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日记少了一周,因为真的太忙碌啦!

从第二周开始教体位法,每一个吸气、吐气都有对应的动作,必须把这些口令熟记下来,以后才能教学生

我以为我练习瑜珈5年,听口令也听了5年,应该都很熟,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轮到自己要"通顺地"念出来,而且不能跟著一起做时,才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在All yoga的师资培训中,除了要自己设计一堂课外,还有手写作业,甚至有小考! 

所以从第三周开始变成好紧凑,早起一小时做吊胃、呼吸和冥想练习,上班,下班要练习体位法和口令,时间都不够用,变得很容易入睡又很熟,可能是太累的缘故

每周都有不同的呼吸法教学-Pranayama, 是八肢瑜珈里其中一肢,指得是"呼吸的控制" 不仅能平静心灵,稳定情绪,也能强化身体,增加肺活量

对我来说,这也是训练专注力和沉淀心情的一种方式,练完呼吸法后,更能进入冥想状态

上周老师教"慈爱禅" 好多同学哭了。在静坐冥想时,屏除一切杂念,在心中对"自己,你爱的人、你常见却陌生的人及你讨厌的人" 有著下列祝福:

愿你生活一切美好

愿你感到平静

愿你快乐

愿你被爱

在心中默默祝福对方,配著轻柔的音乐,好似海浪般的声音,不知不觉让人平静下来,但因为有对象,不免想起一些回忆,此时我努力告诉自己要专心,就这样结束了令我感到无比温暖的冥想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让人不愉快的事情,被主管骂,被客户刁难,瑜珈动作做不到,不小心撞车...等,但这一次的冥想,明显让我心情沉淀下来,感到莫名的喜悦。练习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才能推己及人,从爱的人开始,再慢慢到讨厌的人,循序渐进来培育慈爱

这是一个很适合在大休息做的冥想方式,任何人都能进入这状态,只是在课堂一开始时就要先告知最后会做一个可能会引发一些情感的冥想,让同学们先做好心理准备

第四周开始上解剖学,老实说这是我第二个不想面对的课题(第一个是瑜珈经)

原以为这堂课会很枯燥乏味又艰深,但其实不然

学习解剖学可以避免受伤,提升练习的效率,了解正在使用哪些肌肉,进而知道目前的状态适合"持续的练习" 还是 "不执著" (瑜珈经1.12 透过持续地练习和不执著,便能控制及平静意识 from Corey翻译)

在编排课程应用上,可以训练特定肌群做为此次上课主题,像是训练常被人忽略的侧腰、小腿后侧等

另外也可以知道,明明是要训练某个肌群,但却是另外一个肌群要酸痛,就表示代偿机制产生,要避免此状况

 

头倒立练习第四次,已经成功持续三分钟啦~~~~但真的好辛苦,全身发热,是不是太用力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