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賈寶玉在遊太虛幻境的時候也問過。當警幻仙子給她看「薄命司」時:

寶玉因問:「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警幻道:「即爾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故為正冊。」

意思就是說,當地拔尖的12個女子纔可以入正冊。巧姐她符合這個標準嗎?

看看正冊其他人都有誰。

林黛玉、薛寶釵、四春、李紈、湘雲等,正冊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贅述。可見這些人身份、才情都是拔尖的。賈家的姑娘、正房媳婦都是正冊。巧姐作為賈家女性的後人,當然最有機會。

在劉姥姥遊大觀園一回,曾特特寫王熙鳳讓劉姥姥起名的事。

這個正好,就叫做巧姐兒好。這個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依我這名字,必然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難成祥,逢凶化吉,都從這『巧』字兒來!」

「遇難成祥,逢凶化吉」這些都是很明顯的伏筆,她將作為後半部分的女主角,這點也幾乎沒有人懷疑吧?這樣重要的人物肯定要進正冊的呀!

另附:金陵十二釵副冊、又副冊,大家看看都有誰,也許會消除對巧姐為什麼能進正冊的一些疑問。

(圖摘自:周汝昌先生《紅樓小講》)

我是戴眼鏡姑姑,原創問答,分享自己的一點讀書心得,歡迎探討、關注!


巧姐年齡很小,戲份也不多,但是仍然入選「金陵十二釵」正冊並排名第十位,這的確有點讓人費解。

那麼,巧姐為什麼能入選金陵十二釵正冊呢?我覺得這個巧姐的身份有關。

第一,巧姐是王熙鳳的獨女,我個人認為「女憑母貴」可以算是一個原因。

第二,巧姐是整個賈府第五代中唯一一個女孩且得以倖存,同時《紅樓夢》本身是一部「使閨閣昭傳」的書,這或許是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巧姐入選了「金陵十二釵」正冊,也就決定了她命運的悲慘。賈府敗落之後,巧姐被「狠舅奸兄」賣入煙花巷,幸得劉姥姥仗義相救,最終脫離虎口,嫁個王板兒,作為農婦了此一生。


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都想不通一個在前八十回中幾乎沒有一句臺詞、總是被抱在懷裡的小孩子憑什麼會被列在金陵十二釵正冊當中?我們不妨試敘一番。

首先,巧姐的身份。巧姐是寧榮兩府下一輩唯一的正牌小姐,我們都知道,《紅樓夢》是「為閨閣寫傳」,寫的都是豪門貴族的閨中女兒。書中主要角色是元、迎、探、惜這一輩的小姐媳婦們。上一輩的女子,只在開頭提到了黛玉的母親賈敏,是老姊妹四個,到賈敏去世,四個姊妹都已經不在世了,所以並未提及。但是巧姐是賈府下一輩女子的主角,也代表著賈府未來的女子的命運,所以,她的身份是完全可以列入十二釵的。

其次,就是後面遺失文稿中巧姐可能有大量篇幅。我們都知道《紅樓夢》是殘缺不全的,八十回的文稿丟失,令得書中大量人物的結局不明確,也有很多情節丟失。巧姐代表著賈府未來一代的命運,所以,有可能在後面的文稿中,巧姐有大量的筆墨,可惜我們不能得見。只能從第五回中巧姐的判詞猜測:「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賈府後來敗落這是無庸置疑的,對於巧姐來說,便是家破人亡。這樣一個還尚在幼年的侯門千金,忽逢家遭大難,其處境艱難可想而知。但是「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幸虧遇到了劉姥姥,至於後面巧姐如何被賣,劉姥姥如何施救,這些文稿都已丟失。

最後,還應該說是作者對未來的一種期待吧!巧姐是賈府最年輕一代的小姐,所以她的未來就是賈府這些公侯小姐們的未來。在第五回巧姐判詞的旁邊是一幅畫: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說明巧姐的結局是成了荒村野店裡紡績的一個婦人,對於家破人亡又被歹人出賣的落魄小姐,這樣的結局也算是好的了,對於一個大廈已傾、子孫流散的侯門來說,這便是結局!

(作者:流雲,歡迎關注作者的頭條號「雲語紅樓」,分享更多精彩的紅樓品讀文章。)


曹雪芹把巧姐也列為金陵十二釵之一,這頗讓人有些意外。

巧姐因為年幼,在前八十回並無多少戲份,其性格,容貌也無從知曉,但根據她的判詞與曲文,後四十回有不少內容與巧姐直接相關。

賈府敗落後,狠舅王仁不顧親情將巧姐賣入煙花柳巷,雖然奸兄也有人說是賈蘭,也有說賈芹,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紈和賈蘭在得知巧姐落難時袖手旁觀,毫無作為,這又與李紈的判詞對應上,落得「空有虛名」,不僅讓讀者感受到冷暖炎涼而且通過寫巧姐,更多地側面寫出了他人和反映賈府抄家後的破敗,人情冷淡。

