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晉國重器“晉公盤”,戰國晚期“蛇形鼓座”,商代獸面紋銅斝,4月9日,山西省公安機關向文物部門正式移交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中追繳的12633件珍貴文物。其中包含一級文物73件,二級文物151件,三級文物508件,一般文物11901件。

展廳中央,一級文物“晉公盤”吸人眼球。“晉公盤”口徑40釐米,總重7000餘克。盤內有水鳥、魚、龜、青蛙等動物,這些動物能在原處轉動,栩栩如生。其內壁刻有183字銘文,清晰呈現了“春秋五霸”晉文公時期的晉國盛世氣象,傳遞了極爲珍貴的歷史信息。“晉公盤”被盜流失後,曾輾轉多個省市並流落海外多國。經公安機關縝密偵查、多方追緝,終於追回。

【同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

晉公盤內有很長的銘文,還有很多其他的文物,一套一套的編鐘,如果說沒有追逃,讓犯罪分子任意把它倒賣,我覺得對社會的安定也是個破壞。

【解說】造型別致的“漢代彩繪雁魚銅燈”,據考證爲國家一級文物,展現的是一隻體態優美的大雁。據瞭解,這種雁魚燈,雖然在其它地方也有出土,但器型如此之大、工藝如此之精,卻十分罕見。犯罪嫌疑人將其視爲珍寶,打算作爲“傳家寶”留給子孫。警方爲此與犯罪嫌疑人鬥智鬥勇,一舉將文物追回。

【同期】專案組民警任保申

追繳文物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文物的不確定性,沒有唯一性,它從盜掘出來以後,如果沒有照片,沒有視頻流傳一些資料的話,它倒販出去,倒到國外以後,我們就不知道這個文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解說】2018年,山西公安機關在全省部署開展爲期三年的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期間共破獲文物犯罪案件71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79人。追繳文物數、破案數、抓獲人數,都超過前8年之和。商代獸型觥、獸面銜鳳紋銅鎛、鳳鳥紋銅尊、鳳鳥紋提樑卣等衆多珍貴文物也被一一追回。

【同期】山西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 劉新雲

文物傳承着文明,承載着歷史和文化,維繫着我們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子孫後代的寶貴遺產,我們必須讓這些國寶回家,我們也一定能夠讓這些國寶回家。

記者 王惠琳 山西太原報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