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調今年出來了幾個規範,在業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業界的大佬們都不淡定了,但也沒有辦法。規範一旦在網上公布,不管別人提什麼意見,都是擺設,磚家是決然聽不進去的。大凡磚家都有個性。他們琢磨了好幾年的東西,哪能讓你幾句就說服了?結果呢,倒像是各個規範都想盡了奇招作弄人。如果所有製造業都是這麼個做法,別說追趕美日德,就連做事兒都難。

先說說規範都是什麼人在制定。除了設計院和施工企業的技術大佬們,每個規範都有相關的贊助商,新技術嘛,哪有無緣無故的贊助呢。大多數規範更新時出現的新技術、新措施,都與生產廠商有關。技術大佬基本不做什麼實地研究,即使參與,也是跑不了幾趟工廠,靠的也是工廠的協作,提供試驗場地、數據、甚至提供操作人員。

外行其實並不知道,規範的簡短的幾句話,會對整個行業或某些企業帶來多大的影響。機電行業前幾年突然因為各地的地震,大火了一批企業,那就是抗震支吊架生產商。這個技術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就是納悶,就連天天地震的日本,也沒有因為只生產抗震支吊架就滋潤的比我們設計狗的日子還好過。你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獨到的商業眼光和經營能力。整個水暖的管道、風管、橋架造價合在一起的造價,外加設計院的設計費一共,也絕超不過100元/平米,可人家的管道綜合抗震支吊架既然能賣到150元/平米。你說他們不發財誰發財。人們懼怕地震和懼怕停水停空調的精神壓力不在一個層面上,也可以理解,關係到人命關天的安全事兒,誰也不敢造次。但有些技術,就無法用精神層面的東西來化解。我們就拿其中一個規範《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T50243-2016)的其中一條為例來說說這個貓膩。

規範的修訂,無外乎幾個方面。但最重要的就是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相關的條文補充及刪改。在本規範的9.2條中,出現這麼一個條款,「並聯水泵的出水管道進入總管應採用順水斜向插接的連接形式,斜角不應大於60°」。 別小看這一條款的作用,它屬於第9章節『空調水系統管道與設備安裝』中的「主控項目」,而且在敘述中增加了「應採用」的字樣,其功效僅次於規範中的黑體強條。這段彆扭的文字中到底想說明什麼東西呢?首先是「並聯水泵」;其次是僅適用於水泵的「出水管」;再者是「順流」,採用的形式是 「斜向插接」;說白了就是給排水專業中排水管的「順流三通」,不是制定規範的大佬們沒聽說過「順流三通」這個名詞,而是他們非常清楚,順流三通是用在單一流向的排水管的,在壓力管里,很多地方的水流是雙向的,理論上講不通,就簡單地造了這麼個詞,叫「斜向插接」,你用百度打字,這個詞都無法一氣呵成。先不管這文字是不是專業人員造的,我們先了解一下,要想做到這個「斜向插接」,在空調管道上你就少不了一樣東西。那就是焊接鋼管用的「相貫線切割機」。請看下面這個模型參見(圖1),傳統的空調管道的連接方法是正三通的焊接。

圖1 傳統空調管道的施工連接方法

這個模型展示的是空調系統中最常見的多台循環水泵與多台熱交換器之間進行水循環流動的案例,從水泵(TP)流向熱交換器(HEX),這叫做「順流」。但上部這根主管,承接了三台水泵的集水器功能,又兼有兩台熱交換器的分水器功能,在空調設計中,設備計算是不備用的(圖2),但根據空調負荷的不同,水泵和熱交換器的啟停是隨機的,或者說很多時候是隨機的互為備用。雖說從水泵到熱交換器是順流,但在這個兼做「分集水器」功能的管道里,就沒有所謂的順流和逆流之分。它內部的水流其實是「雙向流」。

圖2 傳統空調管道系統局部示意圖

根據規範的9.2.2的這條規定,我們把水泵的出水管改為向左「順流」(圖3),你會發現,相對於右手邊的熱交換器,只有右邊的一台泵單獨運行時是順流,另外兩台泵的水流相對於它來說都是與那個水泵出口管上的「斜向插接」逆向的,而當最左邊的一台泵運行時,兩台熱交換器都是在逆向水流中接受水泵帶來的衝擊。再看看將這個「斜向插接」轉個方向如何?圖4同樣可以看出,除了看到斜三通朝著一個方向順過去了以外,你根本看不到系統中的水流是「順流」走向。最可怕的是,左邊的熱交換器,根本就是在逆向流下運行。

