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电话平均每天有6000多通,刑事局「猜除行动」逮826车手。(图/记者柳名耕摄)
▲刑事局打击诈欺犯罪中心主任林渊城(右3)针对「猜猜我是谁」的诈骗案件作出说明。(图/记者柳名耕摄)

记者柳名耕/台北报导



警方统计2018年1至8月的「猜猜我是谁」诈骗案件共有1143件,其中在6至7月间,诈骗集团甚至拨打了多达36万通的诈骗电话,平均1天至少有6000多通的电话打给台湾的民众,刑事局遂执行「猜除行动」针对「猜猜我是谁」的诈骗案件重点打击。



「猜猜我是谁」的诈骗案件在1至8月里共有1143件,占了电信网路诈欺案件数的13%,财损金额约1.9亿,警方为了减少类似的案件发生,遂执行「猜除行动」,针对诈骗机房、车手重点打击,并分析出车手的提款热点加强查缉。

刑事局指出,诈欺车手为诈欺犯罪架构里,负责提领赃款、隐匿金流,个警察单位从2018年4月份起至今共查获车手826人,全面性摧毁诈骗集团手、脚,使其无力再犯便无法取得赃款。

▼诈骗集团只要架设数位式移动节费设备(DMT),就可以让机房成为被查缉的防火墙。(图/记者柳名耕摄)
▲诈骗电话平均每天有6000多通,刑事局「猜除行动」逮826车手。(图/记者柳名耕摄)

这次的「猜除行动」中,刑事局侦二大队针对「猜猜我是谁」提款车手部份,由底层成员切入集团核心,自4月18日起迄今,统合各警察机关陆续于全国各地查获「猜猜我是谁」提款车手58人、查扣现金416万余元、金融帐户346本等证物,有效截断诈欺集团金流,阻止赃款回流,后续亦将针对缉获之诈欺车手,持续向上溯源追查其上手及其他干部,将诈欺集团一网打尽。

在截断诈骗电话发话来源部分,刑事警察局打诈中心以大数据分析,发现诈欺集团为降低被捕风险、规避警方查缉,以非法数位式移动节费设备(Digital Mobile Trunk,简称DMT)进行跨境诈骗,同时将设备隐匿于承租公寓、大楼等民宅,变成诈骗集团的防火墙。

警方呼吁,「猜猜我是谁」诈骗手法虽然老梗,但仍有许多民众因先入为主而陷入错误,民众无论接到借钱电话或收到借钱简讯,务必要透过原有联络方式再次查证,确认借钱者是自己的亲友,而不是个声音语气很像的人,才不会「好心被雷亲」,如有任何疑问可拨打165反诈骗咨询专线查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