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司法院今(17日)舉辦大法官釋憲70週年慶祝大會,現任司法院長許宗力邀請前賴浩敏、賴英照、翁岳生3位前院長,一同切蛋糕迎接大法官釋憲70歲生日,許宗力說,1948年9月15日第1屆大法官宣誓就職至今,共作成同婚合法、言論自由等共767號解釋,對於憲政體制的維護與發展以及人權保障,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參與釋憲30年的翁岳生則是爆出大法官差點關門的祕辛。

今天與會的除了賴浩敏、賴英照、翁岳生3位前任院長,前副院長謝在全、蘇永欽、檢察總長江惠民、最高法院院長鄭玉山等法界人士也出席,已退休11年的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指出,大法官是憲法的維護者,司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人權的保障,人權可說比國家還重要,所以大法官有許多重角色,其中一是憲法的意見諮詢及爭議的仲裁。

檢視相片
參與釋憲30年的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中)爆出大法官差點關門的祕辛。

司法院長許宗力則指出,大法官解釋所闡釋的意旨,及法治原則、不僅為各機關所遵循,並影響相關法令修正,也具體引導我國人權、法治的建設與發展,大法官釋憲程序依據的《大審法》已有全面檢討修正,司法院已完成《憲法訴訟法》草案,未來大法官審理案件將引進「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並朝全面司法化、裁判化及法庭化。

翁岳生指出,1957年的釋字第到76號解釋得罪立法院,國會制定了大法官會議法,是大法官遇到報復最嚴重的一次,要四分之三才能通過,翁岳生指出,當時大法官的功能萎縮,第3屆大法官9年才做出24號解釋,司法院祕書長還要向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請求解釋,否則就要關門,到第4屆才有改善,因為人民也可以聲請大法官解釋,後來有一半的聲請案是人民聲請,但當時大法官只有14位,其中有2位一直寫不同意見書,要四分之三票數才能通過,大法官因此常靠開會外會來解決。


更多鏡週刊報導
【促轉會淪選戰打手】藍委到促轉會貼東廠 黃煌雄哽咽:從政30多年遭受最大的控訴
小野任柯文哲競選總幹事 姚文智:不認為有幫助
用手機查賄選 北檢抓賄3大招曝光

相关文章