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认为企业仅专注于利润的最大化,然而,对权力的追求其实并不限于政府官僚机构,它在公司官僚机构中也司空见惯。

作者:James K Boyce

编辑:Targaryen

翻译:张倩

校对:xd

美编:太子豹

公司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还是权力的最大化?乍看起来,这两者似乎并不矛盾,财富制造权力,权力带来财富。不过一条重要区别是,利润可以通过扩大经济蛋糕来获得,而权力蛋糕的大小却是固定的。权力作为一种零和博弈,我拥有得多即代表你拥有得少。

公司有时对权力的追求甚至超过利润。例如在公共教育这个议题上,增加学前至大学教育的公共投入可以带来整体福利的提升,但却会缩小公司寡头以及他们私校子女的优势,弱化精英教育带来的特权。虽然受过更好教育的劳动力所提供的更大蛋糕也能让公司受益,但这里就出现了一种对立:到底是要对企业有利还是要对企业精英有利。

相似地,今天的商业精英们对完全就业政策不抱有热情,虽然其能够促进增长和收益。相反,他们支持紧缩。充分就业通过对工人赋权可以缩小财富差距,而紧缩则加剧了不平等。如果我们能拨开事物表象,我们就会发现位于商业金字塔顶层的群体将权力看得比利润更重。

北京

金融街图片来源:92to.com

另一个体现「权力先于利润」的例子是企业对待政府监管的态度。企业习惯于将监管导致的成本增加转嫁给消费者,这样企业的利润率并不会下降。比如在汽车行业,安全带、更高燃油效率等强制监管举措会让汽车价格升高数百美元。但如果成本增加最终由消费者负担,企业为何仍顽强抵制监管?因为在这里,权力比利润更重要。首席执行官们对自己的管理特权分外敏感,不喜欢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

在著名的1971年美国商会备忘录中,未来的最高法院法官刘易斯·鲍威尔(Lewis Powell)写道:「对于CEO们来说,只要确保令人满意的利润增长便能高枕无忧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为应对他口中工会、学生、消费者权益倡导团体对美国自由企业制度的造成的威胁,鲍威尔督促CEO们汲取「『政治权力是必须』这一教训;以及权力需要通过不断努力经营才能获得;在必要时,需要坚定地、无所顾虑地使用权力。」受众们欣然接受他的布道。

刘易斯·富兰克林·鲍威尔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企业仅专注于利润的最大化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最基础的定理,但其他替代理论在更广泛的领域也有悠久的历史。凡勃伦、凯恩斯和赫希都将个人相对于他人的地位视为经济行为的主要动力。

约翰·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他1972年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演讲「权力与有用的经济学家」中,将权力在现实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与正统经济学对其的忽视并列起来探讨:「对权力的忽视——将经济学变成非政治的研究课题——新古典主义理论……正在摧毁它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意识形态光谱主张自由市场的这一端,对权力的追求被描述为属于国家的病态行为。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威廉姆·尼斯卡宁(William Niskanen)就认为,公共部门的官僚们寻求的是预算规模的最大化,因为这能使「薪水、职权、声誉、权力、赞助以及让管理、改革变得容易」。他把这称为「官僚主义的独特经济学」。

然而,对权力的追求并不限于政府官僚机构,它在公司官僚机构中也司空见惯。在经济协会的讲话中,加尔布雷思这样将两者联系起来:「在公私官僚机构之间,在通用汽车和交通部之间,在通用动力公司和五角大楼之间——存在著深层次的共生关系。」

认识到现实世界中的对权力的追求,不仅会帮我们理解那些看似奇怪的行为,也能将我们的视线从市场/国家这一二分法转移到另一种更为关键的对立:民主与寡头政治。

原文链接:

truthout.org/articles/p

本文及封面图首发于一颗土逗,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