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在中口徑機槍消亡論上步子邁太大了

本來吧,中口徑全威力步槍彈的通用機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人帶火了,連著戰後一桿國家都學它,比如美軍的M60,毛子的PK

但到了80年代之後,近距離作戰有小口徑槍彈的普及,較遠距離有空中、火炮、步兵戰鬥車輛的犁地。中口徑通用機槍就非常尷尬了,丟給步兵班嫌重,掛車上還不如上大口徑。再加上我們當時輕量化的大口徑89重機槍研發進程喜人,所以乾脆就取消了中口徑通機設計,於是小口徑配重彈頭的88式通機就這麼出來了。

88雖然說用的和95一樣是5.8mm,但一個輕彈一個重彈,雖然說都能換著打,但彈道效果很差,而且傷槍。(所以後來我們換了10式通用彈,然而還是有挺多問題)

但小口徑畢竟是小口徑,在遠距離壓制能力上還是存能太差,巷戰中也缺乏穿透掩體的動能或者穿透掩體後的殺傷後效很差。

而89式重機槍雖然整體減重到26公斤這個常規通用機槍帶三腳架的級別。但作為重機槍它不能像通機一樣利用兩腳架射擊,使用的12.7彈藥也更重,下班還是有點困難。

不過近幾年不是爆8.6mm機槍麼,如果真的裝備這個口徑的通機,加上89重機的減肥心得,相信會是在小口徑和大口徑之間的優秀補充


這是因為我軍推行5.8mm彈藥的結果,為了強調一個「彈種統一」原則和「槍族化」標準,故而對子彈和槍械進行了統一的研發和調整,以後的槍械包括通用機槍,都是遵循槍族化和5.8mm小口徑子彈研發而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我軍戰時彈藥的通用性和槍械的維護。

所以目前使用的是QJY88式通用機槍。這把槍使用的5.8mm機槍彈性能很不錯,雖然口徑小,卻能達到中等口徑子彈的威力和彈道性能,88式的研製與這款子彈就有相當的關係。

根據朵英賢院士的訪談,當時研發的5.8mm機槍彈,性能特別好,令人意外的獲得了高性能,所以專門開發了88式通用機槍。

雖然因為存速能力讓88機槍的射程下降了不少米,但當時考慮到現代戰爭根本就沒發生過超遠距離的壓制情況,威力和彈道性能表現優異,故而依靠5.8機槍彈完全可以保障戰鬥。

武器設計不免受到軍事潮流變革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初,軍事潮流普遍認為小口徑是王道,通用機槍沒必要再採用中口徑,部隊應該只裝備大口徑和小口徑兩種子彈。自然中口徑通用機槍就不被人看中了。

到了90年代末和21世紀,人們漸漸在實戰中發現恰恰因為中遠距離壓制能力的缺失,導致機槍中間出現了斷檔,開始將中口徑通用機槍重新裝備下來。通用機槍小口徑甚至整個「機槍小口徑」理論都被否定淘汰了。

特別是美軍,索馬利亞黑鷹墜落那場戰爭中小口徑的M249被狂噴,遠距離不指望它鎮邪,近距離對面開個牆都難。反倒是越戰老兵M60得到了一致讚譽,7.62mm彈無論實際殺傷還是穿透還是遠距離壓制,乃至心理上的威懾都強於小口徑機槍。到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美軍的米尼米再次爆出壓制能力不足的問題,許多M240被下放到班排頂替。

就這樣,歷史兜了一個圈兒又回來了,槍族化、子彈通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硬性的拿軍隊訓練去適應彈藥能力與犧牲後勤提高戰鬥力方面,許多大國還是選擇了後者。

我軍在彈藥推廣上有些操之過急,一彈配N槍,槍槍都要往彈上靠攏,像95這樣的步槍打機槍彈根本對不上標尺,通用機槍打步槍彈又保障不了彈道,新的10通用彈又存在高熱掛銅問題,無怪乎被稱為「彎道飆車」。

目前88通用機槍已經停產,機槍彈也已經停產,所以乾脆別提通用機槍這檔子事兒了。肯定會有適合的7.62mm通用機槍站出來接手任務。

順帶說下,其實我國一直都在生產中口徑通用機槍,比如使用7.62X51mmNATO標準彈的CF06通用機槍,它就是80機槍的改型哦,換個華約彈就原形畢露。只不過如此北約的一挺槍應該不可能裝備我軍。