從一位侯門小姐到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巧姐兒的命運無疑是十二釵中最離奇的一位。而巧姐與板兒的姻緣在之前就通過「佛手」與「柚子」伏下。當年王熙鳳無意積下的陰德,讓巧姐「巧得遇恩人」。這一系列的機緣巧合,也對應了一個「巧」字。

自己出身名門望族的親人狼狽為奸,喪盡天良,而當年被嘲笑戲弄的劉姥姥卻仗義救出巧姐,一個大家閨秀最後於鄉野終老,又充滿了矛盾與悲劇的意味。

一個命運沉浮,直接反映賈府衰敗的女子,通過揭示她的命運,將眾叛親離的絕望和劉姥姥人性的光輝同時體現出來,又與另外金陵一釵李紈判詞對應。

曹雪芹將其列為十二釵之一,大概也是因為她最能體現這種反諷吧。


金陵十二釵這十二個人物都是富貴之家的人物,是四大家族的女兒們,代表富貴的階層,是入了正冊的。而那些出身低下的女兒們都分別入了副冊,又副冊……以此類推下去的。

賈府在元春年輕之時尚輝煌,到了探春她們青春正好之時已是沒落之勢,而到了巧姐是最後的貴族。也是落難的貴族,是經歷由貴族變身平民的時代,是貴族的命運發生變化的見證者,經歷人。在書中她用柚子與板兒換佛手便是隱後來的經歷。

作者用年齡相差的四個年齡段之差,元春代表一個時段,王熙鳳,李紈為一個段,幾個姑娘為一段,巧姐為一段。來表現不同時段人眼中的時代。重點十二釵為正冊,也是上層女子代表上流社會階層,她們命運的變化反映社會變化,階層的變化。揭示人命運發生變化的根源。巧姐雖然小卻是上流社會變化的最有代表意義的一個人物。兩個階層變化命運轉變的一個過渡人物。


金陵十二釵成員,元迎探惜鳳紈秦七人,均屬賈府人員,黛釵湘三人,均屬賈家親戚,惟有妙玉,身份不清有待考證。大姐兒是賈家後代,而且,是作品裡面賈家第五輩唯一在世的女孩(可卿早逝),為何不能列入金陵十二釵正冊?假如大姐兒不能列入金陵十二釵,作品設置賈府第五代人物秦可卿、賈蘭等,或許,就沒意思。再則,大姐兒看似可有可無,實系必不可少,始終與劉姥姥相隨。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用了大量的篇幢,大姐兒始終如影相隨,結局要是少了大姐兒,《紅樓夢》又會被解讀成什麼樣?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正釵,和十二副釵是有一定限制的。正釵人選都是主子小姐,副釵人選都是丫鬟。巧姐是正釵中年齡最小的。

看看巧姐的判詞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按照曹翁的計劃,在寧榮二府落寞之時,纔要主要杜撰巧姐。之前的劉姥姥為巧姐取名,只是後文的一個伏筆。

再看看文中關於巧姐的曲詞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在賈府家破人亡時,巧姐肯定是讓其舅舅和兄長賣了,後來被劉姥姥和板兒所救。

曹翁用巧姐的身世和遭遇勸人們棄惡從善,扶困濟貧。寫到這也算是體現出書中想表達的一層主旨,也將是紅樓夢結局之時。

所以巧姐作為十二正釵中的一員,一點也不意外。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討論。


謝邀回答,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探望秦可卿時,一時睏倦睡在秦可卿那裡,在夢中,警幻仙子領賈寶玉觀看了,金陵十二正冊的冊子,中間就顯示岀巧姐的身份,按書中所敘,十二正冊乃是賈府十二個絕色女子,都賈府有名的年輕主人,賈府的近親,巧姐是王熙鳳的唯—的是正宗賈母的重孫女,在十二正冊中也是理所當然,由於數她最小,也就.位列最後一位了。


要看巧姐為什麼會入選十二釵正冊,就要看能夠入選的標準是什麼,這個原文中說了是「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又說是「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而根據我們的判斷來說,能入選正冊的,都是真正的名門之後,是大家閨秀。

巧姐是王熙鳳之女,是賈府第五代子孫,且是嫡出,自然有資格入選十二釵正冊。有人說為什麼李紈能入選,尤氏不能,因為尤氏是賈珍續弦,且家世背景不高。巧姐能入選,無論是長相,還是出身,又或者是八十後的故事,她都符合條件。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金陵十二釵正副冊都有哪些人:

十二釵正冊: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李紈、秦可卿;

十二釵副冊: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平兒,齡官,嬌杏;

又副冊:晴雯、襲人、鴛鴦、小紅、金釧、紫鵑、鶯兒、麝月、司棋、玉釧、茜雪、柳五兒

金陵十二釵入選的標準有三:一曰「彼家」,她們都是賈寶玉家裡的女兒;二曰「擇其善者」,即聰俊靈秀、正邪兩賦而來的上、中、下三等才女;三曰「薄命

從上面可以看出,正冊均是正牌的主子小姐,而巧姐又是賈家唯一的正牌重孫女,也是見證其家族大廈傾覆沒落到最後又復興少數賈家人之一,和劉姥姥這個特別的角色也有重要關聯,放在正冊是必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