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 CT 檢查可以發現細小部位病變,幫助醫師更好地診斷疾病。認識、辨別常見 CT 徵象,也是醫生的基本功之一。

今天,讓我們來複習一下丁香園論壇影像達人 @華夏覽雄爲我們總結的:胸部 CT 的 6 大徵象解讀。(提示: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影像檢查怎麼選?

臨牀醫生要掌握各種影像檢查方法的適應證,更重要的是瞭解其限度,根據不同部位、不同疾病選擇合理的檢查方法。例如:

認識 6 大常見徵象

臨牀醫生需要認識病理改變所致的表現、CT 描述用語與一般相對應的疾病。

CT 的 6 大常見徵象:滲出性病變與實變;磨玻璃影、竈;纖維化病變; 粟粒/結節/團塊陰影、竈;空洞性病變、肺氣囊、肺大皰;鈣化。

1. 滲出性病變與實變(Consolidation)

描述語:雲絮狀/片絮狀/絮狀影、竈大片實變竈。

相關病變:(細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肺炎、浸潤型肺結核、肺水腫等。

(1)病毒性肺炎:男性患者,29 歲,CT 示雙肺瀰漫性分佈的片絮狀、磨玻璃樣影。

(2)H1N1 肺炎:CT 顯示雙肺片絮狀、磨玻璃樣影呈瀰漫性分佈。

(3)肺水腫。

患者腦出血入院,治療後呼吸深大急促,並出現上肢與臉部水腫。

急查胸部 CT,見雙肺自肺門向外瀰漫基本對稱的片絮狀影(藍箭頭),雙側胸腔後部可見液體(白箭頭)。

(4)肺滲出性病變:支氣管肺炎

(5)肺滲出性病變(實變): 大葉性肺炎。

平片示右肺上葉密實,下緣清晰(箭示);CT 所見右肺上葉實變,可見空氣支氣管徵(箭示,提示葉、段及亞段支氣管通暢)。

(6)肺滲出(浸潤)性病變:浸潤型肺結核。平片、CT 所見雙肺散佈片絮狀影,並可見樹芽徵。

2. 磨玻璃影、竈

(1)GGO:片狀磨玻璃影/竈

不同疾病,病竈部位、範圍不同。相關病變:病毒性肺炎、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肺出血彌散、過敏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積症、肺結核等。

因爲磨玻璃影/竈是多類疾病可出現的一種影像表現,所以予以列專項闡述。

磨玻璃密度竈中有兩個較具特點的徵象:暈徵和反暈徵。

一種磨玻璃影圍繞結節或腫塊的 CT 表現。最先被描述爲圍繞侵襲性麴菌病並出血的徵象。

暈徵無特異性,也見於其他疾病中的伴出血的結節或腫瘤的局竈性肺浸潤(如球形肺炎、肺腺癌等)。

鱗癌:較爲少見,雙肺瀰漫性分佈結節竈,周圍有磨玻璃影圍繞。(來源:丁香園論壇站友@一花醫世界)

顧名思義,表現與暈徵相反,是一種外帶密度略高(白箭)於內部磨玻璃密度區(藍箭)的 CT 表現。一般常見於肺結核和真菌肺炎。

肺結核(來源,丁香園論壇站友@xueyuan999)

(2)GGN:結節狀磨玻璃影/竈

有清晰邊緣。相關病變:AAH(非典型性腺瘤樣增生)、AIS(原位癌)、MIA(微浸潤癌)和 IAC(浸潤性肺癌)多見。少數爲炎性結節。

3. 纖維化病變

描述語: 索條狀/網狀影或斑片狀影、竈。

相關病變:陳舊性肺結核、纖維空洞型肺結核(雙上肺多見,呈條索狀);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多以胸膜下明顯,呈網狀、小葉間隔增厚和胸膜下線)、塵肺、放射性肺炎等。

胸膜下線影:胸膜下與胸膜平行的線狀影,一般距離胸膜面下 10 mm 內;病理基礎是細支氣管周圍的纖維化或肺泡萎陷。最初報告見於石棉肺,現認爲這一現象無特異性,可見於其它肺間質纖維化疾病和病毒性肺炎愈後(SARS、H1N1 等)。

4. 粟粒/結節/團塊陰影、竈

描述語及定義:

直徑<2 mm 爲粟粒;直徑 3 mm-30 mm 稱之爲結節;病竈直徑>30 mm,稱之爲團塊, >50 mm 爲巨大團塊。

相關病變:

粟粒——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特點爲 3 均:分佈均勻、大小均勻、密度均勻)、肺轉移瘤(不具備 3 均特點,一般中下肺野病變較上肺顯著;大小不均勻,常可見小結節竈)、肺泡微石症等;

結節——結核球、肉芽腫類病變、腫瘤等;團塊---腫瘤等。

5. 空洞性病變、肺氣囊、肺大皰

(1)空洞

描述語及分型:薄壁空洞——厚度<3 mm;厚壁空洞——厚度>3 mm;無壁空洞——乾酪性肺結核。

相關病變:肺膿腫、肺結核、肺癌等。如近肺門側壁厚,可見壁結節,首先考慮肺癌,空洞形成。壁厚度均勻,內緣光整,腔內可見少量液體及低小氣液平,多爲良性空洞。

(2)肺氣囊

病理學爲肺內薄壁的充氣氣腔。常爲急性化膿性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等)、外傷、吸入碳氫化合物液體所致。發病機制是實質壞死和活瓣性氣道阻塞的綜合作用。

金葡菌肺氣囊形成是由於支氣管周圍膿腫,而使終未細支氣管和肺泡發生壞死,空氣進入肺間質內,加上小支氣管內的炎性滲出物,引起活瓣性阻塞,形成肺氣囊,表現爲大小不等的類圓形薄壁空腔,其大小、數目、位置可隨時間不同而表現不同,變化快。

(3) 肺大皰

肺大皰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細胞組成,也可能僅爲纖維性膜。肺大皰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管腔部分阻塞,產生活門作用,空氣能進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內壓力增高,肺泡間隔逐漸因泡內壓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氣囊腔。

多位於胸膜下,大小在 15 mm 以上;有學者認爲肺實質內部直徑大於 25 mm 的含氣囊腔可診斷肺大皰,常見於肺氣腫患者。

右肺實質內可見巨大含氣囊腔,壁菲薄/無壁,爲少見的肺實質內巨大肺大皰;左肺胸膜下可見多個肺大皰。

6. 鈣化

描述語:高密度點、條狀、片/斑片、不規則影/竈。邊緣清楚。

相關病變:結核/肺組織胞漿菌病癒後;支氣管結石、矽肺等;成骨肉瘤、軟骨肉瘤肺轉移等;血管壁鈣化等。

本文首發:呼吸時間

編輯:decie|責任編輯:王弘

投稿及轉載:[email protected]

正文配圖:作者提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