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頭條的問答邀請

第一:要說的是『Das Auto』是德語翻譯成中文意思是『 這就是汽車』, 是大眾汽車在2007年推出的品牌廣告語,而『VW』是Volkswagen的縮寫, 翻譯成中文是『大眾』的意思, 更是大眾汽車的註冊商標。所以VW 和DAS AUTO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商標,一個是廣告語。

第二:其次大眾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汽車品牌之一,進入市場之初也即是2007年提出了這個DAS AUTO 的口號,意思是『車之道 唯大眾』,其實就是大眾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後的一個口號,而現在大眾這個品牌從十幾萬元的普通汽車、到幾百萬元的豪華汽車、直至上千萬的超級跑車全部都融入旗下。這就是大眾、大眾化的選擇、大眾化的範圍。所以車之道唯大眾,當然在英語的含義中也有其他說法大概其意思就是說「Das Auto」、「這就是汽車、這纔是車」。

第三:而現在所說的『打死奧拓』,只是人們在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方式,以為『DAS AUTO』這句廣告語按照讀音來講,跟『打死奧拓』的讀音接近,因此人們常用來消遣大眾品牌,就成了『打死奧拓』。這樣也可以看出大眾汽車在中國真的已經成了大眾的汽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各位評論分享。


大眾是德國品牌,在汽車這個物品發明的時候沒有相應的東西來描述它。於是硬造了一個德語詞『Auto』,這個詞就表示汽車的意思。如果大家還懂一點德語的話,應該知道德語名詞是需要表示詞性的,名詞分為陰性(詞綴為die),中性(詞綴為das),陽性(詞綴為der)。比如陽性名詞:太陽—der soone, 陰性名詞:塞納河—die seine。更詳細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德語的詞性分類,不光名詞,就連動詞也分詞性。

而Auto(汽車), 既不被認為是陽性,也不被認為是陰性,所以通常加中性詞前綴Das。

至於Volkswagen這個名字。哈哈,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纔是硬通語言,要想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品牌,一個英文名字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最近3年的大眾廣告裏基本都聽不到Das Auto這個德語詞了。同樣的,國內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典型—魅族,這個品牌在剛開始創建的時候,其商標就是用篆書書寫的「魅族」兩個字,追求小而美。後來品牌發展起來之後,才改為用拼音字母書寫的「Meizu」這個商標。


因為大眾剛開始乾的時候,奧拓賣的太好了,大眾沒有辦法,只好詛咒他,每次做廣告都帶一句打死奧拓,果然靈驗了,現在奧拓不行了,但是大眾還是怕奧拓死灰復燃,依然帶著詛咒,直到大眾關門,奧拓關門都不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