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運作模式方面,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任正非有過這種言談舉止,只是聽說任正非好像在華為沒有多少股份,股份少,獲利就少嘛!這個道理眾所周知,可是華為可以跟世界上最厲害的公司,如蘋果????,三星,平起平坐,試問比亞迪跟(勞斯萊斯)和(賓利)平起平坐了嗎?仗著自己在電池方面有點成績,就叫囂著要幹掉同行,試問你能幹的過特斯拉汽車嗎?你知道什麼是叢林法則嗎?

如果你可以將自己的股份稀釋掉,像任正非一樣分給比亞迪的技術人員,那麼我相信你可以打敗特斯拉。

記得前些時候,比亞迪騙取國家的新能源技術研究補貼,被處罰過,那多丟臉啊!要是臉皮薄的,羞??也羞死了!幸虧你臉皮厚。

作為高科技企業,別整這些沒有用的,好好夾起尾巴搞研究,這纔是正道。


當我看到一篇文章,一位電動車主三四百公里跑了二十多個小時的新聞後,我就覺得誰買電動車誰傻逼,這跟幾十年前套牛車趕路,騎自行車跑長途有什麼區別,能不能不要套著新能源的外衣,掏乾淨老百姓兜裏的錢,再把老百姓趕到幾十年前去生活。

現在生活這麼快節奏,時間就是成本,以為大家都很閑麼,喫著火鍋沖著電,晃晃悠悠去臨縣!大家很忙的。不想消磨在路上。

再者都換成電動車?電在哪裡來,現在都每天嚷嚷著,節約用電,電力不足,難道都換成電動車電力就足了,太扯了吧,用電量激增,現在燃油車限行,難道到時候電動車再限電麼?

鼓吹電動車普及就是人為推動家庭生活成本提高,現在家庭生活壓力已經很大了,買倆蘋果都要十幾塊錢,你專家有錢不在乎這點零碎鋼鏰,老百姓還指著兜裏這點錢過日子呢


你電動車或現在騙國家補貼的所謂新能源車,你只要解決了電源的衰減問題以及車輛充電後的續航能力,電池的污染和成本回收問題,況且輕而易舉的還能跑個青藏線川藏線新藏線長途什麼的能比現在的燃油車還方便的多的話,百姓自然會選擇你,而不是你要求的靠所謂國家政策支持,這種赤裸裸的要求國家政策支持而解決不了百姓現實問題的行徑,跟不要臉的流氓綁架行為一個樣。


一,不管電的油的都應該保證消費者的權益,最重要的莫過於生命,凡是自燃的每起一律賠償消費者最低一個億,罰車企十個億起步;

二,為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督促技術進步,應該重罰套補騙補的黑心企業,取消電動車補貼,不應該拿公眾稅款去補貼少數,應該與普通車輛一樣對待;

三,特別應該取消上海杭州北京等這些城市對燃油車的牌照獲取限制,車企一樣的繳稅繳費,普通消費者同樣甚至更多繳稅繳費,尤其當下市場行情下行壓力巨大;


我想問問老王,香港的計程車怎麼全部下線了?還有英國、美國的部分地方也叫停了?這是為什麼?因為你在吹牛。我們很支持我國的新能源車工業,也希望看到未來的能源車市場,中國佔的份額最大化,但是你老王現在的實力和能源車的問題在哪裡?你找到了嗎?我覺得你還先不要在那搖旗吶喊,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和你們所宣傳的和實際相符的新能源車,那纔是國人的驕傲。


想禁然油車可以,但前題是新能源質量差丶跟不上城市節奏,充電樁少丶續航能力差、就這幾個問題目前然油車仍是機動車主力,要想取締然油車丶把新能源技術改進改進,續航保持一千K米左右丶充電樁各地普及丶出家門就看到充電設備,車的價格大概十萬左右要親民,和然油車價格差不多都可以了,只有這樣才能取消然油車、否則困難重重,這是我個人看法。


1.國家發電夠不夠 2.路程能跑多少 3.充電要多久 4.電池壽命多久 5.電池怎麼降價,價格嚇死人 6.電池回收怎麼辦?污染環境嚴重麼?7.發電還是要造成環境污染 8.電樁覆蓋程度怎麼樣?9.動力相關技術成熟度及質量如何,別也來個電池爆炸和電解液滴漏! 解決好這些問題再來忽悠老百姓吧!這個讓我想起,瓶裝水。熱開水營養很好的,他就提出礦泉水營養更好,其實礦物質一樣。看看熱度沒了,又提出純水,便宜又方便。純水沒礦物質了,他又提出維生素功能性飲品。人工合成的飲品不行了,又提自然健康純果汁飲品,其實還是合成的。商人永遠是滿滿的套路。其實最解渴,最便宜,最有營養,最省錢的還是白開水。


沒辦法,因為發動機確實中國和外國差距太大,而且可能嚴格意義來說沒辦法超越,但是我國電動車文化起源比較早不比外國差,甚至會強點,中國只能靠電動車來彎道超車,雖然說電動車環保只是假象但是還是對大城市來說也不錯,雖然會污染其他地方,不過我很期待氫燃料汽車。排放物是水充一次氫氣能跑一千公里左右很強的車,只是技術成本比較高,期待之後吧。


商業炒作

總所周知,現在的新能源電動汽車才進入市場的時間不是很長,市場反饋的信息也不是很好。續航問題,電池更換的高費用,城市對新能源車的配套建設等等。一個產品想代替一個產品總得有一個週期,就像通訊工具一樣,從BP傳呼到現在的智能機花了多少時間?所以說現在嚷嚷著全面禁止燃油車不過是博人眼球,商業炒作的一種宣傳手段

補給計劃需要時間

想要全面普及電動車,那就得全面跟進匹配的充電樁。充電樁的普及,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說公用的電樁商業化、電樁的用地選址、電樁的安裝、停車場埠的規劃等等,那是一個全國性的命題,不是嚷嚷說全面禁止就能夠禁止的。最簡單的想像一下,馬上停止燃油車的使用,代步的需求量估計廠家日夜開工生產一年,估計也滿足不了市場的換代吧。


現有電動技術尚未成熟,從電動的技術,城市充電的配套設施,都不健全,也沒用普及,全面禁止肯定是不合理的,電動是未來的趨勢,也必然會取代現階段的燃油模式,需要大家共同推動,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