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前,某地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市直部門負責人、區縣黨委、政府、人大、政協一把手,曾擔任過市級領導職務的部分離退休同志出席,中心任務就是推薦一名市長人選。市委書記主持會議,省委組織部領導作重要講話,講目的、提要求,然後發推薦表、推薦、投票,緊接著省委組織部門的同志個別徵求部分同志的意見。整個推薦工作莊嚴認真、秩序井然、天衣無縫。

投票完畢,走出會場,就聽得不少同志紛紛議論。有的說,這次是為安排某某副市長來的。剛剛投票,他們怎麼就知道具體人選呢?是哪裡放出來的風聲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幾天後,報紙上公示了,果然是某某同志的名字。後來,又聽人說,這次是帶帽下來搞推薦的。我孤陋寡聞,只知道以前計劃部門分配物資有帶帽指標、大學招生有帶帽名額,財政部門安排資金有帶帽資金,可組織部門帶帽搞推薦纔是第一次聽到呢。

實事求是地說,我心裡推薦的不是這位擬提拔的同志,但我對這個被公示的某市長看法也不錯,組織上提拔他,重用他,我也高興,為他祝賀,並祝願他在新的崗位上一切安好,工作順利,實現可持續進步。只是覺得上級組織部門這樣勞師動眾、煞有介事地走程序有些欠妥。組織部的領導同志當著大家面,在主席臺上表情嚴肅,振振有詞,一再強調要認真負責,要獨立思考,要投好神聖一票,但如果真的是早有內定,搞的帶帽推薦,似有不妥了。如此忽悠下級,是不是也有損組織部門良好形象呢?

習近平同志最近強調:「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帶頭改進作風,繼承發揚組織部門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持公道正派,公道對待幹部,公平評價幹部、公正使用幹部,樹立和維護組織部門良好形象,對於營造良好從政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