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構出現經營困境的時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學習,當然這是對的,但是為什麼學習很多營銷課程,真正到機構運用起來卻發現落地執行並不能很容易的達到理想的效果呢?

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有自身學習方法的原因,也有課程內容的原因,比如你會發現很多內容在講業績增長問題,而業績增長一定基於顧客數量基礎上,纔可以產生更大價值,當一家新的機構還沒有完成基礎顧客數量的情況下,運用業績增長的方法來操作,是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因為營業額由顧客量和客單價兩部分影響因素,所以對於初創經營者來說,學會如何提升顧客量和機構基本的運營體系完善比業績增長更有效。

生存和發展是機構發展的兩個階段,只有具備基本生存能力纔可以突破發展,往往想跨過生存直接談發展的機構,後期良性經營的可持續性都不是太好,對於經營者來說,學習的目的和方法也同樣重要,很多人抱著走捷徑的態度去學習,往往被業績暴增,一套解決經營問題的方法等吸引,也同樣想著可以有一種模式可以迅速解決經營困境,而其實任何方法的背後都是有一套思維邏輯,提升思維認知比單純方法更有用。

舉例:當你機構缺少進店顧客量的時候,你要思考的不一定是馬上做拓客活動,而要做分析後做決策,比如開業多久,目前顧客量,顧客來源,目標顧客羣體,消費習慣,有哪些需求,機構有哪些項目可以滿足需求,市場情況,然後再做營銷方案,執行方案,總結等,這樣你會發現每一次營銷會更有效,所以你要提升系統思考能力,而非單純的一個解決方法來拿到機構用,因為每家機構的情況是不同的。

這裡給幾點建議做參考:

一:培養系統思考能力

二:總結提煉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小範圍試錯並及時修正方案

一:培養系統思考能力

從看待問題的角度開始,從片面的看待一個經營問題,到系統思考問題背後真正的邏輯,學習營銷課程也是一樣,先了解自己需要提升的方面,根據自身的知識盲區來匹配有效的學習課程,比如上面舉的例子,當出現顧客量少的時候,不要單純的以為進店量少,還有可能顧客流失率大於進店量,如果通過分析,顧客的流失率的確大於進店量,就要去深度思考是項目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還是在顧客需求的培養和挖掘上欠缺,或者是自身機構的服務和其他方面未能讓顧客滿意,這就是我經常說的,經營問題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一定是相互聯繫,而要想真正找到解決方案,就需要找到真正問題的核心。就像我們要創業前要把握兩方面,一個顧客真實的痛點和你可以提供的有效解決方案一樣,並不是你想像出來。

二:總結提煉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得到某方面的啟示或者解決方案,而如果只是聽,但是並沒有結合自己機構經營狀態做分析,那麼學習的時候往往無效,因為你學習的熱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遺忘和淡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機構學習勵志課程一樣,學習後一週熱情滿滿,一個月後出現懈怠,再過一段時間基本恢復原狀,因為機構本身缺少文化體系,單純的靠幾次培訓的衝擊,只是短期效果而並不能解決真實問題,真實問題可能是需要你做出自己機構的文化,價值觀並很好的落實執行,並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小範圍試錯並及時修正

我們在接收任何認為有用的知識的時候,不要急於馬上實施,可以先小範圍試錯,瞭解顧客反應和市場反應,比如當你聽到一套拓客方案非常好,馬上去複製到機構,然後推出以後,效果不理想,完全可以先從認為感興趣的顧客開始,瞭解顧客反應和反饋,及時修正,然後再大範圍推廣,這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結語:所有的營銷問題都是有一定的共性和參考性,所謂的解決方法就是在市場驗證以後有效,但並非所有機構都有效,因為決定條件會很多,所有學會方法背後的邏輯比單純學習一套方法更重要。

更多關於 運營可以交流溝通V:yangyibo21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