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疾病科普開始之前,小編先請大家幻想一個場景:

當你遇上撒滿圖釘的地板,又不小心踩上去了是什麼感受?

實不相瞞,圖釘緩緩刺入皮膚的感覺,小編光是幻想一下就感受到疼了!

咱們今天要說的,也是這樣一種“痛而不自知”的病。首先是腳的感覺喪失,隨後是感染,接下來是潰爛,最後就是截肢...

而很多人,在這一步步的病情加重中毫無知覺!

來源:綜合自健康中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有來醫生以及網絡等。

糖尿病足的現狀

糖尿病足這個概念是1956年一名學者提出的,而這一概念的基礎是:很多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常常出現“爛腳”。

隨着科技的發展,糖尿病足的臨牀定義完善爲:由於合併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踝關節(包括踝關節)以遠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

而在中國,1億左右的糖尿病換這種,有500多萬都經歷着糖尿病足的困擾!其中的截肢率,更是高達近10%!

糖尿病足的誘因

部分人出現足部潰爛,第一反應就是腳氣等疾病,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足部潰爛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致命的!

誘因:周圍神經病變

表現:下肢感覺消退

糖尿病足一大病因就是周圍神經病變,它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它是代謝紊亂,血管損傷,神經營養因子缺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當週圍神經病變後,患者的第一表現就是:下肢感覺減退或消失

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較高的血糖損害了爲神經供能的小血管,就會致使周圍神經不能正常工作。

誘因:周圍血管病、感染

表現:血液循環不良、足部潰爛

除周圍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病及感染,也將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及惡化。

當出現間歇性跛行、靜息痛、足背動脈搏動明顯減弱或消失、足部蒼白、足趾冰涼、皮膚溫度低等,即證明已發生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的結果爲動靜脈短路,進而引發組織供氧下降、局部缺血。

在神經血管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潰瘍合併感染並逐漸加重,潰瘍難以癒合,最終只能截肢!

誘因:不良行爲動作

表現:併發症多發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坐下就喜歡蹺上二郎腿,他們認爲這是一種比較舒服的坐姿,但其實蹺二郎腿的習慣長期積累其實會嚴重損害大家健康。

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這種坐姿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易患上糖尿病足。

臨牀工作中,醫生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併發症的篩查工作,其中很多患者下肢血管血供很差。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杜絕蹺二郎腿。

此外,當下天氣變暖,氣溫開始回升,足部容易滋生汗液,若腳趾長期處於汗漬中,容易引起真菌感染,一旦沒有注意,極易從足癬發展成潰瘍。

所以,糖友們在春季除了日常的血糖控制之外,還應嚴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如何預防與控制?

1、嚴格控制血糖水平

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杜絕所有併發症的根本條件。

此外,糖尿病患者若要預防糖尿病足,還應將自己的血壓、血脂水平降至正常,並要進行改善血液黏稠度的治療,這樣才能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最大限度地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2、合理地安排膳食

糖尿病患者應嚴格控制進食量,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要把食鹽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5克以內,這樣纔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水平、抑制下肢動脈硬化的進展,從而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此外,便祕是引起動脈硬化和血液黏稠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保持大便的通暢。

3、定期檢查雙腳

糖尿病患者在每天晚上臨睡前,應仔細地檢查雙腳,看看雙腳的皮膚是否出現了紅腫、破潰等症狀(視力不佳的患者可請家人代爲檢查),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進行處理。

4、每天用溫水泡腳

糖尿病患者應堅持在每天晚上臨睡前用溫水泡腳,以促進雙腳的血液循環,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不過,在泡腳時,一定要將水溫控制在37攝氏度以內,否則很容易引起足部燙傷(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感覺較爲遲鈍,若使用熱水泡腳,即使發生了燙傷也不一定立即察覺)而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泡完腳後,可在雙腳上塗抹護膚油,以增加腳部皮膚的彈性和溼潤度,防止腳部皮膚因乾燥而發生破潰。不過,糖尿病患者不可在腳趾之間塗抹護膚油。

5、正確地選擇鞋襪

糖尿病患者應儘量避免穿小鞋、硬底鞋、高跟鞋,並要使鞋內保持乾燥,以免足部受到壓迫、磨損或患上腳氣而發生破潰。

同時,應選擇穿棉質、襪口鬆弛的襪子,以減少襪子對腳部的磨損,避免使腳踝關節受到緊勒,影響雙腳的血液循環。

此外,糖尿病患者最好穿白色的襪子,這樣做可以使其在第一時間發現足部發生破潰、出血等異常情況。

↓“閱讀原文”進入今日健康,閱讀更多專業健康科普

點個提醒朋友。糖尿病人一定要注意!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