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的「戰略規劃」這簡簡單單四個字裏,常常包含了行業趨勢、監管方向、國際經驗、市場預測、用戶分析、競品研究、現狀診斷、落地舉措、財務規劃、組織人員……

每一個模塊都夠燒腦的。

麥肯錫方法對付一團亂麻的神器之一,就是——

把大問題拆成子問題,把子問題拆成孫子問題,把孫子問題拆成曾孫子問題。

對每一個曾孫子問題下手,一次解決一個曾孫子問題。

這即是所謂「structuring」(結構化),它是「金字塔原理」的一種運用,還有「問題樹」、「假設樹」等各種漂亮的變種工具。

02

結構化,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在太普遍了。

詩歌有起承轉合,小說有章回目錄。

開會有日程安排,團隊有組織架構。

營銷有「4P、4C、4S」,戰略有「波特五力,SWOT分析」。

手機App有各個tab,網站有site map。

產品經理愛畫個思維導圖,乾隆同學編四庫全書還分個經、史、子、集。

這一生,你填過多少表格,列過多少提綱,寫過多少小標題?

說穿了,誰都用過,不神祕。

03

這樣做,好處很多,做起來也不難。

其一,將大問題拆解到曾孫子問題,就容易下手。

我在《申請美國MBA的5種心理準備》中寫過,申請是個大工程,拆開後難度則會降低。

從準備MBA,

到GMAT考試,

到GMAT作文,

再到兩種作文之一的駁論文(analyses of an argument),

再到熟悉大約七八種常見要反駁的錯誤,

再到先熟悉其中一種錯誤……

今天晚上只熟悉其中一種邏輯錯誤,還難麼?

當戰略規劃逐步拆解到

研究七八家競品公司,

研究其中一家競品公司,

瞭解一家競品公司的銷售策略,

打聽該司在過去一年給某渠道的經銷商返點政策是什麼……

還難麼?

是的,我們在麥肯錫就是這麼乾的!


首先你得有麥肯錫的思考方式,這得學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