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

據統計: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會受到大腦寄生蟲、原生動物寄生蟲頓號弓形蟲的終身感染。而在這些人群中,約有一千五百萬患有先天性弓形體病!

來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表明:

6歲以上的美國人口中有11%感染了寄生蟲,而在其他國家,感染率竟已高達95%!

近日,在線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弓形蟲感染與許多包括癲癇,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症等在內的腦部疾病關聯密切,甚至其與癌症也有一定的關係。

該研究論文題為「Toxoplasma Modulates Signature Pathways of Human Epilepsy, Neurodegeneration & Cancer」。研究由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蘇格蘭以及澳大利亞的16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參與完成。研究通過對受過弓形蟲感染的大腦進行全面的系統分析,使用三種系統生物學方法對這些數據進行研究,最後得出了弓形蟲和腦部疾病的關聯尤為密切。

實際上,弓形蟲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寄生蟲,大約30%的人身上都存在這種寄生蟲。弓形蟲能夠感染許多物種,如黑猩猩、老鼠、人類等。

但是,它們生命周期中有一定時期是呆在貓身上,目的在於繁殖。

貓排出這種寄生蟲後,當有其它動物與貓接觸後,弓形蟲就會傳染到新的宿主身上。被感染的動物又被捕食者捕獵,弓形蟲又進入了捕食者的腹中。人被貓抓傷或接觸到貓的面部或小便,都有可能感染這種寄生蟲。

而由於貓這種天生萌物自帶的屬性幾乎可以攻克大部分的人類,並且使其淪為鏟屎官。這也是人類獲得弓形蟲感染的最強的因素。而在以前的研究之中發現:人類擼貓(撫摸貓毛的時候)的時候產生的愉悅感可能也會與弓形蟲有關。

天生萌物:貓咪

當然,對於大多數免疫系統健康的人來說,這種弓形蟲通常是無害的。但是少數免疫系統受損的個體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弓形蟲感染並出現感染併發症,甚至會對眼睛,大腦以及其他器官造成傷害。

處於妊娠期的母親也可以將弓形蟲傳給未出生的孩子,造成嚴重的後果。弓形蟲可能會導致胎兒產生畸形,這也是目前胎兒畸形的幾個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孕期婦女應該避免與貓接觸。

而在此前的研究表明:嚙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被弓形蟲感染後可能會導致微妙的行為變化。例如被弓形蟲感染的小鼠對貓尿的敏感性大大降低,這對嚙齒動物來說是很危險的,可能會使小鼠因為不再「膽小」而被貓吃掉,從而使寄生蟲傳播到貓的身上。

人類流行病學研究將弓形蟲感染與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聯繫起來。 然而,這種類型的研究不能提供人類大腦的基因網路被寄生蟲改變的任何證據,但是可以提供關於如何治癒或預防這些疾病的見解。

為了弄清寄生蟲感染與神經性疾病間的具體作用機制,研究人員對1981年以來感染寄生蟲的246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了跟蹤調查,對建立的寄生蟲感染研究資料庫開展了綜合系統分析,以確定與寄生蟲感染相關的生物標誌物從而進一步評估寄生蟲感染的潛在影響。

此外,研究人員做了另外一組實驗,研究人員用寄生蟲感染體外培養的原代神經元幹細胞,然後評估感染後神經幹細胞的基因表達變化以及蛋白質特徵。最後,結合宿主細胞蛋白質組學,轉錄組學以及microRNA數據,生成宿主寄生蟲感染模型。

然後,研究小組應用構建的模型確定寄生蟲感染與大腦途徑變化之間的聯繫,以及寄生蟲感染與人類腦部疾病和某些癌症之間的聯繫。

研究人員強調:「我們的研究為寄生蟲引起相關疾病的詳細機制提供了獨到見解。這項工作提供了設計藥物和疫苗的系統路線圖,以預防寄生蟲對人類大腦產生的神經病理學影響。」

最後,研究人員補充道:「必須將這項研究的重點轉為寄生蟲的預防性治療,包括從藥物到生活方式,從而延緩神經性疾病的發生。」

珍愛生命,擼貓需謹慎!

參考資料:Huan M. Ng? et al, Toxoplasma Modulates Signature Pathways of Human Epilepsy, Neurodegeneration & Cancer,Scientific Reports(2017).DOI: 10.1038/s41598-017-10675-6

END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