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机都搞不定还要在2025年服役六代机,俄国人疯了!

2016-03-12 鹰眼防务观察1评

1976年,美国空军的第三代主力战斗机,麦道F-15「鹰」式重型战斗机进入美国空军服役,差不多在10年之后,1985年,苏联的同等级战斗机,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7才进入苏联空军与国土防空军服役,在第三代战斗机上,苏联人落后了美国人差不多十年,虽然苏-27战斗机与F-15战斗机究竟孰强孰弱一直存在争论,但由于两种战斗机从未在空中交手,即便是有交手的机会,在今天的空战中,空战的胜负也不再仅仅是战斗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的单纯比较,而更多地是双方系统之间的较量,不过,由于采用了西伯利亚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先进气动设计,至少在机动性上,苏-27是要胜过F-15战斗机的,也正是因为苏-27战斗机的出现,尽管晚了10年,苏联空军第一次在技术上,拥有了与其西方同行同等级的技术装备。

苏-27和米格-29战斗机的成功,鼓励了苏联空军,其很早就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米格设计局的米格-1.44战斗机,该机采用非常规的三角翼、双垂尾的鸭式气动布局和可调式S型进气道,机体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可降低红外特征的技术,机身表面和进气道内也采用了吸波涂层。完全就是为了与美国当时正在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而出现,在苏联末期,确切的说是在1989年开始首架飞机组装(工程代号1.44),但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空军缺乏资金,以及其他问题,诸如其缺少隐形设计等缘故,最终只在1994年生产出一架Mig-1.44的技术验证机,2000年2月29日首飞,只有1架技术验证机。事实上,米格-1.44战斗机已经被放弃,顶多成为俄罗斯航空产业的技术储备。

美国空军的F-22早在2005年就已经服役,这是全球第一种第五代战斗机,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面对其他国家的战斗机具备强大的性能优势,而F-22战斗机的低端搭配F-22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仅仅在2015年,其就生产了大约45架,单价已经降至约8000万美元,未来年产量将提高至200架,单价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那么,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在哪里?很不幸,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难以解决,俄罗斯和印度联合研发的T-50事实上已经进入难产阶段,尽管其也即将试生产,但无疑其设计上还存在众多缺陷,这不是依靠技术改良就可以解决的。换句话说,在苏-27战斗机将美苏空军技术水平短暂拉平之后,美俄之间的战斗机差距继续扩大。

近日,苏霍伊设计局在军用航空发展会议上展示了其首个第六代战斗机的设计蓝图,尽管PAK FA第五代战斗机至今还未服役,但苏霍伊宣称第六代战斗机能在2025年左右开始服役。俄罗斯的第六代战斗机应该会沿用前身PAK FA的一些武器装备和隐形技术,不过很可能分成有人和无人两种型号。

军事评论员赵喜说,在第五代战斗机都难以搞定的情况下,俄罗斯就开始研发第六代战斗机,甚至宣称其第六代战斗机能在2025年左右开始服役,令人难以置信。毕竟,关于第六代战斗机目前还缺乏清晰地定义,俄罗斯的第六代战斗机是什么样子,根本一无所知。尽管在战斗机设计上,俄罗斯善于用高超的设计弥补自身技术实力的不足,不过,在第五代战斗机上,已经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各国的第五代战斗机设计基本上存在著殊途同归的趋势,唯一能够分高低的就是其技术水平和深厚底蕴,很明显,俄罗斯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美国。不过,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第六代战斗机很可能是一种高速无尾飞翼布局,俄罗斯在气动设计上有其独到之处,这也是苏俄在航空产业上为数不多超过西方的地方之一,不过,俄罗斯此前从没有飞翼式飞机服役,在飞翼布局上应该没有美国诺格公司那样有经验,毕竟,B-2和B-21这样的飞翼轰炸机都是其作品。

"

点击展开全文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