現在,我軍中裝備的通用口徑機槍主要是67-2這種老槍經過幾次修改已經改的不錯了,不過缺點就是還是嫌重量有點大。

中國自研的機槍從67式開始,一開始的起點很高,上來就是通用機槍,至於說的上邊是把很多別的機槍的結構拿過來這種事但是很平常的事情,一件機械製品都會使用很多已經經過實踐考驗的組件,能夠很好的組合到一起就是設計的成功,其實就算是馬克沁機槍也是使用了大量的成熟部件。

不過67式機槍按照朵院士的說法,根本沒有完成所有的實驗科目就匆忙定型了,當時中國從來沒有完整的研製一種步兵武器,都是仿製,仿製產品只要打響了就是成功了,因為即便很多的東西都是已經人家給你算好了,比如壽命,受力強度這種東西,而且仿製品通常都是經過考驗的,原來產品上的小毛病已經被改掉了,但是自己研製的話,這些小毛病都是要自己找出來並且改掉的。

沒有完全成熟的67式機槍定型裝備部隊以後,很快就暴露出各種問題,所以一度有了世界最差機槍的叫法。後來到了八十年代初,通過借鑒在對越作戰中繳獲的PKM等兩用機槍,並且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於67式分別進行了兩次重大改型,把67式改進到了67-2式,這時的67式終於可以堪用了。當然要和PKM這種久經沙場的可靠武器相比還是在重量上有一定的差距。

在八十年代,世界各國普遍有一種趨勢就是淘汰通用機槍,因為當時認為戰爭的形態是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步兵普遍乘坐裝甲車輛,普通口徑的武器對裝甲目標沒有殺傷力,而輕便程度又不如小口徑武器。但是,八十年代以後的各場戰爭除了第一次海灣戰爭有點大規模機械化戰爭的樣子以外,大部分的地面作戰是一種治安作戰的形式,這種情況下,對於步兵來說壓制火力的提供者最好就是通用口徑的機槍,大口徑機槍太重而且射速慢,壓制火力的密度不夠。

這種情況下,幾個老牌的軍事強國比如美俄有重新把倉庫裡邊的通用機槍拿了出來,現在美軍俄軍裝備的通用機槍都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已經定型裝備部隊的,都是拿過來就用。

但是中國這邊情況就有一點尷尬,67-2太重了,下放到步兵班肯定不行,但是作為加強火力,現在這個差事又是89式重機槍幹了,目前沒有它的位置。但是是不是研製一款新的兩用機槍,現在是沒有公開的報道,隨著現在編製的調整,原來步兵營編有重機槍的機炮連發生了很多變化,大量的榴彈發射器開始裝備,又擠佔了原來重機槍的空間。

中國軍隊已經有近40年沒有打仗了,雖然通過嚴格而逼真的訓練可以是最大限度的保持戰鬥力,但是很多的問題不是通過演習和訓練就能解決的。比如通用口徑的重機槍以後到底適不適用就是這種情況,但是打仗這種事又不是說打就打的,自身今年缺乏戰爭實踐是造成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畢竟作為旁觀者和親身經歷者,取得的經驗是不一樣的。


我兔1967年推出的那把機槍,命名為「67式輕重兩用機槍」,實際上就是通用機槍,就是按照通用機槍鼻祖德國人的那挺MG34/42的套路來玩的。

也即打開槍管下固定的兩腳架狀態時,就是一挺輕機槍,此時有效射程800米;裝上笨重的三腳腳時,就又成一挺重機槍了,此時有效射程1000米,與MG34/42一樣中規中矩的輕重機槍標準有效射程。

(MG34通用機槍)

67式輕重兩用機槍,以重機槍為主,兼作輕機槍使用,也可對空射擊,可謂「一槍三喫」,用以取代我兔陸軍步兵營機槍連步兵連機槍班裝備的53式/57式重機槍以及58式連用機槍。

此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一次供彈實施連發射擊,口徑7.62毫米,發射53式槍彈,槍長1.65米,槍重24公斤,槍架重13公斤,初速840米/秒,戰鬥射速300發/分,彈箱容量250發。

(80式通用機槍)

儘管比裝備量最大的53式重機槍減重了不少,但全槍對一挺7.62毫米的通用機槍來說仍然偏重,尤其是架上三角架重機槍狀態時,確實行軍作戰,包括轉移陣地都極為不便。

此外,67式裝備部隊後暴露了許多問題,全槍存在火線高、射彈散佈大、卡殼等故障率高,槍管溫度過高會使已進膛而未閉鎖的槍彈自燃,引起膛外爆炸事故,所以數十年來,此槍一直處在在改進狀態中,有了67-1式、67-2式等改型輕重機槍。

