末的頭領。在晁蓋火併王倫後,朱貴繼續著這種危險工作,地位卻未見上升,是梁山上的底層人物。

如此看來,情報工作不好做啊,既沒有地位,也沒有生命保障,朱貴可真是梁山上的老黃牛!


我相信就算是熟讀水滸之人,也未必能把每個好漢綽號的含義都解釋出來,而《水滸傳》也並非單純的是一部宣揚暴力、歧視女性的腌臢小說,作者在其中賦予的情感與內涵其實是顯而易見的。《水滸傳》成書於明朝,施公迫於統治者朱元璋的壓力,在書中也是必須要行一些諂諛之事的,最顯著的三個人物就是施公直接把朱元璋、徐達、常遇春變成了朱武、陳達、楊春,而另外一對朱家兄弟也以「富貴」為名,可見文人的態度了。

但褒揚歸褒揚,施公畢竟曾輔佐過張士誠,不可能在張士誠失敗後一味的對朱元璋示好,所以我們發現朱家兄弟看似富貴的名字之外,他們的綽號卻是赤裸裸的惡意。朱富的綽號笑面虎比較好理解,直接理解為笑裡藏刀也不錯嘛,而朱元璋分裂張士誠的主要手段就是對張士誠的舊將允以高官厚祿,讓他們背叛自己的老大。而朱貴這旱地忽律的綽號一直有爭議,但我們要把這個貶義的大方向確定了,就能更好的對其剖析了。

首先在古契丹語中,忽律有鱷魚的意思,我可不認識什麼契丹語,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你也別問我是誰給翻譯的…那麼旱地忽律自然可以解釋為爬上岸的鱷魚,然後我也不知道鱷魚算爬行動物還是算兩棲動物,反正它在水中的戰鬥力比陸地上要強,所以為什麼說他主動捨棄了自己擅長的領域,或許是在說朱貴屈才,當然也可以說是在黑朱元璋當不了皇上,還是當和尚好。但無論哪種解釋,它其中的內涵都多少有點牽強,我們繼續看下面的解釋。

忽律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中是一種毒蜥蜴的稱呼,這種蜥蜴會不會變色偽裝不知道,但它最愛吃的食物是烏龜,在享受完美味的烏龜後,它還會藏在龜殼裡等待下一個獵物的到來。那麼忽律這種頗為隱蔽的作戰方式就是陰險的代名詞了。參考朱貴在梁山泊下的所作所為,他有時也會做些殺人越貨的事情,但朱貴只殺富人,不殺窮苦人,又不能完全用忽律來等同之。那麼如果用忽律的陰險來形容朱元璋的作風,是不是也很合適呢?

從朱貴的設定來看,他雖然也有濫殺無辜的黑歷史,但總的來說他還是一個能識人,懂大局的漢子,當年要不是朱貴好言相勸,林沖根本就沒有留在梁山泊的機會,對於林衝來講,朱貴可以說是他的恩人,簡直就是在他乾涸心田下了一場及時雨啊。在山東、河北的一些地區,一些村民把下雨之前的打雷聲稱之為「忽律」,這裡的發音是「hu lei」,所以結合全文來看,旱地忽律解釋成「及時雨」其實更合適。但我們要秉承施公貶低朱元璋的原則來看,把旱地忽律理解為伺機而動的毒蜥蜴也可以。

朱富對應地藏星,是不是能和地藏菩薩聯繫到一起呢?


文/邏輯文史游

朱仝和朱元璋無關,純粹是在說他身上發生的「誅童」事件…


簡明扼要不啰嗦:

鱷魚??~


忽律是古代少數民族人對鱷魚的稱呼,一說一種兇猛的四腳蛇類動物,經常吃掉烏龜後,鑽到龜殼中藏身,鱷魚大部分是生活在水中的,旱地忽律,就是陸地上的鱷魚,朱貴早年為梁山泊耳目,以開酒店為名,迎來送往打探消息,或劫財害命,因此,旱地忽律這個綽號,更彰顯了朱貴的兇殘


早些年我就認為是字上有錯 應該是「旱地忽津」 朱貴本身是酒保 意在表達長途跋涉口腹渴餓 到了酒館 猶如旱地逢霖一般 被滋潤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