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業務「請出」會議室的HRBP,怎麼破?

來自專欄內研學堂-HRBP理論與實踐研究

一、尷尬出場

「不好意思,這是城市公司的內部會議,你不方便參加」......

區域HRBP桑小研愣是被A城業務老大溫柔而堅定地請出了會議室。即使在桑小研告知參加城市業務會議是自己的職責,得到的回復依然是NO!

桑小研怎麼也想不到,首次到訪A城會是這樣的情形,雖然之前聽說過A城業務老大很厲害,但這樣的結果,桑小研一時還是難以接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what?why?

二、問題在哪,挖本質

面對這個「被請出會議室」的事實,很殘酷,反思問題源頭?有以下幾點分析:

(一)審視自己

1、人際鏈接不足

桑小研履職區域BP已數月,但在正式走訪A城前與A城業務老大沒有深入交流,缺乏信任基礎。同時由於A城業績好,業務主動向HR發起的本地溝通也不多。基於此,BP相對業務來說,處於一個不被感知和缺乏溫度的「外人」,無外乎業務老大說「這是城市內部會議,你不方便參加」。

2、缺乏基礎交互

桑小研在日常HR功能建設上,缺乏參與A城的相關事宜,致使在HR基礎專業領域內,業務無法認知自己的影響力。在與業務交互的基礎層面上,缺乏業務認知和功能定義。現在冒然要求參與業務會議,業務自然無法答應。

(二)分析環境

1、組織定位不清

針對區域BP崗位,業務和HR對其定位缺乏統一認知,對BP工作地開展造成了影響。

例如業務部門認為BP是監督者,人力部門認為BP是業務夥伴,不同的定位就有不同的期望。崗位的定義基於組織對其產出的需求,並在組織中對需求進行澄清,達成共識。

2、信息溝通不暢

總部對區域BP的定位和運營策略,需要及時與業務部門進行信息對稱,並積極地向下傳導,不應只是將定位和期望侷限在總部以內,不在實際工作場景中檢驗的決議都是臆想。桑小研告知業務老大參加城市經營會議是自己的職責,依然被拒絕參會,問題之一可能就是業務部門壓根就不知道你是幹什麼的。

(三)業務現狀

1、業務對HRBP的排斥

業務老大基於自己的推理,認為區域HRBP也可能會有官僚氣息,給不了實際的支持,只會來找毛病,不願意給桑小研融入業務的機會。

2、業務對HRBP沒有需求

在業務老大看來,HRBP的工作僅是人力的基礎類工作,A城本地人力工作一直都是被其他城市效仿的標杆。在人力工作上沒有什麼需求,業務會議和人力工作的關聯度又不大,拒絕是自然的。

三、問題如何解決,怎麼破

梳理完上面這些問題,桑小研「被請出會議室」似乎是件理所當然的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道問題出在哪,就要逐一化解。BP要融入業務,被業務接受和認可,一定要內外兼修。

(一)基礎-信任關係搭建

夥伴關係一定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HRBP定義為業務夥伴,首先要做的就是與業務老大搭建信任基礎。通過分析業務老大的風格,有策略地進行溝通互動,而非一上來就是工作,可以從生活中的非正式角色開始,先與他交心,在對方放下心理防備的時候,再做角色遷移,從非正式關係轉換為工作中的夥伴。在這個過程中作為HRBP一定要讓業務感受到你的真誠,讓業務知曉你和他的目標都是為了推進業務發展,只有雙方在目標上達成了共識,BP才能更好地融入業務。

(二)外部-組織氛圍營造

設立BP崗位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組織對BP的定位和價值產出要求是什麼?首先要在組織內部澄清並貫徹下去。讓HR 和業務對BP的定位和價值產出達成共識,給出清晰的定義。這麼做並不是為了給BP尚方寶劍,而是在組織內形成合作共進的氛圍。同時也可以從兩個方面助力BP融入業務:一是BP可以有更多機會參與業務場景與業務進行交互;二是業務可以反向反饋BP的工作情況,修正BP參與業務的方式。

(三)內部-自身能力培養

基於融入業務場景的不同階段,重點培養六大核心能力即:人際鏈接能力、後臺政策流程熟悉貫通、業務理解能力、HR專業知識、客戶導向能力、問題解決能力;

HRBP能力解讀,會在後續文章做x詳細闡述,本篇不做贅述。

(四)核心-業務的交互滲透,變被動為主動

1、以HR基礎功能交付,建立連接

BP與業務交互的初級層面是業務對人力資源的基礎功能需求,如人員招聘、晉陞調薪、績效管理等,BP只有在基礎功能建設上滿足了業務需求,樹立自己做事專業、為人靠譜的形象後,才能初步得到業務的認可,建立連接,為後續融入業務奠定基礎。

2、自下而上的羣眾基礎,搭建信息源

作為BP不僅要能滿足業務提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根據組織現狀,挖掘業務潛在需求,給與前置性支持。挖掘需求的前提是對組織現狀的充分了解,這就要求BP能夠全方位融入業務環境中,通過貼近工作場景和溝通訪談,建立自下而上的羣眾基礎,作為業務信息的獲取源,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看待城市運作。

3、全面學習業務知識,理解業務價值鏈

在被業務接納認同後,如何進行業務溝通,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業務語言,溝通在一個「頻道」上。所謂的業務語言就是業務價值鏈上核心點的關注要素,就如探討一款APP時說到的AARRR模型、DAU、TAD這些特定業務名詞以及LBS、OMO這些商業模式的基礎特點等。

其次要明白業務流程和價值增值,對業務的認知不能僅停留在輸入和輸出兩個埠,中間的各項環節也要完全瞭解,達到能夠清晰畫出所支持BU的全業務鏈和彼此間的交互關係,只有這樣才能為後續業務流程優化和再造提供基礎。

最後是通過競對分析,瞭解同行業的業務策略和經營業績,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業務解構,更全面的學習業務知識。

【BP如何學習業務語言】請參考筆者另外一篇文章《HRBP如何學習、解構業務語言》

4、基於業務數據挖掘,探討業務策略

在對整個業務有了一定理解後,凝練關鍵業務數據,形成城市業務數據儀錶盤,通過對數據橫向(不同城市間)縱向(不同時間段)的分析,提煉業務語言,與業務老大進行溝通,探討業務策略和經營方向。

5、共同依據業務現狀,提出優化方案

在得到業務的認可和信任後,通過組織的全方位診斷和業務數據的分析,挖掘業務需求,與業務一同探討形成優化方案,最終實現BP的價值創造。

四、總結

可能所有BP都有遇到過案例中類似的情景,在初入業務時,不被業務認可,遭到業務拒絕。這背後的原因可能如同案例中那樣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組織原因,更會有業務原因,做為HRBP在外部環境不可控的情況下,我們要做的首先是修鍊好自己的內功。對於桑小研來說也希望能夠循序漸進,逐一突破,期待與業務合作的美好未來。

註:本篇文章筆者首次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內研學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