圖3 空調管道的「斜向插接」施工方法(左向)
圖4 空調管道的「斜向插接」施工方法(右向)

因此,這一條款從問世之日起,就在實際工程的實施中出現了大量的質疑。而條款的條文解釋也非常官宣: 「實際工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應予以執行」。既不解釋它的優點,也不解釋存在的疑惑,這倒是頭一次領教規範條文說明所採取的態度。科學中所有無法解釋的現象,都是經驗總結出來的。這個不說大家也清楚,但這裡的工程經驗,是設計經驗還是施工安裝經驗、亦或是運行經驗?我原以為是設計大佬們,通過精確的計算,發現斜三通的阻力係數小於T型三通,他們也知道這點兒阻力在整個空調循環管道內不算啥,況且這畫圖和計算都沒有整的那麼詳細,大多數情況下,循環水泵的出水口是直接到分集水器的,沒人敢說將分集水器的介面搞個「斜向插接」,所以,設計大佬們沒有必要做這麼一條規定來委屈自己。

再看施工安裝(圖5),T三通的情況下,一個和三通連接的焊縫,通過自動焊接機器可做得很完美,變成了一個斜插的相貫線焊口,外加兩個45°焊縫後,焊接機器是不順了,還多了兩條焊縫,增加了成本不說,還無論如何焊接質量得依靠人工。所以工程安裝斷然不會自己掐自己的脖子;至於運行方,一個直流T型三通和斜流三通影響到泵的使用效果,運維工程師應該不會做這種無厘頭的結論。系統運行不好,不是泵質量有問題就是哪個環節的自控(包括自控閥)出了問題,要是把泵的運行狀態好壞歸結到「斜向插接」上,等於是系統出事兒他都找不到承擔責任的主兒。而且,歐、美、日等國家,不會對一個好的技術漠視的,可他們依舊淡定地用著T連接。那麼問題出來了,這費力不討好的無關這三個關聯方的事情,怎麼就上了規範呢?

圖5 斜向插接的加工案例及相貫線切割

上面已經提到過,這件事兒隱藏了一個唯一利好對象,就是「相貫線切割機」。有了現代化的自動切割機,相貫線切割就簡單了(圖5)。在這裡就不做累述了。我們就先來討論一下,這條規範給施工帶來了多少麻煩和無辜成本吧。增加焊縫長度就不說了,因為焊工的成本是按焊縫的長度計算的,再加上從機器到人工的轉變,增加的成本自然不在少數。還是上述的模型,要遵循這條規範,就要解決剛才的所有的逆流問題。分水器的兼用作用就不能有了,為了保證水泵出水順流,就只能先保證水流朝一個方流動(圖6)。

圖6 為滿足規範所做的模型調整

如圖6所示,在現有的機房空間下,無法做到水泵和熱交換器一字排開,將熱交換器放在水泵水流管道的左方,所以,只好將總管繞過來供熱交換器的支管連接,總管長度增加而支管也不得不穿越僅有的管道間隔空間與總管相連。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除了增加焊縫長度外,還要增加管道長度和佔用更多的空間。

圖7 機電集成加工碰到的問題

將這個系統放在一個集成加工模塊里,就顯得更是可笑了(圖7)。想一想,空調的水系統壓力,比起給排水、消防、石油化工等行業的運行壓力來說,只能算是低壓系統,說到對水泵的影響,這些專業或者行業的感受要更加明顯。平心而論,如果你的機房空間足夠高大,大到向石油化工行業的機房都由工藝工程師自行決定面積大小時,理想的順流是可以實現的。按照這個規範條款的理論,生活水泵的成品泵組、消防泵組的廠家都應該重新設計他們的生產圖紙,銷售出去的水泵組成套設備何時贖回來只是時間問題。按照全國每年的工程量去推算,這個小小的規範條文反映出來的利益鏈條,估計沒有人上心去計算過。

圖8 暗藏斜三通構件的集成加工產品

最後,言歸正傳,我們推不倒規範,就要想法如何減少自己的損失。快要出廠的集成加工產品,大卸八塊,迅速改裝,這難度也只有Rebro可以解決(圖8)。這苦果,也只有明白人自己憂鬱吧。那損失,自然是國家承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