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的大後方,郭沫若歷史劇《屈原》應運而生,傅抱石也從此時開始了屈原像和《九歌》人物的創作。這一時他隨同郭沫若在國民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工作,各方面受到郭沫若的不少影響。

傅抱石二湘圖

設色紙本立軸

題識:抱石寫湘君湘夫人。

鈐印:傅、往往醉後

136.5×68 cm

說明:林醫生舊藏重要中國書畫。林建威醫生Dr. David T. W. Lin (1915-2002)畢業於加拿大蒙特利爾McGillUniversity(麥吉爾大學),後在Cornell Medical Center (康奈爾醫療中心)及New YorkHospital(紐約醫院)學習外科手術。1946-1948年間回國任教於南京中央醫院主教外科手術,返回蒙特利爾後任教於Royal Victoria Hospital (皇家維多利亞醫院)50年代-70年代,出任蒙特利爾中國醫院主席,加拿大中國文化中心主席,蒙特利爾中心獅子俱樂部主席等職務,為中加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1986年獲得"Order of Canada」(加拿大勳章),是加拿大的最高平民榮譽勳章。傅抱石,李可染,葉淺予,黃胄,王雪濤等作品均為60年代中加文化交流時期所獲贈,它們見證了1968年前(中加建交前)中國與加拿大的民間文化交流。

傅抱石二湘圖(局部)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戰爭時期的大後方,郭沫若歷史劇《屈原》應運而生,傅抱石也從此時開始了屈原像和《九歌》人物的創作。這一時他隨同郭沫若在國民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工作,各方面受到郭沫若的不少影響,「九歌題材」是呼應著郭氏劇本《屈原》而生的,「寓有家國興亡之意,而於忠臣逸士特為表彰。」

傅抱石二湘圖(局部)

傅抱石先生的第一幅《湘夫人》繪製於1943年,他在畫中題道:「屈原九歌自古為畫家所樂寫。龍眠李伯時、子昂趙孟俯,其妙跡尤光輝天壤之間。予久欲從事,愧未能也。今日小女益珊四周生日,忽與內人時慧出楚辭讀之,『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不禁彼此無言。蓋此時強敵正張焰於沅澧之間,因商量寫此……」次年十一月郭沫若五十壽誕,題詩其上,結句曰:「莫道嬋娟空太息,獻身慷慨赴幽並。」後又轉贈周恩來,由它帶回陝北。可見,湘夫人寄託著他對時局的憂心:如同湘水之神娥皇女英一般,充滿對歸人的殷切期盼與悲憫之情。

傅抱石二湘圖(局部)

五六十年代後,那些寄託愁緒與悲情的藝術形象,漸漸發生變化,成為作者特定的藝術符號:歷史和傳說中的人物在其筆下或為忠義氣節的代表,或是清逸雅麗的標誌。其筆下「湘夫人」,四十年代臉面和眉眼都偏長,受到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影響,表情時有悵然若失的愁情。五、六十年代,臉面漸圓,眉眼略短,更合乎比例,眼目也隨之明媚起來。這件湘夫人是傅抱石變法後的作品。所繪湘君、湘夫人,是作者理想中的女性美標誌,亦有一種說法,是傅夫人羅時慧的幻化。她富含深情、襟懷灑落、高潔典雅、超然脫俗,具有中華女性的傳統美德,亦可抽象而成對於古典風神無上的追求。

傅抱石二湘圖(款)

畫面中人物線描流暢勁健,落葉點厾洒脫淋漓。兩位女神,一位靜立一位撫琴,一靜一動,相互呼應對照中,愈顯精彩。最為傳神的是雙眼,淡墨輕勾,透明清空、含情無限。這種神奇的意境,使畫面婉約生動,意味深長,回味無窮。此外,題識部分的篆書款也較為特別,筆筆含有韻律。其以草書筆意寫篆書,結體開張且筆意率真,似從秦詔版中汲取了養分。

- The End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