(67-2式輕重機槍)

由於在南疆邊境衝突中繳獲了對方的蘇制PKM通用機槍,軍工仿製成功了PKM通用機槍,被命名為「80式通用機槍」。

80式通用機槍也採用7.62毫米口徑,槍長1.2米,100發或200發彈鏈供彈,射速卻提高到了每分鐘650發,關鍵是槍重只有8.90千克。

在部隊開展的全面性能比對中,射擊精度、動作可靠、使用壽命等指標,80式通用機槍完勝67式輕重機槍,其良好的技戰術性能,被空降兵、海軍陸戰隊、陸軍特種部隊看中,立馬就定購了一大批。

(M-60通用機槍)

但軍方礙於面子,又考慮到裝備的繼承性等問題,不願列裝仿製的舶來精品80式通用機槍,所以我兔陸軍依然使用笨重的性能不佳的67-2式輕重機槍。

至於88式通用機槍,那是5.8毫米槍族化結下的一朵奇葩之花,與軍工當初的設想完全背道而馳,現在,都已經降格使用,被下放到機械化步兵班,事實上只能充當輕機槍的角色,因為步兵在下車作戰時,都不願背沉重的三腳架。

(88式通用機槍)

小口徑彈當機槍彈使用,都存在遠距離威力不足的問題,伊拉克、阿富汗實戰驗證了美製M-60、蘇制PKM通用機槍,這兩把7.62毫米口徑通用機槍在軍界無可取代的地位。

綜上,我軍裝備的67-2式輕重機槍,事實上就是通用機槍,有固定的兩腳架,也有配套的三腳架,只是實在是太沉重了,技戰術指標又非常落後,所以網上就很少報道,以為我軍並未準備中等口徑的通用機槍。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


中國軍隊現在基本已經沒有中口徑機槍了,即使是坦克等使用的並列機槍,也是5.8毫米的小口徑機槍,至於步兵班組,也早已不使用67-2式等通用機槍,主要裝備95式班用機槍,88式通用機槍和89式重機槍。

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中口徑消亡論甚囂塵上,很多西方國家認為中口徑機槍在輕便性上不如班用輕機槍,威力又不如大口徑重機槍,必將被淘汰。這對當時我國的輕武器研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當時我國的不再發展新型通用機槍,使用的還是之前的67-2通用機槍以及少量的80式通用機槍(仿製PKM)。

後來我軍就開始撤裝中口徑通用機槍。因此在如今我軍的基層作戰單位中,除了小口徑的95式班用機槍,就是89式12.7毫米大口徑重機槍了(88式小口徑通用機槍實際裝備量不大),已經沒有中口徑通用機槍了。

目前也有兩種觀點,有的認為撤裝通機,重機槍大量配發基層,能有效在步兵作戰中取得優勢,壓制住敵方通機等目標。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重機槍體積重量太大,而且同等負重下彈藥量不足,因此使用不便,實際效果也很成問題。

不過我國暫時尚無新的中口徑通用機槍,因此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還是小口徑班用機槍和大口徑重機槍搭配使用。


因為中國的輕武器發展走了太多的彎路。

建國後我們最早的輕武器就是仿製的蘇聯人的東西,AK-47,SKS仿製過來就是56沖和56半。仿製和自研有相當大的區別,因為仿製的都是成熟的東西,而研發需要一點一點改進。這就造成了中國輕武器發展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有很多毛病。

20世紀80年代,中國輕武器也在趕「槍械小口徑」這個浪潮。但是啊,「小口徑」在中國發展出了一個很獨特的東西,叫「小口徑萬能論」。就是所有槍械一律往小口徑走。比如5.8mm 88式狙擊步槍,5.8mm 92式手槍,5.8mm 88式通用機槍,5.8mm 05式衝鋒槍。

結果實際效果上,88式通機現在已經作廢了,5.8mm 92式手槍也停產了。

現在解放軍又得重新研發中口徑通用機槍。但是以前幾十年的落後不是一朝一夕能趕上來的。


這麼多回答的人,腦子秀逗了嗎??中口徑無用論的依據,是建立在大口徑機槍輕量化的基礎上,把原來部署在營團一級的大口徑機槍能夠下放到連一級。同時取消排一級的中口徑通機,達到簡化後勤的目的。

除此之外,中口徑通機憑什麼和小口徑通機比?來來來你們告訴我,威力和射程,你們隨便找一個,88式機槍彈啥時候慫過53步機彈?也是搞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